Author Archives: admin

COP15观察 | 第三日:落实生态共同体的保护资金-东盟

日期:

东盟国家与我们紧密相连,是建设生态共同体的前沿。这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的还有多少缺口?利益相关方在此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中国作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又做出了哪些努力?

在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第二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面对恢复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发展中国家更需要帮助和支持。同时,在第二和第三日的高级别会谈上,泰国、老挝、印度尼西亚、缅甸、文莱、新加坡等国政要都表达了要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纳入国家发展计划,将经济恢复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推动政府、企业以及公众的参与,促进区域和国际间合作,实现2050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此外,菲律宾土著青年代表呼吁大会代表做出是实质性的变化和变革,保障人们获取清洁安全健康可持续环境的权利,扭转青年对于未来环境的失望态度。

这些来自东盟的国家的声音很好的体现了这个地区对于美好环境和区域发展的需求。2021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也是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合作年。当前,中国与东盟各国通过《中国-东盟环境合作战略及行动框架(2021-2025)》,将继续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点环境领域,加强交流与务实合作。

针对东盟生物多样性资金短缺的问题,创绿研究院结合高级别论坛中东盟的角色,分析了东盟资金的来源,和各利益攸关方在其中的角色。

©Unsplash


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不足,是东盟国家正在面对的难题

东盟地区在过去几十年内的高速经济增长,数以亿计的民众脱离了绝对贫困。但东盟的发展模式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对于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目前,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丧失最严重的地区[1]。根据《东盟生物多样性展望2》的评估,至21世纪末,东盟地区最多将可能失去90%的动植物栖息地,以及42%的生物种类[1]

为了应对生态环境破坏与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挑战,东盟国家已经付出了各种努力,包括在国家层面开展的一系列保护项目,以及区域性的信息交换与合作平台等。一些东盟国家通过发展可持续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等产业,借助生物多样性友好的产业模式,既保证了经济发展的需求,又推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了双赢。(更多东盟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信息,可以参阅《东盟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与保护 | 我们的生态共同体邻居》)

这些努力并非没有成效,但总体上看东盟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资金的因素。在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过程中,从专业技术与人力资源,到项目执行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

资金不足是导致上一个生物多样性十年目标,即爱知目标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也是东盟国家面临的难题。东盟国家生物多样性丰富、价值高,但面临的退化破坏等问题严峻,生物多样性保护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这也带来了更大的资金需求与资金缺口。此外,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除了新加坡为发达国家之外,其他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且部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如缅甸和柬埔寨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500美元左右。对于这些经济欠发达的国家而言,资金不足不仅导致生物多样性保护缺乏效力,这同时也是国家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困境

目前来看东盟除了发达国家新加坡以外,其余国家生物多样性资金均有缺口,特别是柬埔寨和老挝。东盟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除了政府支出以外,主要还依赖于官方发展援助(双边捐赠等)和信托基金(Trust Fund)等形式[2]

IMG_256
印度尼西亚西爪哇 | Unsplash


现有资金来源分析

东盟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资金官方发展援助企业非政府组织个人捐赠等社会化资金。从资金规模来看,政府资金(包括中央和地方资金)依旧是东盟各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的资金来源。


01 政府资金

菲律宾每年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支出接近50亿比索,超过60%的资金由环境与自然资源部(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DENR))及其附属机构提供[3]。迄今为止,越南国家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保护对政府的依赖性很大,77%生物多样性支出由政府提供[4]政府财政支出在满足生物多样性管理的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与政府在生物多样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作用分不开,除了推动积极的变化外,也可能因为基建和有害补贴等政策导致丧失加剧。因此,政府制定的政策和法律框架、发展计划和预算支出影响生物多样性。政府可以向使用自然资源的用户收取使用费,其中包括林业和森林资源开发基金(the Forestry and Forest Resources Development Fund)、环境保护基金(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und)等,未来资金的来源可以是生态环境服务付费(Payment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PES)),特别是来自水域和森林的REDD+[5]。2010-2014年,印尼林业部和海洋事务和渔业部,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费共计5.93亿美元,平均每年1.18亿美元,仍然存在每年为5.2亿美元的缺口[6]。 


02  官方发展援助

官方发展援助资金为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实施的有针对性的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项目提供资金,官方发展援助是除政府拨款外东盟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的重要来源。部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成员国如美国、英国、法国等以及中国和东盟中的新加坡等国已与其余东盟国家政府合作,提供双边和多边发展援助资金[7]

>> 双边发展援助机构有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 (JICA))、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erman Society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GIZ))、丹麦国际开发署(Danish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gency (DANIDA))、法国开发署(Agence Française de Développement(AFD))等。其中日本国际协力机构自2013年起在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开展了可持续森林、REDD+、林地防火社区迁移等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8];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与东盟生物多样性中心(the ASEAN Centre for Biodiversity(ACB))合作实施了“东盟成员国生物多样性保护”(Protection of biodiversity in the ASEAN member states)项目[9],该项目通过补贴、资助、试点等方式使该中心成为为其区域和全球伙伴以及广大公众提供服务、信息和战略发展的平台;法国开发署为柬埔寨、老挝、缅甸、印尼、越南、泰国和菲律宾提供公共政策贷款、项目贷款、捐赠等[10]

>> 多边发展援助资金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世界银行(WB)、亚洲发展银行(ADB)、欧盟(EU)、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以贷款、专项基金、小额捐赠等形式提供援助。亚洲开发银行于2004年发起“大湄公河次区域核心环境计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项目”(CEP-BCI),通过预备期、一期、二期三个阶段对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和廊道进行识别、规划、发展和管理[11];全球环境基金为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重点关注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消耗臭氧层物质等,并在东盟一共开展了180余个项目,涉及资金共134亿美元[12]

2011年至2015年期间,越南是世界上双边和多边发展援助资金最大的受援国之一,共计 36.32亿美元[13],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双边官方发展援助资金占4.7%[14]。2011年至2014年期间,生物多样性部门官方发展援助流向泰国的承诺资金总额为1648万美元,其中1434万美元(87%)来自全球环境基金[15]


03 企业

东盟国家的私营部门也致力于资助与环境相关的活动。菲律宾五家公司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实际性的支出,其中包括两个国有银行:土地银行(Land Bank of the Philippines)和菲律宾开发银行(Development Bank of the Philippines),其中菲律宾开发银行通过促进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向44个再造林项目预计投资273万美元,菲律宾资源勘探及发展公司(Sagittarius Mines(SMI))为保护受企业影响的自然环境的长期健康累计投资超300万美元;在泰国,建筑、矿产和石化部门等行业的大型企业通过企业社会责任(CSR)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企业捐赠,泰国可持续发展商业委员会(Thailan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BCSD))涵盖了制药部门以及金融服务、农业和消费品行业,而投资于绿色项目的公共和私人公司有资格获得泰国投资委员会(Thailand Board of Investment(BOI))对经济林种植和绿色生物技术的税收优惠,并且泰国的私营部门也依据泰国国家环境质量法(Thailand’s Nation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Act)向环境基金(Environmental Fund)提供资金;越南企业通过绿化企业空间、为环境保护和自然保护捐款、履约保证金以及彩票收入等方式资助生物多样性在内的环境保护;印尼企业捐赠可以抵消公司申报所得税时的总收入,但是扣除金额不超过上一年纳税年度净收入的5%。

事实上私营部门的公司也将从生物多样性补偿中受益,因为如果没有这样的机制,他们往往很难为造成的影响提供现实的补偿。采矿业、水泥业和石化业等公司的信誉和经营许可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良好的环境实践。良好的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估和生物多样性补偿使这些公司能够了解生物多样性损失对其公司的风险,并提高其国际声誉。


04 非政府组织(NGO)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的非政府组织数量不断增加,一些国际和当地的非政府组织也在东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开展了多样的活动[16],这些非政府组织致力于在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减少贫困等方面为东盟提供资金。其中世界自然保护联盟(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ld Fund for Nature,WWF)、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WCS),是影响力较大的几家国际非政府组织。环境非政府组织往往成为公众利益的代言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很敏锐,能推动政府制订相关政策。例如,WWF在参与地方环境规划,对投入资金和人员对保护区进行环境调查和评估,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推动原生林的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Fauna & Flora International(FFI))资助柬埔寨环境部,对野生生物保护区进行分区规划,协调当地居民与保护区的关系,资助保护区居民的生计。一些基于社区的组织包括本土NGO如越南自然和环境保护协会( VN Associat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Environment (VACNE))、越南人类与自然中心( People and Nature Reconciliation(PanNature))作为独立的机构,也将自然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机构目标。


05 私人捐赠

一些企业和个人通过捐赠资金或项目等形式,参与东盟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越南有许多企业有意愿支持生物多样性,例如一家企业承诺支持约100万美元用于卡斯特景观和濒危物种保护。好莱坞明星安吉丽娜·朱莉捐赠1000万美元给柬埔寨,用于Roneam Daun Sam和Samlaut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17]


对于东盟保护资金不足的问题,中国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上,中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面对恢复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发展中国家更需要帮助和支持。由于东盟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有限的,比起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些回报并不高、甚至对现有的经济模式起到阻碍作用的工作,东南亚国家宁愿将社会经济目标置于更高的位置,因此中国对于东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问题,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和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中国的海外投资,在对外投资中,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要求中资企业严格遵守东道国环境管理要求,切实防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中国和东盟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政策机制详见,可以参阅《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 三十而立的“我们”在生态保护上继续携手前行》)

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总规模达100亿美元,一期规模为10亿美元,二期计划规模为30亿美元。该基金以东盟十国的基础设施、能源和自然资源行业为主要投资目标,推动中国和东盟地区在互连互通及产业合作上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已制订了《关于在东盟地区投资的社会责任与环境保护参考指引》,指引中明确了建议企业在投资时的八个《绩效标准》,共同确定了客户在整个对外投资的项目周期内需达到的标准,其中包括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参考文献

1 ASEAN Centre for Biodiversity, 2017. ASEAN Biodiversity Outlook 2.

2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Secretariat, https://www.cbd.int/countries/profile/?country=id

3 Public and Private Biodiversity Expenditure Review, 2016. The Biodiversity Finance Initiative (BIOFIN)-Philippines.

4 Biodiversity Expenditure Review, 2018. Biodiversity Finance Initiative (BIOFIN)-Vietnam.

5 National Biodiversity Strategy and Action Plan for Lao PDR 2016-2025, 2016. The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6 Indonesian Biodiversity Strategy and Action Plan (IBSAP) 2015-2020. 2016. Ministry of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7 Biodiversity Expenditure Review, 2018. Biodiversity Finance Initiative (BIOFIN)-Vietnam.

8 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 2021. Natural Environment Conservation. Available at: https://www.jica.go.jp/english/our_work/thematic_issues/environment/projects.html 

9 Protection of biodiversity in the ASEAN member states,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 https://www.giz.de/en/worldwide/14190.html

10 AFD projects in Southeast Asia: Portfolio, 2021. AFD.

11 Core Environment Program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Corridors Initiative in 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Report, 2018. ADB Independent Evaluation.

12 部分项目覆盖国家超出东盟国家,且生物多样性保护只是基金的投资方向之一,因此实际投入东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及项目数量会低于这两个数值。

13 Development aid at a glance: Statistics by region -Asia, 2017. OECD. https://www.oecd.org/dac/financing-sustainable-development/development-finance-data/Asia-Development-Aid-at-a-Glance-2018.pdf

14 Biodiversity Expenditure Review, 2018. Biodiversity Finance Initiative (BIOFIN)-Vietnam.

15 Public, Private and Civil Society Biodiversity Expenditure Review in Thailand, 2017. Biodiversity Finance Initiative (BIOFIN)-Thailand.

16 刘昌明,段艳文.论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NGO)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东南亚纵横, 2011, (9): 53-58.

17 Strategy and Action plan National Biodiversity, 2016. National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ingdom of Cambodia.


COP15相关阅读

第一日: 形势紧迫,目标高远

第二日: 增强政治意愿,促进积极落实


创绿研究院logo

创绿研究院是一家扎根国内、放眼全球的中国本土环境公益机构。我们致力于全球视野下的分析和研究,推动低碳与环境友好的政策制定和与创新实践,助力中国早日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具有气候韧性的碳中和未来,共促全球落实《巴黎协定》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创绿的公众号“星球公社”和官网(www.ghub.org)。


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是德国政治基金会之一,总部位于柏林。伯尔基金会与德国绿党联系紧密,但独立运作。作为一家实践绿色愿景的智库,伯尔基金会通过30多个国际办公室的项目,提供国际合作与对话的平台。北京代表处于2017年正式注册成立,主要工作领域包括: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及能源政策、社会发展、全球化和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


创绿研究院在海因希里·伯尔基金会(德国)北京代表处的资助下对东盟生物多样性的资金撰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期待在COP15生物多样性大会后12月上旬发布本报告能够为东盟生物多样性资金来源提供最新的信息和更多的可能,同时也为想要投资于东盟生物多样性的利益攸关方提供更准确和详细的建议。

第 36 期 | 蓝色脉搏·海洋生命共同体速递

日期:

如何准确定义海洋保护区是海洋保护与管理的焦点问题。本期快讯关注海洋保护区,学术板块介绍了一种基于客观事实,从实施程度来评估保护区的分类方法,为科学的海洋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导语 Introduction

关键点一

2009年以来,“气候周”已经成为一年一度的联合国大会的“标配”。本期蓝色脉搏也继续关注气候变化与海洋。2018年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了温室气体的战略,计划在2050年将航运排放减半,2030年排放强度降低40%。但是因为缺乏革命性的技术,航运和航空界的减排行动相对而言是比较慢的。本期“时讯”中收国际航运商会和国际干散货船东协会在IMO的碳税提案,值得关心蓝色经济的读者关注。观点部分有一篇文章讨论了珊瑚适应海水变暖的极限。“学术”板块中关于后2020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篇文章也提到需要讲碳中和纳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划。

Highlight 1

Since 2009, Climate Week has been a standard feature of the annual UN General Assembly. In 2018,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 set out a strategy to halve shipping emissions by 2050 and to reduce emissions intensity by 40% by 2030. But the shipping and aviation sectors have been relatively slow in reducing emissions due to a lack of revolutionary technologies. In this issue of the Newsletter, the IMO carbon levy proposal by the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Shipping and the Intercargo is of interest to readers interested in the blue economy. An article in the Perspective section discusses the limits of coral’s adaptation to seawater warming. An article in the “Academic” section on post-2020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lso mentions the need to include carbon neutrality i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planning.

关键点二

到底什么是海洋保护区,是一个看似简单,但是需要花精力理解的问题。本期学术部分收录的海洋保护区指南一文,从保护力度和落实程度两个维度为公众和决策者理解海洋保护区提供了一个框架。IUCN 的分类法的主要依据是保护目标、保护价值和保护程度的对应关系,但是保护目标、保护价值有一些主观的因素在里面,这篇新的海洋保护区指南可以完全基于事实客观地对海洋保护区进行分类,更有助于对保护区的质量和进展进行评估。

Highlight 2

What exactly constitutes a marine protected area is a seemingly simple question, but one that could require a great deal of effort to understand. The IUCN classification is based primarily on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conservation objectives, conservation values, and levels of protection, but whereas conservation objectives and values are somewhat subjective, this new paper on guide to marine protected areas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the public and policymakers to understand marine protected areas based entirely on facts and is more useful for assessing the quality and progress of protected areas.


时讯 News

印度尼西亚海岸警卫队官员观察在该国水域查获的一艘外国渔船 | 印尼海事与渔业部 摄

1) 国际航运商会(ICS)和国际干散货船东协会(Intercargo)首次联合提议,针对进行国际贸易并总吨位超过5,000吨的船舶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强制征税。根据该建议,征税将缩小零碳燃料和传统燃料之间的价格差距,并为港口绿色燃料相关基础设施提供资金,以便氢气和氨气等清洁燃料使用。

For the first time, the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Shipping (ICS) and Intercargo jointly proposed a levy based on mandatory contributions by ships trading globally, exceeding 5,000 gross tonnages, for each ton of CO2 emitted. The levy would reduce the price gap between zero-carbon fuels and conventional fuels and fund the bunkering infrastructure in ports to supply cleaner fuels such as hydrogen and ammonia, according to the proposal.

查看/View


2) 印度尼西亚渔业部承诺将加大对渔业相关犯罪的最终受益者的打击力度,作为打击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IUU)捕鱼重要的一步。政府将授权渔业部官员担任调查员,跟踪渔业和海洋产业犯罪分子的资产线索,寻找洗钱的迹象。

Indonesia’s fisheries ministry has pledged to target the ultimate beneficiaries of fisheries-related crimes in the country as an important step to crack down IUU fishing. It would empower ministry officials to act as investigators, and follow the trail of assets of the criminals in the fisheries and marine sector for signs of money laundering.

查看/View


3)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宣布修订《大西洋大型鲸鱼捕捞减少计划》,以解决北大西洋露脊鲸被渔具缠绕导致严重受伤和死亡的问题,这也是露脊鲸伤亡的两个主要原因之一。北大西洋露脊鲸是濒危的大型鲸鱼物种,仅剩不到400只。这次修订进一步限制了用于捕捞东北龙虾和乔纳蟹的商业渔具,以帮助保护和恢复露脊鲸的社区。

NOAA announced modifications to the Atlantic Large Whale Take Reduction Plan to address entanglements in fishing gear, one of two leading causes of North Atlantic right whale serious injury and death. The North Atlantic right whale is endangered large whale species, with less than 400 individuals remaining. The modification further restricts the commercial fishing gear to trap Northeast lobster and Jonah crab to help conserving and rebuilding the right whale community.

查看/View


4) 美国众议院的自然资源委员会通过了一项提高用于遏制气候变化行动预算的协调案。该法案的内容包括恢复对阿拉斯加北极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和外大陆架的保护,将禁止该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钻探。

The House Natural Resources Committee passed a reconciliation bill aimed at curbing climate change with wider budget. The bill includes restoring protection for Alaska’s Arctic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 and the Outer Continental Shelf from future oil and gas drilling. 

查看/View


观点 Perspectives

一只鹗将塑料垃圾带进巢 | John Haedo 摄

1) Jonathan Ayers 与 Frederic Launay: 在疫情和全球封锁的影响下,许多野生动物保护区和保护组织陷入了资金困难,并苦于解决盗猎行为不断增加的问题。生态旅游不是为保护项目永久性提供资金的灵丹妙药。动物保护组织和群体需要探索更多元、创新的筹资机会,并实现其保护项目的独立性和连续性。

Jonathan Ayers and Frederic Launay: With the COVID-19 lockdowns, protected areas and conservation initiatives experienced financial difficulty and increase in illegal activities. Ecotourism is not the silver bullet forever supporting conservation programs. Conservation communities need to explore diversified and innovative funding opportunities and achieve independence and continuity for conservation programs.

查看/View


2) 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随着海洋温度的上升,一些珊瑚群落正在变得更加耐高温,为气候变化影响下的珊瑚带来了希望。即便如此,扭转气候变化仍然至关重要。随着(水下)热浪变得更加频繁或强烈,即使是耐高温的珊瑚群落也会死亡。

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 Some coral communities are becoming more heat tolerant as ocean temperatures rise, offering hope for corals in a changing climate. But reversing climate change remains critical. As heatwaves become more frequent or intense, even heat-tolerant communities could die out.

查看/View


3) 联合国《保护迁徙野生动物物种公约》执行秘书 Amy Fraenkel: 塑料污染不仅威胁着海洋动物,还威胁着陆地和淡水洄游物种。哺乳动物、鸟类和鱼类会以多种方式受到塑料污染的影响,包括被(渔具等)缠绕、直接摄入塑料、在食物链中积累微塑料,以及使用塑料作为筑巢材料。然而,全球治理塑料污染的能力并没有跟上塑料市场的预期增长。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于解决和预防市场上游的塑料污染。

CMS executive secretary Amy Fraenkel: Plastic Pollution is threatening not only the marine animals, but also the land and freshwater migratory species. Mammals, birds, and fish are affected through various means, including entanglement, ingestion of plastics, accumulation of microplastics in the food chain, and using plastics in nesting material. However, the global capacity to manage plastic pollution is not keeping pace with projected growth in the plastics market. To completely solve the problem, we need to focus on solution and prevention of plastic pollution upstream.

查看/View 报告/Report


4) 阿拉斯加渔业科学中心:“我们需要强调将栖息地在鱼群生产力中的作用考虑在内是十分重要的。生境科学需要超越仅仅描述栖息地的具体分布、鱼类密度、统计数量和底栖生物群落的恢复情况。现在的种群评估科学主要关注渔获量,这影响到剩下可以繁殖的鱼的数量和未来出生的幼鱼数量(种群生产力)。种群评估科学的范围需要扩大,将栖息地的作用和栖息地变化对鱼类生产力的影响纳入考虑。”

Alaska Fisheries Science Center: “We need to stress the importance to factoring in the role of habitat in fish stock productivity. Habitat science needs to move beyond just describing habitat-specific distribution, fish density, demography, and benthic community recovery. Stock assessment science primarily focuses on catch removals, and this affects the number of fish that are left to reproduce and the number of young fish that are born in the future (stock productivity). The scope of stock assessment science needs to broaden to also consider the role of habitat and how changes in habitat may affect fish productivity.”

查看/View


解读 Interpretations

救援人员抛出一种被称为“切割抓斗”的定制工具,试图清除从鲸鱼嘴里拖出的一大片渔绳 | 佛罗里达州鱼类和野生动物保护委员会 摄

1) John C. Cannon: 无绳索 “渔具能否及时适应渔业需求,以拯救濒危鲸鱼?

John C. Cannon: Will ‘ropeless’ fishing gear be seaworthy in time to save endangered whales?

船舶撞击和渔具缠绕是导致北大西洋露脊鲸死亡的两个主要原因。渔具公司和非政府组织尝试着开发 “无绳 “渔具,尽量减少可能会在水中缠绕露脊鲸的垂直鱼线的数量,作为解决渔具缠绕问题的一个潜在办法。但是,渔民、渔业集团、甚至是无绳渔具的支持者都表示,无绳渔具还无法在任何情况下替代传统渔具。

Ship strikes and entanglement in fishing gear are two major causes of North Atlantic right whales’ mortality. Gear companies and NGO try to develop “ropeless” fishing gear that minimizes the number of vertical lines in the water that ensnare right whales as a potential solution to the entanglement crisis. But fishers, industry groups and even ardent proponents of ropeless systems say that it’s not yet a viable replacement for traditional fishing gear in every situation.

查看/View


2) Sevenseasmedia: 以色列史无前例的深海鲨鱼发现揭示了世界对气候变化的理解

Sevenseasmedia: Unprecedented Deep-Sea Shark Discovery in Israel Sheds Light on World’s Understanding of Climate Change

“最近在以色列沿海的一次科考发现了深海盐水池和其他栖息地热点地区,包括数百条深水鲨鱼和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深海鲨鱼卵集中地。作为地球上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东地中海可以被视为全球海洋环境的预警系统。调查隐藏在这个热点地区的地质和环境记录将提供对深海变化的影响的清晰的记录,这对了解当地和全球的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A recent expedition off Israel’s coast found deep-sea brine pools and related habitat hotspots, including hundreds of deep-water sharks and the largest concentration of deep-sea shark eggs ever found. As one of the planet’s most sensitive areas when it comes to climate change,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Sea can be regarded as an early-warning system for global marine environments. Investigating the ge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cords concealed in this hotspot will provide a high-resolution record of the impact of changes on the deep sea, which is essential for understanding local and global climatic changes.”

查看/View


3) Ecomagazine: 了解露脊鲸的正确工具

Ecomagazine: The Right Tools for Right Whales

为了更好地保护濒危动物北大西洋露脊鲸,在评估鲸鱼群的健康状况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评估鲸鱼个体的健康状况。有些科学家提议使用无人机安装的热成像设备来记录鲸鱼的体温。这种方法使科学家能够更接近鲸鱼,并以更高的分辨率收集比船只或飞机更多的数据。

To better protect North Atlantic right whale, one of the most endangered marine mammals in the world, we need to evaluate health condition of individual whales while assessing population-level health. Some scientists propose to use drone-mounted thermal imaging devices to record the body temperature of whales. This method allows scientist to get closer to the whales and collect much more data than from a vessel or plane at a much higher resolution.

查看/View


4) 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从拉丁美洲的视角看保护公海新条约

Pew Charitable Trust: A New Treaty to Protect the High Seas: A Latin American Perspective

对于拥有4000英里海岸线的智利来说,海洋影响着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智利将自己定位为海洋保护方面的区域乃至于全球领导者,希望能够推动签订一个真正有约束力的公海生物多样性条约,使各国能够负起责任实施条约内容,并实现海洋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之间的真正平衡。

For Chile, a country with a 4,000-mile coastline, the ocean affects almost every aspect of life. Chile has positioned itself as a regional and global leader in ocean protection. Chile is looking forward an effective treaty that countries can be held responsible for its implementation and indicate a real balance between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use of the ocean. 

查看/View


学术 Academics

1)【海洋生态】综述:2020年后变化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Ocean Ecosystem】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 beyond 2020

2020年后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冲突。研究人员指出,现在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着生物多样性。对流层臭氧浓度的升高和食物系统也是对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尽管保护区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大,但目前的保护区网络并没有成功地缓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持续下降。我们需要将碳中和纳入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以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阅读/Read


2)【海洋治理】海洋保护区指南:实现全球海洋目标的框架

【Ocean Governance】The MPA Guide: A framework to achieve global goals for the ocean

“海洋保护区(MPA)是旨在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养护工具。尽管海洋保护区整体上非常有效,但缺乏统一的定义和标准阻碍了保护工作,让我们很难量化真正受到保护的海洋的比例。我们提出了一个明确这种不一致性的科学框架,这个框架会评估保护措施的实施程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保护水平。这篇MPA指南可以改善现有和未来MPA的有效设计、实施、评估和跟踪,通过使用有科学依据的做法实现保护目标”。

阅读/Read


3)【海洋生态】共生功能体概念下的珊瑚和海绵:微生物群落如何加强我们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理解 

【Ocean Ecosystem】Corals and Sponges Under the Light of the Holobiont Concept: How Microbiomes Underpin Our Understanding of Marine Ecosystems

共生功能体是一个从整体角度理解海洋生物的新概念。共生功能体指真核生物宿主和与其相关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古细菌、原生动物、微藻、真菌和病毒)形成的联合体。共生功能体将生物体和相关的微生物群落视为一个整体,从综合的角度来理解海洋生物。

阅读/Read


4)【海洋生态】加勒比海珊瑚礁急性脱氧给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

【Ocean Ecosystem】Rapid ecosystem-scale consequences of acute deoxygenation on a Caribbean coral reef

在气候变化和海水富营养化的影响下,海洋中的氧正在加速流失,然而我们对急性脱氧事件对热带海洋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还知之甚少。我们研究了位于加勒比海珊瑚礁的一次急性脱氧事件,发现脱氧事件造成了50%的活珊瑚损失和底栖生物群落的变化,这种影响在一年后仍然存在。因此,有必要将脱氧作为一种新的影响因素纳入研究和管理,以应对海水氧流失带来的威胁。

阅读/Read


5)【海洋治理】珊瑚礁保护脱钩:市场干预能否使珊瑚礁渔业更加可持续?

【Ocean Governance】Reef Conservation off the Hook: Can Market Interventions Make Coral Reef Fisheries More Sustainable? 

珊瑚礁渔业的过度开发威胁着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上百万人的生计和食品安全。目前基于市场来提高渔业可持续性的举措已经在商品渔业中广泛实施,但还没有在珊瑚礁渔业中得到过系统的检验。对于高度不可持续且高价值、以出口为导向的珊瑚礁渔业(活的珊瑚礁食用鱼和干海参),贸易限制等传统监管是最有效的。对于高价值、以出口为导向,但繁殖力高(龙虾和软体动物)的渔业,认证和评级工作、渔业改进项目和可持续采购承诺则可以改善捕鱼方法,增加渔民的市场准入和收入。对于区域消费的低价值渔业,当地买家的可持续采购承诺,以及当地的认证和评级计划有希望改变对可持续性的态度。

阅读/Read


6)【渔业管理】生殖超标与世界渔业的管理

Fishery Management】Reproductive hyperallometry and managing the world’s fisheries

海洋渔业是全球粮食安全重要的一部分,但许多地区的渔业捕捞量已经接近其极限,或过度捕捞。我们的研究表明,目前主流的渔业管理模型高估了世界上32个最大的渔业种群的补充潜力,数值约为22%,存在系统性过度捕捞的风险。在一些情况下,采用保护大型、高繁殖力鱼类的管理策略,会带来更高的未来产量。我们建议今后对参考点和配额的评估应包括繁殖力超标的情况,除非有明确的证据表明该物种不存在这种情况。

阅读/Read


其他资料 Other Resources

1)【海岸管理】45年后在千里之外发现的漂流卡
【Coastal Management】Long Ago and Far Away: Drift Cards Found 45 Years Later and Thousands of Miles Away
博客/Blog


2)【生态保护】什么是有效的保护措施?
【Ecological Protection】Examining ‘What Works In Conservation’
播客/Podcast


3)【海洋生态】世界上第一张完整的浅水热带珊瑚礁地图
【Ocean Ecosystem】The first complete map of the world’s shallow tropical coral reefs is here
工具/Tool


4)【极地生态】关于帝企鹅的奇妙事实
【Polar Ecosystem】Fascinating facts about emperor penguins
文章/Article


5)【气候海洋】为什么帝企鹅是衡量气候变化的指标之一?
【Climate & Ocean】Why are emperor penguins an indicator of climate change?
视频/Video


活动 Events

>>预告 Upcoming Events

1)2021年9月29日 网络研讨会 塑料与气候:一次性包装是在加剧气候危机
2021.9.29 Webinar: Plastics & Climate: How Single-Use Packaging is Fueling the Crisis
详情/Detail


2)2021年10月21日 网络研讨会 扭转学术“跳伞”的潮流
2021.10.21 Webinar: Turning the tide of parachute science
详情/Detail


>>回顾 Recordings

1)2021年9月22日 网络研讨会 打捞解决方案:船只处置和回收
2021.9.22 Salvaging Solutions: Vessel Disposal and Recycling
详情/Detail


2)2021年9月1日-2日 关于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问题部长会议
2021.9.1-2 Ministerial Conference on Marine Litter and Plastic Pollution
详情/Detail


3)2021年9月21日 网络研讨会 人工智能将如何颠覆海产品加工
2021.9.21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ow AI is going to disrupt seafood processing
详情/Detail


>>其他 Others

本快讯两周更新一期,往期内容可以查看这里。如果您在快讯内容或形式上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发邮件至ocean@ghub.org告诉我们,也欢迎您将《蓝色脉搏》推荐给同事和朋友

感谢实习同事张辰熙对本期快讯的贡献


题图:印度尼西亚海岸警卫队官员观察在该国水域查获的一艘外国渔船。印尼海事与渔业部 | 制

世界自然保护大会观察| “基于自然” 的方案与期待

日期:

世界自然保护大会落下帷幕,由于全球在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议题下的讨论势头正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也自然成为大会贯穿始终的讨论热点。

selective focus photo of white and gray seal
海豹 | NOAA, Unsplash

9月10日,世界自然保护大会落下帷幕。虽然该会议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四年一届的机制性会议,但其影响深远。本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共有近6000名现场参与者和3500多名在线参与者,还有25000多名公众参观或参与了大会展览及公众活动[1]。创绿研究院的生物多样性团队正式结束法国时间,回到正常时区,为即将到来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会议第15次缔约方大会作好准备。

大会最后一日,通过了系列决议并做出相关承诺,以应对相互关联的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危机。一个讨论自然保护的大会有多重视气候变化?我们从高层发言会议成果新设机制和项目计划、以及日程安排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介绍。

高层发言-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提升至复苏和系统变革的高度

在开幕式上,多国政要和国际组织高层就对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提出了期待。其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应对气候变化要坚持当前与长远相互兼顾、减缓与适应全面推进,通过节约能源、优化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森林、海洋等碳汇资源,实现共同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并且,总理提出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不仅用于解决气候问题,更是提升至促进疫情后经济复苏的重要手段

在闭幕式上,IUCN总干事Bruno Oberle博士也表示,IUCN会员正集体向英国格拉斯哥和中国昆明发出强有力的信息:现在就是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时机


会议成果-围绕气候议题的多项承诺

IUCN各方会员组织在大会最后议日共同通过了《马赛宣言》Marseille Manifesto[2] 。在所有会员单位共同识别的当前全球四大最急迫的可持续发展工作中,“面临气候危机的影响和风险”(Confronting the risks and impacts of the climate emergency)位列其中。宣言中继续呼吁立刻采取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尤其是针对各国政府和企业提出了更加真诚的期待,但是也认同要动员全社会和全球的共同力量。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上,不仅可以贡献实现2030目标30%的减排量,更是鼓励各国政府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加入各自的国家自主贡献更新之中。并将IUCN制定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全球标准》纳入执行要素。希望所有非国家主体能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纳入各自在不同倡议和行动承诺中。


>> 大会成员集体通过的10项行动中提出

《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UNFCCC)气候行动高级别倡导者(High Level Champions for Climate Action)和 IUCN 已建立伙伴关系,以加强和加速非国家主体行动者的全球和区域净零举措。这些举措系统地整合自然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贡献于“奔向零碳”(Race to Zero)和“迈向气候韧性”(Race to Resilience)的倡议,同时动员气候资金支持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议程。


>> 作为东道国法国:

在《宣言》中也做出5项承诺。其中一项,法国将承诺在经济和金融分析中纳入与生物多样性丧失相关的金融风险,并加强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投资,特别是支持农业、森林、土壤和碳汇生态转型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people walking on street during daytime
© Misbahul Aulia, Unsplash

新设机制-气候危机委员会(Climate Crisis Commission)

联盟1500多名会员在本届大会共通过了148项决议和建议。其中,马赛现场通过的决议包括要求IUCN在原有的六大科学委员会基础上另建气候危机委员会[3]。该委员会旨在动员和协调IUCN,并与区域和国家IUCN委员会以及更广泛的民间社会努力合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考虑到基于来自IPCC的当前最新科学发现,和UNFCCC 通过“全球气候行动议程”(Global Climate Action Agenda)制定的行动和倡议来适应气候变化。

该委员会的建立会由过渡委员会主席和指导委员会来执行,并需要确保对该委员会的工作内容进行细致的定位,确保其工作不与其他已有的机制重复与冲突。新委员会的运行模式、会员和管理层、以及其资金来源,都需要再做讨论。


新项目计划-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认证系统

在大会期间,IUCN公布了一项开发协作式认证系统的计划,以确保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带来的变化真正实现可持续。该体系将于2022年推出,有意获得认证的业务实体将可以根据自然保护联盟《“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全球标准》进行项目开发,通过联盟认可的几个现有可持续性认证计划之一申请认证。获得认证后,除了相关的第三方认证计划徽标外,他们还可以使用自然保护联盟的NbS徽标[4]

参与这一发展阶段的伙伴包括森林管理理事会(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黄金标准(Gold Standard)、负责任的采矿保证倡议(Initiative for Responsible Mining Assurance)、公平贸易国际(Fair Trade International)和全球可持续旅游理事会(Global Sustainable Tourism Council)。

这项工作是通过自然保护联盟的“NbS基金”(NbS Facility)完成的,该基金已在2021年本次大会上正式启动。通过NbS基金,IUCN旨在促进采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作为跨部门行之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方法,并鼓励在2030年之前达到全球气候、养护和发展目标所需的规模和质量来提供这些解决方案。该基金将帮助促进国家战略方针所需资金的筹措和投资,协助执行者确定和利用全球、区域、国家和次国家各级的政策杠杆,并促进全球范围内对于NbS知识的普及。

brown wooden blocks on white surface
©:Brett Jordan, Unsplash

日程安排:气候讨论主题丰富

在气候主题下,从9月3日-8日共有180余场的各类活动,从不同角度切入。比如,社区及治理模式、创新和科技、经济和金融系统; 从生态系统类型的角度来说,涵盖了海洋、陆地景观、淡水等所有系统类型。但是看到最多的关键词是: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以下为7场创绿研究院经过筛选、从不同角度讨论该议题的会议。


>> 加速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气候适应步伐
Accelerating Nature-based Solution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基于自然的适应解决方案 (NbS) 受到日益关注,然而,项目实施表明,成功的NbS尚未充分发挥其潜力,因为方法往往仍然是零碎的和小规模的,并且没有被纳入政策和实践的主流。本次会议重点展示当前的成功案例和用于规划和实施NbS以适应气候变化的工具,同时探讨扩大NbS实施规模以适应气候变化所需的条件。此外,该会议分享NbS对气候变化适应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有效性证据的全球系统盘点的结论。


>> 关于NbS的全球青年声明:青年参与国际决策过程对自然的理解和基于自然的解决办法
Global Youth Statement on NbS: Youth involvement on Nature narratives and Nature-based solutions in the international decision making processes context

青年组织如YOUNGO、GYBN和Youth4Nature已合作,共同开发一份细致包容各方的《全球青年关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立场声明》。目前正处于问卷阶段,全球青年正在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看法,并逐渐形成《全球青年立场声明》。该声明将在生物多样性公约COP15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OP26上发布。


>> 农业生态学作为减缓/适应气候、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粮食安全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Agroecology as a nature-based solution for climate mitigation / adaptatio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food security

会议的重点是重新设计农业和粮食系统,以增强气候韧性、可持续性和多样性,介绍了支持农业生态转化的农业生态方法路径的具体经验和政策实例。会议特别强调农业生态方法作为“基于自然的解决办法”的潜力,以改变全世界的农业和粮食系统,以应对四个关键挑战:生物多样性保护: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和公平的粮食系统治理。农业生态学是一种创新途径,它充分利用生态过程,大大减少农业系统中对外部/合成投入的依赖。它鼓励务农和科研人员共同创新,重建土壤健康,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固碳,并提供多样化、健康的饮食。


>> 了解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多重效益
Understanding the multiple benefits of nature-based solutions

会议介绍了由欧盟出资开发的一个评估NbS多重效益的整体框架在17个项目中的评估过程和结果。由此产生的出版物《评估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影响:从业人员手册》和决策者方法为制定和实施评估提供了全面指导,包括一套横跨12个社会挑战领域的NbS绩效和影响指标,以及每个领域的简要评估方法。


>> 湖泊、河流和含水层流域的适应自然解决方案的多方合作
Cooperation on Nature-based Solutions for Adaptation in the basins of lakes, rivers and aquifers

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ecosystem-based adaptation)通过NbS可以贡献于解决与水相关的自然灾害问题。它利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来适应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由于水流动的特性,这种办法应通过流域跨界规模的合作来实施。通过来自世界各地的案例研究,会议包含了对传统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和相关不良风险的探讨,并尝试界定“无悔”自然解决方案的范围,以及以湖泊、河流和含水层流域的跨国界实施这一方法的潜力。


>>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提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雄心
Raising global ambition on climate change and biodiversity through nature-based solutions

会议提供关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在应对气候变化、灾害风险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方面的贡献的最新知识,并包含了案例研究,阐明各国如何在其全球承诺中纳入不同层面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包括《巴黎协定》下的国家自主贡献和国家适应计划。会议也分小组讨论全球雄心通过加强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纳入全球气候承诺、纳入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及通过其他非国家行动主体的努力。会议上也正式启动《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纳入国家适应计划准则》,作为加速NbS在气候承诺中的全球雄心的途径。


>> “自然向好”基础设施 – 未来的浪潮
Nature-Positive Infrastructure – the Wave of the Future

《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G20优质基础设施投资原则》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融合为自然向好的基础设施打下基础。本次活动汇集公共和私营部门机构的主要代表,共同探讨这类基础设施的未来,以及如何推进全球共同努力的挑战与机遇。

在此,创绿研究院和各位一起回顾了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中气候变化议题下的讨论与成果。期待《马赛宣言》中的各项目标,都能为即将到来的COP15昆明会议和COP26格拉斯哥峰会打下良好基础。创绿将和各位一起进入两次会议的准备与观察中,也将继续分享自己的观察和解读。


参考文献

[1] 世界自然保护大会闭幕,IUCN呼吁全球疫后复苏要基于自然, 2021. IUCN.

[2] Marseille Manifesto, 2021. IUCN.

[3] IUCN Congress closes with call for a post-pandemic recovery based on nature, 2021. IUCN World Conservation Congress 2020.

[4]  IUCN to develop collaborative certification scheme for Nature-based Solutions, 2021. IUCN World Conservation Congress 2020.

第 35 期 | 蓝色脉搏·海洋生命共同体速递

日期:

监管是海洋保护与治理永恒的关键词,本期快讯围绕监管,从监管方式、监管强度、和监管决策等方面,分别呈现了社会和学术界对政府监管的建议、批判、和案例研究。

导语 Introduction

关键点一

2009年,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凭借她自己的公共治理思想中的自主治理理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溃败之后,不少国际制度的研究者开始从她的“多中心治理”理论中寻求全球环境治理的解决方案。本期的学术板块中收录了一篇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讨论公海生物多样性制度的文章。文章强调了谈判中的公海生物多样性协定(BBNJ)一旦生效可以对公海的治理产生的促进作用,使之能够有效回应公海日益增长的压力、不确定性和快速变化。

Highlight 1

In 2009, Elinor Ostrom was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in Economics for her analysis of economic governance, especially the commons. In the wake of the debacle at the Copenhagen Climate Conference, many researchers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 have begun to look to her theory of ‘polycentric governance’ for solutions to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his issue’s Academic section includes a paper discussing the high seas biodiversity regim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olycentric governance. The paper highlights the contribution that the high seas biodiversity (BBNJ) agreement currently being negotiated, once come into force, could enable the governance of the high seas to respond effectively to the growing pressures, uncertainties, and rapid changes.

关键点二

现代渔业管理就是一场管理效率追赶捕捞效率的比赛。二者之间的差距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会特别明显。本期观点版块中有一篇针对巴西渔业管理的批评。缺乏数据和缺乏风险预防的方法是其受诟病的主要缺陷。而解读版块中收录的关于中国总可捕量控制试点的经验则正好从另一个角度展示出值得努力的方向和值得学习的经验教训。详细的报告在“其他资料”中可以下载。

Highlight 2

Modern fisheries management is a race for management efficiency to catch up with fishing efficiency. The gap between the two can be particularly pronounced in some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s issue’s Perspective section includes a critique of Brazil’s fisheries management. The lack of data and the lack of precautionary approach are the main flaws for which it is criticized. In the Interpretation section, the experience of China’s pilots of total allowable catch (TAC), shows what is worth working towards and what lessons can be learned. The detailed report could be downloaded in the Other Resources section.


时讯 News

1)隶属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太平洋岛屿渔业科学中心的海洋废弃物项目组和非盈利组织PMDP(帕帕哈瑙莫夸基亚海洋废弃物项目)展开合作,在美国帕帕哈瑙莫夸基亚国家海洋保护区共同发起了为期30天的海洋垃圾清理项目,以保护海洋保护区内的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

NOAA Pacific Islands Fisheries Science Center’s Marine Debris Project team launch a 30-day Marine Debris Removal Mission in the Papahānaumokuākea Marine National Monument with support from the non-profit Papahānaumokuākea Marine Debris Project. 

查看/View


2)阿根廷与中国就发展水产养殖行业进行谈判。阿方寻求与中国的合作,希望中国能作为战略性的技术伙伴来帮助阿方发展水产养殖业。

Argentina is in talks with China to develop aquaculture. Argentina’s government looks to partner with China and expects China to work as a strategic technology partner to help develop Argentina’s domestic aquaculture sector.

查看/View


3)科技公司“4ocean”和“Poralu Marine”共同推出了创新性海滩清洁机器人BeBot,以回收沿海塑料碎片。相比于上一代产品,BeBot更易操作、噪音更小,非常擅长清除小片塑料垃圾,是人口密集地区海滩清理的理想方案。

Technology companies 4ocean and Poralu Marine have jointly launched BeBot, an innovative beach cleaning robot designed to recover coastal plastic debris. Easier to maneuver and quieter than previous products, BeBot excels at removing small pieces of plastic debris, making it the ideal solution for beach cleanups in densely populated areas.

查看/View


4)英国南极调查局开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系统IceNet能够提前六个月预测海冰的走向。它为科学家提供了一个新的早期预警系统,来保护人类社区和北极野生动物,例如北极熊,使他们免受海冰流失的影响。

The new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ystem IceNet developed by British Antarctic Survey could predict sea ice up to six months ahead. It provides scientists new early warning systems that protect communities and Arctic wildlife, such as polar bears, from the effects of sea ice loss.

查看/View


5)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8月28日宣布,在南海珠江口盆地启动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全流程工程。项目将油田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处理后,再注回海底地层中封存。 

August 28,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CNOOC) announced to launch China’s first offshore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 project in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project will capture and process the carbon dioxide generated during oilfield development, and then reinject it into seabed reservoirs for storage. 

查看/View


观点 Perspectives

位于俄勒冈州的一个排水渠。图中这样的排水渠以及其他障碍物会阻碍鱼类迁移和
通过,拦截对下游栖息地至关重要的沉积物,并通过降低氧气水平损害水质。
Justin Bailie | 摄

1) Francois Mosnier“如果能将全球用于有害渔业补贴金额的百分之一用于船上监测,增加有渔业观察员监测下的野生捕捞的比例,可以有意义地对减少非法捕捞和兼捕产生的影响。渔业观察员是部署在商业渔船上的独立专家,负责收集渔获量以及弃鱼、兼捕和海上转运的数据。收集有关渔获、兼捕、捕捞强度和遵守法律法规及履约信息,是确保渔业可持续性的关键。”

Francois Mosnier:“If one percent of global harmful fisheries subsidies were redirected to onboard monitoring, the proportion of wild-catch fishing monitored by observers could create a meaningful impact in reducing illegal fishing and bycatch. Fisheries observers are independent specialists placed onboard commercial fishing vessels to collect data on catch volumes as well as discards, bycatch, and transshipments at sea. Gathering information on catch, bycatch, fishing effort, and compliance with regulations is key to secur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fisheries.”

查看/View


2) Beatrice Padovan: 缺乏丰富的渔业部门数据和对相关信息技术的漠视,阻碍了巴西的渔业管理。”一个不知道自己捞了什么鱼,捞了多少鱼的国家,在管理上会存在极强的不确定性。渔业管理应该基于详实的数据和预防性原则,而不是盲目的乐观主义”。

Beatrice Padovan: The lack of productive statistics from the sector and disregard for relevant technical information hinder the control of fisheries in Brazil. “A country that does not know what it fishes is subject to great uncertainties in management, which should be conducted based on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The fishery cannot follow a ‘permissiveness by optimism’ [principle].”

查看/View


3) Pew Charitable Trust:8月10日,美国参议院批准了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如果法案被众议院批准并签署为法律,该法案将首次为建造野生动物通道提供专有资源,例如将向各州、地方政府和部落提供 10 亿美元的赠款(在五年内平均分配),用于修复或拆除涵洞,以改善濒危或受威胁鱼类的通道。

Pew Charitable Trust: The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Jobs Act was approved by the U.S. Senate on Aug. 10. If approved by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and signed into law, the act would provide $1 billion—spread equally over five years—in grants to states, local governments, and tribes to repair or remove culverts to improve passage for endangered or threatened fish.

查看/View


4) Victoria Fulfer & Susanne Menden-Deuer:塑料污染不仅仅对大型海洋动物有影响。甲藻这样的单细胞的海洋微生物也会摄入微塑料,而摄入微塑料会限制它们的生长,进而影响甲藻的丰度,最终影响到以这些微小生物为食的大型海洋动物。

Victoria Fulfer & Susanne Menden-Deuer: Plastic pollution is not just a problem for larger marine animals. Dinoflagellates, which are single-celled marine predators, can also ingest microplastic which in turn limits their growth and consequently their overall abundance. Consequently, this will have an impact on the larger marine animals that feed on these tiny creatures.

查看/View


5) Laly Lichtenfeld:“全世界对不公正和不平等的关注、新冠带来的影响、和全球环境恶化的威胁加速了保护领域的变化。现在是时候仔细思考谁是影响保护决定的利益相关方,了解并克服权力互动带来的问题,并考虑我们如何能更好地相互沟通和听取意见。”

Laly Lichtenfeld:“Worldwide concern about injustice and inequity, the impacts of the pandemic, and the worsening effect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has accelerated change in the conservation sector. It’s time to scrutinize who’s in the room when conservation decisions are made. Understanding and overcoming the power dynamics at play, and considering how we can better communicate with and listen to one another.”

查看/View


解读 Interpretations

印度尼西亚红树林下的珊瑚礁
 Brook Peterson (Ocean Image Bank) | 摄

1) 中外对话:绿色航运是否喷薄欲出?

China Dialogue: Is green shipping on the horizon?

发展绿色航运对减少全球的碳排放量至关重要。尽管有一些好的信号,但绿色航运的发展仍任重道远。负责排放监管工作的国际海事组织(IMO)长期被批评缺乏强硬的措施来抑制排放,以及用一些无效的短期措施来拖延问题的解决。好消息是各国政府在发展绿色航运上有更大的雄心,欧盟投票决定从2022年起将海运二氧化碳排放纳入排放交易计划,明年年初起,欧洲航线上的船东们必须购买碳排放许可,以抵补碳排放。美国也首次将航运排放纳入了提交给联合国的新版气候计划。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shipping is vital to reduce global carbon emissions. Despite some positive signs, green shipping still has a long way to go.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shipping emission regulation, has long been criticized for its lack of tough measures to curb emissions and for delaying the problem with ineffective, short-term measures. The good news is that governments are more ambitious in developing green shipping. European Union voted to include maritime CO2 emissions in an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from 2022. From the start of next year, shipowners on European routes will be forced to buy carbon permits to cover carbon emissions. The U.S. also included shipping emissions for the first time in its updated climate plan submitted to the UN.

查看/View


2) Environmental Defensive Fund: 蓝碳:未经雕琢的钻石

Environmental Defensive Fund: Blue Carbon: a diamond in the rough

海洋在全球碳处理和储存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它却也是利用最少的地方之一。可被视为 “自然气候解决方案 “的蓝碳工作主有三个主要部分:沿海湿地的管理、修复和提高;大型藻类的修复、增长和养殖;以及可从根本上改善其碳前景的近海海洋生态系统管理的新方法。

The ocean plays a major role in global carbon processing and storage, but it’s also among the least utilized. The three main buckets of Blue Carbon work that can be considered “natural climate solutions” include: coastal wetland stewardship, restoration, and enhancement; macroalgal restoration, enhancement, and farming; and new approaches to offshore ocean ecosystem management that could radically improve its carbon prospects. 

查看/View


3) Pew Charitable Trust:关于公海保护,我们需要了解什么

Pew Charitable Trust:What You Need to Know and Do to Protect the High Seas

公海治理存在许多挑战:缺少建立综合的公海海洋保护区的法律机制,也缺少为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水域发生的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的全球框架。BBNJ条约可以填补关键的治理空白,使公海海洋保护区得以建立。

There are several challenges in high seas governance: There is no legal mechanism for establishing comprehensive marine protected areas on the high seas, and there is no global framework for conduct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s for activities taking place in these waters beyond national jurisdiction. The BBNJ treaty can fill key governance gaps and enable high seas marine protected areas to be established.

查看/View


4) Our Shared Seas: 为什么保护30%的海洋的成功取决于好水质

Our Shared Seas: Why 30×30 Success Depends on Good Water Quality

糟糕的水质是对海洋和沿岸生态系统健康和恢复力的首要威胁,废水污染正在使沿海水质变差,并影响许多地方的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包括海洋保护区(MPA)内的生态系统。解决废水污染的紧迫性只会随着气候变化而增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两种威胁会相互加重。保护水质最好的方法就是预防。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是可以避免的。

Poor water quality is a top threat to marine and coastal ecosystem health and resilience, and wastewater pollution is driving coastal water quality declines and affecting marine ecosystem health in many places, including within marine protected areas (MPAs). The urgency of addressing wastewater pollution is only increasing with climate change, as accumulating evidence shows that the two threats compound one another. Water quality is best protected through prevention, and wastewater and sewage pollution are avoidable.

查看/View


5) 孙芳: 限额捕捞的浙江和福建经验

Sun Fang: Sustainable fisheries management experiences from China

中国在2017年启动了总可捕量(TAC)试点,并相继在浙江和山东等沿海省份开展了15个试点项目。这些试点项目为实现科学的总可捕量开辟了道路。试点项目证明了核查报告渔获量、有效执法和建立合规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China launched total allowable catch, or TAC, pilots in 2017, and has successively carried out 15 pilot projects in coastal provinces like Zhejiang and Shandong. The pilot projects turn out to create a path toward scientific TACs. The pilots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ce of verification of reported catch, effective enforcement, and establishing incentives for compliance.

查看/View


6) 中国海洋研究发展中心: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长岛综合试验区和青岛市初步评估与展望

Academic of Ocean of China: National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Demonstration Zone: Preliminary Assessment and Prospects of Changdao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Zone and Qingdao City

长岛和青岛市都已达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较高水平。其中长岛遵循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模式”,一方面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和各类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另一方面推行生态立体化生物养殖,使得长岛海洋生物多样性丰富且基本稳定。青岛市从区域整体性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层次来思考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青岛市的海洋管理制度建设已经发展为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

Both Changdao and Qingdao City have reached a high level of development as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demonstration areas. Changdao follows the “green development model”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n the one hand, it promotes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projects, and various nature reserve systems and implements ecological vertical aqua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These measures secure a rich and stable marine biodiversity in Changdao. Qingdao City promotes the construction of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rom the aspect of regional holist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Its marine management system has become a benchmark for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China.

查看/View


学术 Academics

1) 【海洋生态】海洋酸化和纳米塑料暴露对南极磷虾胚胎发育的影响

【Climate & Ocean】The Effects of Combined Ocean Acidification and Nanoplastic Exposures on the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Antarctic Krill

在水生环境中,塑料污染总是和海洋酸化等人为的气候压力同时出现。海洋酸化和塑料污染对南极磷虾生育的单一影响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然而塑料微粒加上海洋酸化的潜在多重压力影响还没有被研究过。我们研究了塑料微粒加上海洋酸化的潜在多重压力对南极磷虾生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多重压力的纳米塑料和海洋酸化情景下,南极磷虾胚胎的发育程度最低。 因此,在处理南极磷虾的早期发育时,需要在多重压力情景下考虑塑料污染。

阅读/Read


2) 【气候·海洋】用物种分布模型估测气候变化对中华白海豚潜在分布的影响

【Ocean Ecosystem】Estimating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potential distribution of 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s with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

我们的集合模型对2050年和2100年的预测表明,气候变化对易危动物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有严重的不利影响。在2050年代和2100年代的所有代表性浓度途径排放情景(RCPs)下,超过75%和80%的适合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将会消失。为了应对未来栖息地的收缩和极地转移,应制定适应性管理策略,包括设计新的保护区,并根据中华白海豚的地理分布调整保护区的位置和范围,以减少气候变化对该物种的影响。

阅读/Read


3) 【海洋治理】 综合海洋管理的综合研究

【Ocean Governance】Integrated Research for Integrated Ocean Management

多方面和多用途的生态系统监管对地方政府一直极具挑战,大多因为沿岸和海洋社会生态系统(SES)的复杂性、管理方法的多样性、以及经济活动和自然保护之间经常发生的利益冲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性方法,弥补科学、政策和社会之间的差距,并跨越不同管理方法的认知界限。我们提出了综合研究方法的三个关键考虑因素,包括(1)目标设定、资源管理和适应性规划;(2)知识生产和对政策和社会的回应;以及(3)共同设计、共同开发、合作以及有效沟通。本文提出的考虑因素旨在科学、政策和社会之间的有效转化,以支持海洋科学十年内的可持续沿海和海洋治理。

阅读/Read


4) 【海洋治理】 多中心性和区域海洋治理:对联合国即将到来的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的启发

【Fishery Management】Polycentricity and Regional Ocean Governance: Implications for the Emerging UN Agreement on Marine Biodiversity Beyond National Jurisdiction

目前,国家管辖范围外区域(ABNJ)的治理是碎片化的,有不同的机构对应不同区域,管理具体的不同活动和产生的具体问题。这阻碍了国际社会以综合和基于生态系统的方式解决关键生态问题的能力,包括生物多样性丧失、污染、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退化和渔业衰退等问题的处理。为此,我们提出了七个刺激ABNJ在全球和区域层面上推动综合行动的方法。

阅读/Read


5) 【气候·海洋】全球海洋变暖开始的时间晚于原先的判断

【Climate & Ocean】Global ocean warming started later in the 20th century than previously estimated

地球能量不平衡的历史演变可以通过全球海洋热含量的变化来量化。然而,由于对2000米以下海洋温度的观测极少,对海洋热含量的历史数据推演往往忽略了大范围的深海。我们在模型中对最大深度海洋热含量历史变化进行重建,发现在20世纪后半叶的大部分时间里,地球能量预算在-0.16到0.06Wm-2范围内大致平衡,而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海洋变暖的速度迅速加快。这说明与之前的判断相比,全球海洋变暖开始的时间要晚一些。

阅读/Read


其他资料 Other Resources

1) 【渔业管理】NOAA发布2021年全球IUU捕捞和受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兼捕的报告
【Fishery Management】NOAA Issues 2021 Report on Global IUU Fishing and Bycatch of Protected Marine Life Resources
报告/Report


2) 【海洋生态】关于海洋健康,贝类能告诉我们什么?
【Ocean Ecosystem】What can seashells tell us about the health of the oceans?
播客/Podcast


3)【渔业管理】中国限额捕捞试点阶段性总结研究
【Fishery Management】Progress of China’s TAC System
报告/Report 中文 EN


4) 【渔业管理】可持续渔业合作伙伴工具将改善对渔业改进工作的跟踪
【Fishery Management】Updated Sustainable Fisheries Partnership tool will improve tracking of fishery improvement efforts
工具/Tool


活动 Events

>>预告 Upcoming Events

2021年9月16日 网络研讨会 使用渐进式方法处理渔业管理和海洋生态系统管理中的“不道德问题”
2021.9.16 Webinar: Using an incremental approach for “wicked problems”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and marine EBM
详情/Detail


2021年9月22日 网络研讨会 推动中国海产品的可持续化:洞见与机遇
2021.9.22 Webinar: Building a Sustainable Seafood Movement in China: Insights and Opportunities
详情/Detail


2021年10月13日 网络研讨会 海岸带适应的蓝图
2021.10.13 Webinar: Blueprint for Coastal Adaptation
详情/Detail


>>回顾 Recordings

2021年9月3日-11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20年世界保护大会
2021.9.3-11 IUCN World Conservation Congress
详情/Detail


2021年7月7日 网络研讨会 如何利用多样化的激励措施来促进有效和公平的MPA治理:新案例研究和实践指导
2021.7.7 How to use diverse incentives to promote effective and equitable MPA governance: New case studies and practical guidance
详情/Detail


2021年8月16日 网络研讨会 蓝色先锋计划专家讲座系列
详情/Detail


2021年8月26日 网络研讨会 为海洋等区域的气候行动而改变
2021.8.26 Behavior Change for Climate Action for the Oceans and Beyond
详情/Detail


>>其他 Others

本快讯两周更新一期,往期内容可以查看这里。如果您在快讯内容或形式上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发邮件至ocean@ghub.org告诉我们,也欢迎您将《蓝色脉搏》推荐给同事和朋友

感谢实习同事张辰熙对本期快讯的贡献。


题图[https://blog.marinedebris.noaa.gov/sites/default/files/blog-wysiwyg-images/GNAM_STEVEN-3946.jpg]: 蓝脸鲣鸟和褐鲣鸟落在海滩上的废弃渔网上。帕帕哈瑙莫夸基亚国家海洋保护区是超过7000种海洋生物的栖息地。NOAA | 制

世界自然保护大会观察 | 围绕生物多样性抵偿的热烈讨论

日期:

WCC拉开序幕,关于生物多样抵偿的理论、政策和各国实践尤为亮眼。创绿研究院为您带来本篇大会观察,如何通过抵偿和减缓并举,实现“无净损失”和“净正效益”的目标。

世界自然保护大会(World Conservation Congress, WCC)于2021年9月3日至11日在法国马赛召开,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机制性会议。该会议致力于全球协力,共同推动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行动。这次会期恰逢即将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前夕,李克强总理在开幕式的致辞中更是强调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1]。应对全球面临的共同生物多样性丧失挑战,国际间的合作与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四年一次的集中学习与思辨机会难得,创绿研究院也对参会进行了积极准备,从经济与金融世界遗产气候变化2020后框架四个方面跟进各方讨论。六位进入法国时间的同事们不仅对相关议题做了笔记,更是识别了一些讨论的焦点,值得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与探讨,比如,今天和大家分享的生物多样性抵偿机制(biodiversity offset)。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抵偿机制?

生物多样性抵偿是指通过在其他地方造林和恢复退化土地,来充分补偿(抵消或中和)新的开发活动所造成的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损害[2]。该制度提供了一个清晰的顺序框架,使基础设施项目开发商能够考虑并将生物多样性,特别是将“无净损失(no net loss,nnl)和“净正效益(net positive impact, npi)目标纳入其项目设计。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抵消、减缓递进措施、以及nnl&npi目标之间的关系,我们将下图作为本次微信的封面图来帮助大家理解这之中的逻辑。原则上生物多样性抵偿是作为减缓递进措施的最后一步,通过避免、减少、恢复和抵偿以实现项目的环境目标。这意味着只有在实施避免、减少和恢复措施以减少对生物多样性不利影响之后,才可以将生物多样性抵偿应用于项目对生物多样性的剩余影响[3]

减缓递进措施
Paving the way towards a harmonised biodiversity accounting approach for the financial sector, 2020. Partnership for Biodiversity Accounting Financials.

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以努力抵偿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但是很多项目仍然处于计划阶段,并且某些项目出现了资金空缺和基本融资结构的脆弱的问题[4]。抵偿是否为解决生物多样性问题的基本手段?是否理论和实践中还存在一些挑战?我们对本次世界自然保护大会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一些梳理。


>> 抵偿是否可解决一切问题?

按照目前的做法,很多情况下抵偿与生物多样性目标的实现并不一致。法国咨询公司Biotope通过将海鸟栖息地作为生物多样性抵偿的模型研究发现,保护和维持的抵偿方式仍旧不足以弥补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这与物种或生态系统状况的恢复(或不再进一步下降)的国家保护目标不一致。为解决目标不一致的问题,“基于目标的生态补偿体系”(target-based approach for ecological compensation)”应运而生。


>> 基于目标的生态补偿体系

当一个生物多样性特征大约处于目标水平时,需要持续的 “无净损失”,生物多样性特征的所有损失需要由相应的收益来平衡,以便将生物多样性特征维持在目标水平。当一个生物多样性特征低于目标水平时,需要“净收益 ”来实现目标,即生物多样性特征的绝对值增加到(至少)达到目标的程度。当一个生物多样性特征高于其目标时,“可控的净损失 ”可能是合适的[5]。很多企业和政府承诺实现“净收益”,生物多样性框架里也多次出现“净收益”字眼,但是企业和政府无法给出对于“净收益”明确的定义。这种基于目标的生态补偿可以明确行动者之间的责任分工,简化了补偿计算,提供了“净收益”量化定义的基本原理,提高补偿的透明度,给予补偿更清晰的定义,以及促使补偿与保护目标一致。但是该体系同时也需要协调一致的工作方式、需要明确的包含生态补偿(ecological compensation)的框架,以及制定着眼于2020后清晰的保护目标[6]。IUCN新成立的专题小组也致力于建立一个减缓影响和生态补偿的实践社区。

使生态补偿与管辖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目标保持一致,首先要确定实现净目标结果所需的轨迹。所需的轨迹取决于在设定目标时生物多样性特征是低于、达到还是高于其管辖的生物多样性目标 | Moving from biodiversity offsets to a target-based approach for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2019. Simmonds et al.


大会如何探讨生物多样抵偿?

在今年的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对于生物多样性抵偿政策和融资的讨论包括:

1. 保护金融联盟(CFA)组织的“生物多样性抵偿融资”Biodiversity Offset Financing展览活动,以探讨非洲和全球生物多样性抵偿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创新性的投融资机制,以增加支持有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性。

2. 法国知名生态环保咨询公司Biotope组织了“推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减缓和抵偿政策:盘点和展望后2020的前景”Advancing mitigation and offset policy to conserve biodiversity: taking stock and looking ahead post-2020)的边会活动,探讨如何利用补偿行动(compensatory actions)为生物多样性和利益攸关方提供更理想和更透明的结果,其中包括为投资者、从业者、贷款机构、政府等提供清晰明确的生物多样性抵偿政策。  并且在会议上,总结了关于“无净损失(no net loss)”的挑战和复杂性,并提出协调保护目标和补偿(compensation)的方案。

3. 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FFI)也组织了名为“以科学为基础的自然目标: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下的净损失和净收益”(Science-based Targets for Nature: No net loss and net gain in the context of the post-2020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的边会活动,以探讨项目层面上实现的“无净损失”和“净收益”如何发展成对自然产生正向效益的更广泛的企业承诺,以及如何通过基于科学的目标(science-based targets)来支持这些承诺。

由英国班戈大学(Bangor University)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合办的“实施无净损失/净正效益(NNL/NPI)战略的挑战和机遇”(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implementing No Net Loss / Net Positive Impact (NNL/NPI) strategies)活动讨论了如何将社会问题最佳地纳入“无净损失/净正效益”(NNL/NPI)承诺,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纳入减缓递进层级措施,以及将基于目标的补偿办法(target-based compensation approach)的进展与现有的NNL/NPI倡议相交叉等方面。

9062021_bts_923
参会者进入马赛场馆 | IUCN

国际经验的影响和启示

在所有会议中,详实的抵偿案例带来的思考尤为深远。和大家分享4个以上会议中提到的案例,供决策和实践参考。


案例1保护、减缓影响和生物多样性抵偿项目  (COMBO)[7]

该项目在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几内亚、乌干达、缅甸和老挝尝试 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决策主流,这其中包括了四个基本目标:加强政策和治理体系建设,将生物多样性数据纳入决策,发展抵偿的模式和制度机制以及加强国家能力建设。依据过去的经验,COMBO发现仅是自愿性行为是不够的(依据商业和生物多样性抵偿项目(BBOP));应该高度重视减缓措施递进 ,注重避免(Avoid)和尽量减少(Minimize)的方法,抵偿行为不是万能的;并且法国开发署应通过强大的承诺支持将生物多样性纳入主流,并积极与银行和其他资助者的合作。因此,为了将生物多样性风险纳入主流并加以监管,减缓措施递进制度要正式纳入政策与法规之中,使用国际金融公司(IFC)等的标准与最佳实践相互协调,并使减缓政策(mitigation policy)与国家生物多样性目标保持一致。


案例2莫桑比克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Biofund)

在2016年Biofund 与野生动物基金会(WCS)和莫桑比克政府合作,帮助莫桑比克国土环境部(MTA)开发与生物多样性抵偿相关的政策、法律,给予技术指导,积极倡导私营部门参与,以及给予开发商和国家多元利益攸关方关于抵偿的培训。在过去五年里,莫桑比克大量的人力和资金以及政策支持了莫桑比克的减缓措施递进制度,并且通过了生物多样性抵偿资格证书(Biosiversity Offset Diploma)以实现“无净损失”或“净收益”。莫桑比克的生物多样性抵偿实施模型展示了项目开发商的生物多样性抵偿过程。如果项目开发商评估项目需要生物多样性抵偿时,需要制定生物多样性管理计划(BIODIVERSITY OFFSETS MANAGEMANET PLAN (BMOP)),该计划需要在国家抵偿注册机制登记。项目开发商可以通过自身或者通过第三方的方式管理抵消计划,设立负责抵消活动的岗位(如保护区内外与非政府组织(NGO),社区组织(CBO),学校,私营企业等合作的保护区管理人员),同时建立监督委员会和第三方监管机构。

莫桑比克生物多样性抵偿实施模型 | Biofund

案例3哥伦比亚实践生物多样性抵偿

2012年哥伦比亚引进“无净损失”的政策,并设立抵偿比例标准和生态平衡标准,但是该政策直到2016年才正式实施。随后哥伦比亚在2017年出台了“栖息地银行监管条例(Habitat banks regulation)”,这些政策都被收录在2018年“无净损失”政策当中,但是仍没有信用体系(crediting system)。通过在30,000公顷的土地上设计生物多样性抵偿,哥伦比亚环境咨询公司TERRASOS发现:1)从设计到批准大约需要18-24个月,并且生态和土地使用权状况(land tenure conditions)变化风险高;2)在没有“信用体系”的情况下,管理和监控抵偿总量状况困难;3)金钱和时间都花在了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上等问题。通过栖息地银行,项目开放商不只在各个小范围区域内实施生物多样性抵偿,而是将其聚集起来,提高规模和影响;栖息地银行还采取基于表现的支付机制(Performance based payments);资金引进也会因此有更多提前量,加快实施。

哥伦比亚栖息地银行模型 | TERRASOS

案例4法国制定和执行缓解和抵偿政策

法国于1976年通过自然保护相关法律首次引进减缓递进措施,并且于2016年颁布了包括“无净损失“政策在内的《生物多样性法》(Biodiversity Law)。法国减缓银行体系(French migitation banking)未来可以满足生物多样性抵偿的需求,但是目前只有一家银行通过认定。法国提出了通过决策树的方式设计减缓递进措施,其中包括避免和减少,是否能够抵偿,剩余影响是否显著,抵偿是否可行,方法和规模,是否需要生态信息,抵偿实施需要哪些调整,检测生态平衡型以及实施这些措施。不仅如此,法国还开发了抵偿措施的地理定位工具(GEOMCE),预期以后追踪减缓措施递进实施情况并进行监控和管理。

法国减缓措施递进措施计划决策树 | Ministry of Ecological Transition

结语

我国于2016年发布的《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抵偿的思想,提出“经批准征收、占用湿地并转为其他用途的,用地单位要按照“先补后占、占补平衡”的原则,负责恢复或重建与所占湿地面积和质量相当的湿地,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8]。随后于2020年6月颁布实施了《生物多样性补偿标准》用于保护区(地)建设,该标准适用于被污染或被破坏地区的修复等相关工作,涵盖了自然资源开发补偿污染补偿人兽冲突补偿生态功能区补偿四大方面,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担责”的基本原则,让生态破坏者和受益者给予补偿。基于各国案例在设计和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与挑战,也将会为国内各利益相关方参与到抵偿工作中,共同在国家政策、项目和投融资体系中实现与全球一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提供良好借鉴。

很多会议上都提到了当前国际上对于生物多样性抵偿的有效性和融资短缺问题仍有待研究,这也是创绿研究院从经济和金融的角度关注生物多样性的视角。我们将继续跟进本次大会中后续提到的更多抵偿议题,识别和介绍抵偿的融资机制,在后续的系列观察文章中与大家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中国政府网.

[2] 补偿机制能拯救生物多样性吗?, 2019. 中国绿色时报.

[3] Biodiversity Offsets effectiv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2016. OECD.

[4] Options and Financial Mechanisms for the Financing of Biodiversity Offsets, 2017. Barnard et al.

[5] Moving from biodiversity offsets to a target-based approach for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immonds et al. 2019.

[6] Aligning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policies with the Post-2020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 to achieve real net gain in biodiversity, Simmonds et al. 2021.

[7] Conservation, Mitigation and Biodiversity Offsets  offical website.

[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的通知, 2016. 国务院办公厅.

我们的生态共同体邻居 | 东盟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与保护

日期:

东盟是我国紧密的伙伴,也是我国构建生态共同体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国—东盟建交30周年和生物多样性超级年的背景下,让我们一起全面了解他们如何利用与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

穿梭于湄公河的独木 | Unsplash

地球是全人类的家园,我们共同经历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带来的资源日益枯竭和环境持续恶化的压力和挑战。面对共有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积极推动全球生态共同体建设,以谋求我们共同的美好未来。构建全球生态共同体,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

今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唇齿相依,风雨共度,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和东盟已建立起密切的伙伴关系,中国已连续十一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东盟也于2020年历史性地成为中国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相互依存的中国与东盟关系,意味着东盟的生态环境保护也受到中国的高度重视。前不久举行的2021中国—东盟环境合作周,旨在落实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相关合作倡议,围绕《中国—东盟环境合作战略和行动框架(2021-2025)》,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海洋治理等领域形成合作共识,让绿色成为中-东合作的底色。构建中国与东盟生态共同体,有助于推进双方的可持续发展转型,促进中国与这位邻居的伙伴关系向着更加健康与稳定的方向前进。


关于东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简称东盟),是一个涵盖了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共十个国家的政府性国际组织。东盟的宗旨是,本着平等与合作精神,共同努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为建立一个繁荣、和平的东南亚国家共同体奠定基础,以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截至去年,东盟十国的总人口约为6.61亿[1],总GDP约为3.35万亿美元[2],除新加坡外,其它九国均为发展中国家。


东盟区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东盟所在国的生物多样性相当丰富,尽管面积仅占了地球总面积的3%但却囊括了全球18%的动植物种类[3]。在全球十七个超级生物多样性国家中,有三个是东盟成员国,分别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从地区来看,东盟涵盖了巽他群岛、瓦拉西亚、中南半岛、以及菲律宾群岛等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这些地区孕育了大量的当地特有物种。在世界各个地区中,东南亚诸国所拥有的特有植物、鸟类和哺乳类物种数量都是相对较多的(见图1)。

图1. 东南亚与世界其它地区的特有物种数量比较

 数据来源:Sodhi, N. S., et al., 2010. The state and conserv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biodiversity.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19(2), pp. 317-328.

森林、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为东盟地区储存了大量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东盟森林生态系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生境,保存着全世界9%的鸟类特有物种11%的哺乳类特有物种和25%的维管特有物种[4]。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三国管辖的加里曼丹岛是世界第三,亚洲最大岛屿,该岛的植物种类极为丰富,预计保存有1175个树种与约6000个特有植物品种[5]。东南亚地区的海洋也孕育了品目繁多的生物种类,位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三个东盟成员国)和所罗门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这六国之间的海域,亦被称为“珊瑚三角区(Coral Triangle)”。在这片海域中,共生活着600多种石珊瑚目(Hard Coral)生物和超过1300种与珊瑚礁有密切关系的鱼类物种[6]

除了森林与海洋之外,东盟还具有湖泊、河流、湿地等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这些水生生态系统的面积一共约2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东盟十国国土总面积的45%左右。亚洲—澳大利亚鸟类东部迁徙的通道经过了东盟地区,因此这些湿地与河流湖泊也作为鸟类的途经停歇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跨越了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六国的大湄公河区域(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既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生物学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

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的一处森林 | Unsplash


东盟区域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挑战

各类生态系统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是东盟的宝贵财富。然而,对于生态资源缺乏可持续性的开发与利用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这是各个东盟成员国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东盟十国中除了新加坡以外均是发展中国家,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两难中往往更倾向于后者,这导致了东南亚地区的生态环境背负着十分沉重的负担。而政府监管缺乏有效性,保护行动心有余而力不足,令东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更加困难重重。

(1)森林与生物多样性丧失

从1996年到2015年,东盟地区内共有2296种动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而这种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毁林直接导致的[7]。东南亚地区的森林面积减少速率,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极高的。即使按照保守的估计,东南亚的年均毁林率也已达到1%,在菲律宾这样的国家,对于森林的破坏甚至已经抹去了原本森林覆盖面积的93%[8]。根据东盟生物多样性中心(ASEAN Centre for Biodiversity)的统计,仅仅在过去的40年间,东盟森林面积就已损失了30-45%,而森林的快速消退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例如生物种群的破碎化和栖息地丧失,原住民流离失所,以及更加频繁与剧烈的山洪暴发、台风和森林火灾等灾难[9]

东盟地区毁林的诱因是什么呢?商业性的种植是最主要的因素。东南亚地区适宜生长橡胶树和棕榈树等,也是其附加产品的重要出口地区,以棕榈油为例,仅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两国就占到了全球总出口份额的86%,而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天然橡胶出口量,亦占全球出口份额87%[10]。于是,诸如棕榈油橡胶香蕉咖啡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范围不断无序扩张,而这些作物挤压了原本属于森林的地理空间,最终导致东盟区域森林面积的不断减少。使森林处境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缺乏约束的企业投资与开发策略。2015年的一份分析报告针对全球范围内共500家公司的森林开发相关政策进行了评分与排名,其中东南亚企业的得分远低于任何其他地区也低于全球平均得分,这意味着东南亚企业的政策透明度较低,涉及到森林的政策少,可持续表现不尽人意[11]

除了商业种植以外,非法伐木活动也对森林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据估计,亚太地区的非法木材贸易每年价值110亿美元[12],相当于该地区木材产品贸易总额的30%左右。该地区的非法采伐很普遍,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和缅甸均为非法伐木的重灾区。印度尼西亚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木材砍伐国,估计每年有160万至280万公顷的森林被非法砍伐和转换成其它用途的土地(相当于森林每分钟就会减少4至7个足球场的面积)。另外,伴随着经济发展,东南亚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飞速的城市化过程,森林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后撤以让位给城市用地。而人类生活造成了水资源与空气的污染,对于森林的生态系统又是一大冲击。

(2)淡水、海洋与生物多样性丧失

与森林生态一样,东盟的淡水和海洋的生物多样性同样受到了威胁。对于淡水生态系统而言,日渐增长的人口导致了农业、工业和家庭生活用水需求的增长。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这些设施对河流、湖泊等水环境造成了相当负面的影响。

亚洲地区的水坝数量居世界之最,且新的水坝仍然在不断建成,预计在未来的东南亚地区,每条河流的流域内平均将会修建超过100座水坝[13]。凡此种种,使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发生一系列剧烈的改变,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与稳定。根据估算,湄公河上正在规划的水坝在建成后将会使淡水鱼量减少20%,而如果所有远期规划的水坝都最终建成,则湄公河中洄游鱼类的数量将会减少70%[14]

海洋所面临的问题不同于内陆淡水系统。对于海洋而言,针对各类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捕捞是破坏生态系统的一大罪魁。野生捕捞由于经济投入少,获利高而备受东南亚渔业从业者青睐。自1990年至2000年,东盟地区的海洋渔业产量逐渐上升,但这种趋势难以长期维持。泰国的海洋渔业产量自2000年起便有显著的下滑,其原因就就在于当前的捕捞模式导致了海洋环境的退化。类似的“先升后降”的产量曲线还见于马来西亚,而在缅甸、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尽管总产量仍在增长,却也有逐渐放缓的趋势(见图2)。

图2. 1990-2014东盟各成员国的海洋捕捞渔业产量变化趋势

图片4
数据来源:ASEAN Centre for Biodiversity, 2017. ASEAN Biodiversity Outlook 2.

全球气候变化所引起的海水升温也对于海洋环境,尤其是珊瑚礁的生存有着深刻的影响。珊瑚礁仅占海洋面积的1%左右,却提供了海洋中超过25%的鱼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价值。珊瑚礁白化是珊瑚礁的一种病理特征,珊瑚礁对海水的温度非常敏感,在长时间的海水升温状态下,其体内的海藻将大量囤积过氧化氢,而过氧化氢会同珊瑚礁岩发生化学反应,珊瑚虫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将海藻排出体外,从而造成珊瑚白化现象。若海水温度长期过高,白化现象可能会导致珊瑚的大面积破坏乃至死亡。在2010年,全球珊瑚礁监测网(Global Coral Reef Monitoring Network)就曾监测到一起大范围的白化事件,涉及了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的珊瑚礁[15]

除了以上困扰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的问题外东盟的两类水环境还面临着过度抽取水资源水体污染外来物种入侵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入侵等一系列威胁

马来西亚峇哥国家公园(Bako National Park)的长鼻猴 | Unsplash


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议

纵观东盟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所面对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较为宽松的制度环境,缺乏效力的监管执法,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这三者相互作用就形成了如今的结果。在此背景之下,东盟国家应该如何保护本国的生物多样性?

针对如何强化东盟国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东盟生物多样性展望2》[16]共提出了十三点建议:

1. 提高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作用与重要性的认识;

2. 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提供财政支持;

3. 增加对于生物多样性价值与益处的研究;

4. 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技能;

5. 建立完善的监测与评估机制;

6. 加强相关的环境法规执行;

7. 社区和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

8. 重新审视并进一步发展现有的生物多样性立法;

9. 提高生物多样性立法与其它部门的协调;

10. 重新审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其它特定的环境部门的战略计划;

11. 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的跨部门协调;

12. 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各部门中的主流化;

13. 增强地区性与国际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

为了应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东盟国家正在向着展望2所提出的方向前进。有些国家在生物多样性公约所要求的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National Biodiversity Strategies and Action Plans, NBSAP)之外,还提出了自己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与实践。例如,新加坡国家公园局(National Parks Board)推出了一项“自然保育总体规划(National Conservation Master Plan, NCMP)”,用以增强本国NBSAP的实行。马来西亚通过所谓的“国家绿色科技政策(National Green Technology Policy)”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主流化与可持续发展,另外借助诸如“珊瑚三角区倡议国家行动计划(Malaysian National Plan of Action for the Coral Triangle Initiative)”,“环境质量法(Environmental Quality Act)”和“国家农业食品政策(National Agro Food Policy)”等一系列的计划与政策法规,在农业、渔业和防治污染等各个领域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性的合作平台也发挥着作用。东盟生物多样性中心设立了东盟的信息交换机制(Clearing House Mechanism, CHM),作为一个有关生物多样性信息、保护经验、最佳实践和相关决策的信息分享平台。

对于东盟来说,除了通过环境政策与项目加强保护之外,还存在着另一种思路,那就是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到产业发展之中。通过可持续的产业发展,不仅能够保障东南亚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时也保育了生态环境和生态多样性。这将是下一篇文章的主要侧重。在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德国)北京代表处的支持下,创绿研究院希望以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合作为立足点,梳理两地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进行合作的框架,为未来进一步制定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生态保护目标建言献策。


文献引用:

[1] Statista, 2021. Total population of the ASEAN countries from 2011 to 2021.

[2] Statista, 2021.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of the ASEAN countries from 2011 to 2021.

[3] ASEAN Centre for Biodiversity, 2010. ASEAN Biodiversity Outlook

[4] Sodhi, N. S., et al., 2010. The state and conserv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biodiversity.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19(2), pp. 317-328.

[5] ASEAN Centre for Biodiversity, 2010. ASEAN Biodiversity Outlook

[6] ASEAN Centre for Biodiversity, 2010. ASEAN Biodiversity Outlook

[7] ASEAN Centre for Biodiversity, 2017. ASEAN Biodiversity Outlook 2

[8] Myers, N., et al., 2000. Biodiversity hotspots for conservation priorities. Nature, 403(6772), pp. 853-858.

[9] ASEAN Centre for Biodiversity, 2017. ASEAN Biodiversity Outlook 2

[10] Hughes, A. C., 2017. Understanding the drivers of Southeast Asian biodiversity loss. Ecosphere, 8(1), e01624.

[11] Rautner, M., et al., 2015. The forest 500. Global Canopy Programme.

[12] 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Agency, 2012. Appetite for Destruction: China’s trade in illegal timber

[13] Zarfl, C., et al., 2015. A global boom in hydropower dam construction. Aquatic Sciences, 77(1), pp. 161-170.

[14] Ziv, G., et al., 2012. Trading-off fish biodiversity, food security, and hydropower in the Mekong River Basi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9(15), 5609-5614.

[15] Global Coral Reef Monitoring Network, 2013. Status of coral reefs in Ease Asian Seas Region: 2010

[16] ASEAN Centre for Biodiversity, 2017. ASEAN Biodiversity Outlook 2


创绿研究院logo

创绿研究院是一家扎根国内、放眼全球的中国本土环境公益机构。我们致力于全球视野下的分析和研究,推动低碳与环境友好的政策制定和与创新实践,助力中国早日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具有气候韧性的碳中和未来,共促全球落实《巴黎协定》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创绿的公众号“星球公社”和官网(www.ghub.org)。


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是德国政治基金会之一,总部位于柏林。伯尔基金会与德国绿党联系紧密,但独立运作。作为一家实践绿色愿景的智库,伯尔基金会通过30多个国际办公室的项目,提供国际合作与对话的平台。北京代表处于2017年正式注册成立,主要工作领域包括: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及能源政策、社会发展、全球化和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