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admin

IPCC AR6“科学三部曲”终章发布 | 创绿观察

日期:

我们有能力在2030年将全球排放量减半,但需立即采取有力行动

导语

经过三轮评审和长达12天的线上逐行审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周期(AR6)第三工作组(WG3)报告《气候变化2022:气候变化减缓》(后称《报告》)及其决策者摘要(SPM)获得通过,于2022年4月4日正式发布。IPCC主席将此报告称作第六次评估周期“科学三部曲”的终章。报告显示,如果现在就在所有经济部门采取减排行动的话,到2030年,我们可以将全球排放量减半。但是,如果不立即在所有经济部门开展深度减排,我们则无法将全球温升控制在1.5℃以内。

IPCC去年发布的第一工作组报告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对自然(包括陆地、淡水、沿海和远洋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破坏和越来越不可逆转的损失。第二工作组报告揭露出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之间的依存关系,强调综合解决方案的重要性。最新发布的第三工作组报告进一步围绕排放现状、减缓途径和需求、社会与服务、能源系统、建筑、交通等部门的减缓,其投资差距与经济效益,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议题提供最新科学评估。《报告》首次纳入了对服务业的需求、减缓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与效益,以及对创新、技术进步与转移的评估

IPCC报告一直是国际气候治理重要的科学基础,本次报告也展现出国际治理进程不断演化的过程,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的进展,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国际合作、资金和创新的角色。报告同时揭示了非国家主体及地方主体(城市、工商业、原住民、本地社区与青年人)、国际倡议和公私实体在全球气候减缓行动愈发显著的作用。值得强调的是,众多文献体现出减缓、适应与可持续发展路径之间的紧密联系。将减缓措施的设计与实施深植于社会发展之中,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减贫等因素,能使减缓行动获得更广泛的接受度、更有生命力且更加有效。

受疫情影响,原定于2021年7月发布推迟到今年发布。来自65个国家的278位科学家作为主要作者和评审编辑志愿参与了《报告》的编写,其中41%来自发展中国家,包括13位中国作者。此外,共有80名女性科学家参与《报告》的编写工作,占作者总数的29%。


报告主要结论

近期发展和当前趋势:

1. 2010到2019年,全球人为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一直在攀升,1850年以来的二氧化碳累计净排放量也在不断增长。2010到2019年期间,年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以往任何十年,但其增长速率较2000到2009年有所放缓。

2. 全球范围内,自2010年以来所有重点行业的人为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均呈增长趋势。城市地区的碳排放占比呈上升趋势。

3. 各地区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的贡献水平仍存在巨大差异。在区域、国家层面人均碳排放水平的差异一定程度反映了其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但一些收入相近的区域和国家的人均碳排放水平也不尽相同。人均排放量前10%的家庭在全球基于消费的家庭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的占比偏高(约为34%-45%)[1]。当然,至少18个国家在十多年来维持其温室气体排放下降的趋势。

4. 自2010年以来,部分低排放技术的单位成本呈持续下降趋势。有针对性的创新政策体系有助于推动技术成本的下降及其在全球的应用。但由于有利政策环境条件相对薄弱,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进展相对落后。数字化有可能促进减缓,但需要加以适当的管理。

5. 自第五次评估周期以来,减缓政策和法规不断增加,这避免了一些排放的发生,也促进了对低排放的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投资。但是,不同行业的减缓政策进展并不均衡。使资金流动符合《协定》目标的进展仍然缓慢,目前统计到的气候资金在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分配也不均衡。

6. 按照2021年COP26召开前各国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NDCs)得以实施来预测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水平,本世纪全球升温有可能超过1.5℃。届时,将温升限制在2℃以下需要在2030年后快速加快减缓行动。而目前各国在政策的实施层面存在较大差距,根据全球2020年底已实施的气候政策所预测的2030温室气体排放水平高于NDCs政策相对应的水平。

7. 若不采取额外减缓措施,现役及计划中的化石燃料基础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的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将超过1.5℃全球温控路径所对应的累计净碳排放总量(可能性大于50%)。此排放量约等于将温升幅度控制在2℃之内发展路径所对应的二氧化碳累计净排放(可能性大于67%)。

图:不同模拟路径下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水平(a)以及近期政策在2030年的预计排放结果评估(b)| IPCC


遏制全球变暖的系统性转型:

1. 将全球升温限制在1.5℃以内需要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在2020到2025年间(最迟在2025年前)达到峰值,并在2030年前减少43%。同时,甲烷排放也需要减少约三分之一。将升温幅度控制在1.5℃之内意味着全球要在2050年初期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升温2℃则意味着2070年初期。如果不强化现有的(截至2020年末)减缓政策,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预计在2025年后将继续上升,本世纪末全球升温将达到3.2℃(中位数)。

当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时,全球温度将趋于稳定 | 报告发布会

2. 1.5℃目标或2℃目标都要求全经济部门采取快速而深刻的温室气体减排行动,且大部分情况下应立即行动。包括转向低碳或零碳能源(如可再生能源或应用了CCS技术的化石燃料),供给侧举措,提升能效,减少非二氧化碳排放,应用碳移除措施等。

3. 能源部门需要重大转型,包括减少使用化石燃料、部署低排放能源、转向替代能源(如低碳氢能和可持续生物质能)以及大规模电气化和能效提升。

4. 工业部门实现净零排放的挑战较大,但可以通过在价值链中采取协调行动全面推进减缓。主要手段包括需求管理、能效和用材效率的提升、材料循环流动、减排技术的应用和生产流程的转型等。

5. 城市地区可以通过基础设施和城市形态的系统性转型实现显著减排。建成、快速发展和新兴城市可以通过:1)减少能源和材料消耗;2)电气化;3)通过绿地、池塘和树木等加强城市环境吸收和储存碳的能力。城市的净零排放同样需要供应链来实现,并为其他行业带来协同效益。

6. 建筑行业可能在2050年接近净零排放,包括对现存建筑的低碳改造和新建建筑中高效减缓技术的应用。

7. 需求侧的选择和低排放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发达国家减少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并助力发展中国家控制其交通领域碳排放的增长。陆路交通中,以低排放电力为动力的电动车去碳化潜力最大。可持续生物质燃料可以在中短期内为陆运提供额外的减排效益。可持续生物质燃料、低排放氢能及其衍生品(包括合成燃料)可用于支持海运、航空和重型陆路运输的减缓,但需要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和降低成本。

8. 农业、林业和土地利用(AFOLU)领域的减缓措施可以实现大规模温室气体减排并增强碳移除,但无法完全弥补其他经济部门拖延行动导致的碳排放。另外,AFOLU减缓措施的实施及平衡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气候变化影响、用地竞争、与粮食安全和生计的冲突,土地所有权和管理体系的复杂性以及其他文化因素。当然,一些国家的AFOLU领域的减缓措施可提供协同效益(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服务以及生计)并避免气候风险。

9. 需求侧拥有巨大减缓潜力,通过基础设施使用方式、消费端技术应用以及社会文化和行为的改变,到2050年前可以使该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40-70%。

10. 碳移除(CDR)技术必须应用于难以减缓的剩余排放。生物方法包括造林、森林经营和土壤碳封存等是目前广泛应用的CDR方式。促进CDR发展需要解决可持续性和可行性的限制,这需要加快研究进程、开发与示范、完善风险评估与管理的工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以及制定共同认定的测量、报告和核查方法。

11. 到2030年,平均成本在100美元/吨二氧化碳当量(或更少)的减缓措施将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比2019年水平下降至少一半。大部分成本低于20美元/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减排贡献来自光伏、风电、能效提升、减少自然生态系统的转化以及甲烷减排。全球经济在各模拟路径中将继续增长,但如果不计入减缓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通过避免的气候变化损害或减少的适应成本),2050年的GDP会与现有政策情景相比会略低几个百分点。在计入经济效益时,大多数研究都认为将温升幅度控制在2℃带来的经济效益将超过减缓成本。


减缓、适应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联:

1. 加速采取公正的气候减缓与适应行动对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气候行动也会出现一些权衡,这可以通过政策设计来调和。

2. 可持续发展、脆弱性和气候风险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尤其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有限的经济、社会及组织制度资源时长意味着高脆弱性和低适应能力。取决于实施情况,减缓行动有可能对部分陆地和水生态系统带来不利影响,这需要跨部门合作进行协调。

3. 关注气候公正议题,保障所有利益相关方广泛并有效地参与决策和气候行动,有助于建立社会互信,并加深其对转型进程的支持。


加强应对:

1. 在短期内仍存在可大规模推广的减缓措施。增强NDCs的短期行动可减少或避免实现1.5℃目标所面临的长期可行性挑战。例如,太阳能、风能、城市系统电气化、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能效提升、需求侧管理、改善林业农业的管理、以及减少食物浪费等方案,既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也越来越有成本效益。

2. 在所有国家,将气候减缓纳入更大的发展背景中都可以提高减排的速度、深度和广度。

3. 气候治理通过提供不同利益相关方互动的框架和政策制定与实施基础来促进减缓。公平且有效的气候治理建立在与民间社会、政策制定者、企业、青年人、劳动者、媒体、原住民和当地社区的互动之上。

4. 目前统计的气候资金流动不足以实现各部门和地区的减缓目标,发展中国家整体面临的资金差距最大。动员更多减缓资金需要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明确的政策信号和选择。加快国际投融资合作是推动低排放和公正转型的关键推动力。

5. 国际合作是实现减缓目标的关键条件。虽然差距仍存,《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支持着各国提高气候雄心,并鼓励气候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各伙伴关系、协议、机制和倡议在全球不同层面建立并运行,吸引着多方参与,其效果参差不齐。


创绿观察

目标制定

雄心与行动力度不足,1.5℃温控目标或被暂时突破,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面临风险或进一步攀升

到本世纪中叶,全球温度升高很有可能暂时突破1.5℃,这一温升幅度意味着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将会受到更为严峻的挑战。目前,与工业化前水平相比,全球平均温升已经达到1.1℃。《报告》评估,格拉斯哥气候大会前各国更新的国家自主贡献(NDCs)仍然力度不足,在各缔约方全面落实NDCs的政策情境下,到本世纪末全球温升将达到2.8℃左右(中值),突破1.5℃温升阈值。此外,许多国家目前还没有出台具体的、可量化、分部门的碳中和路线图,落实相关目标还需尽快制定清晰可行的实施路径。第二工作组报告已指出,即便暂时突破1.5℃阈值(Overshoot),人类社会和自然系统也面临更多、更严重的风险。根据突破温度目标的程度和持续时间,部分影响不可逆转。此前IPCC《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指出,与1.5℃升温相比,2℃升温意味着气候对降水、海平面、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海温和海洋酸度,以及与这些自然系统相互依存的健康、生计、粮食安全、水供应、人类安全和经济增长等关键要素的扰乱。气候脆弱性较高的地区和人群有很大概率受到更严重的冲击,承受更大损失,气候公正问题也因此应受到重视。


气候资金差距巨大,其分配和形式需要更符合发展中国家需求

各区域、各领域都面临巨大的减缓资金缺口,其中发展中国家尤甚。《报告》指出,在2℃和1.5℃情境下,2020-2030年年均投资需求为目前气候资金规模的三至六倍,其中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林业和土地利用领域的投资缺口最大。据统计,2019到2020年,全球气候减缓资金总量达到5710亿美元,约有58%流向能源供应领域,31%流向低碳交通领域,其他部门仅占11%。此外,全球气候资金的区域分配也不平衡,大部分气候资金流向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西欧、美国和加拿大等地,仅有 1/4 气候资金流向了其他地区。发展中国家气候资金缺口尤为显著。此外,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公共资金中贷款的比例不断升高,这种形式的气候资金可能会加剧不发达国家的债务负担,亟需发达国家和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考虑债缓方案,或提高赠款的比例。

事实上,气候资金缺口巨大并非因全球资本不足或缺乏流动性,而在于未能有效引导资金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气候领域。全球金融系统的资本体量可以提供足够的资本与流动性。全球金融系统内部及外部的障碍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制约了商业资金大规模进入气候领域。这些制约因素包括缺乏气候相关风险评估与投资机遇、资本与投资需求的区域错配、国家负债水平、经济脆弱性以及组织机构能力的限制。


相关资料:主要经济体已制定减缓目标和分部门的行动


能源转型

2021年全球能源需求重回疫情前水平,主要由发展中国家驱动。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全球能源回顾2021》显示,2021年全球经济活动的能源需求已经超过2019年的水平,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成为驱动能源需求回升的主要力量。2021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碳排放增量成为有史以来的次高,煤炭需求的增加导致全球碳排放增长近5%。


化石燃料搁浅资产风险以万亿计,仍有大量私人资本流入煤电等化石燃料项目

东道国、投资国与金融机构正逐步退出煤电项目。根据全球能源监测(GEM)的统计,截至今年3月,印尼、越南、菲律宾和孟加拉国将削减高达62GW 的煤电产能,目前在规划中的煤电产能仅剩25.2GW,与2015年的水平相比下降了约80%。格拉斯哥气候大会期间,190多个缔约方承诺逐步淘汰未使用减缓措施的煤电项目,并逐步淘汰低效的化石燃料补贴。此前,七国集团(G7)宣布到2021年底将停止对未采取减缓措施的国际燃煤发电项目提供任何新的政府直接支持,包括官方发展援助、出口融资、直接投资以及金融和贸易促进措施。中国承诺停止新建境外煤电项目。根据IEEFA统计,已有近200家金融机构出台了对煤电的限制措施。

全球范围内仍有数额巨大且难以追溯的私人资本参与煤电项目投资。IPCC《报告》显示,2015-2050年间,2℃温控情境下,全球化石燃料及其基础设施因搁浅资产风险所面临的贬值规模将达到1-4万亿美元。其中煤电资产预计在2030年面临搁浅资产风险,而油气资产预计在本世纪中叶面临搁浅资产风险。3月底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自《巴黎协定》签署以来,2016到2021年间,全球最大的60家银行对化石能源的融资总额高达4.6万亿美元。仅2021年,他们为化石能源行业注入的资金就达到7420亿美元。虽然2021年中资银行对化石能源的融资比2020年略有下降,但整体来看仍处于上升趋势。全球煤电退出还需要各国加强对私营部门投融资的监管。

2016-2021年化石能源融资总量 | 《银行巨头与气候乱局2022
2020-2021年化石能源融资增长最快的金融机构 | 《银行巨头与气候乱局2022


相关资料:迈向零碳未来,海外煤电如何加速退出?


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

随着光伏、风电和电动车电池成本的大幅下降,低碳能源转型的经济性不断增加。2021年,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继续走高,电力、供暖、工业、交通等关键部门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均有提升,电力部门的需求增幅甚至达到8%以上。2021年,可再生能源对全球电力供应增长的贡献接近一半,占全球发电总量的近三成,达到工业化以来的最高份额。其中,光伏和风能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的贡献最大,年增幅都在17%以上。中国以风、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2021年,其发电量占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量的近50%,美国、欧盟和印度紧随其后。氢能在全球同样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据统计,全球已公布的氢能项目已超过200个,应用领域涉及工业和交通运输等多个环节。

减缓技术单位成本的降低和应用 | IPCC
全球氢能产业链 | 国际氢能委员会

此外,俄乌冲突带来的天然气价格上涨可能进一步加速各国发展可再生能源进程,以摆脱对油气的依赖,保障能源安全。虽然天然气价格上涨导致短期内部分欧洲国家会考虑重启煤电,减缓煤炭淘汰进程。但长远来看,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给上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从成本和维护能源安全的角度考虑,欧洲多国已经对其能源政策进行修改。德国已将100%可再生能源供给的目标从原定的2040年提前至2035年,其年均新增光伏装机量将在2021年的水平上翻倍。


零碳城市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减缓的关键。2010-2019年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占比增势最猛的就是城市地区,从2015年的62%增加到2019年的67-72%。自2008年全球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人类正式进入“城市千年(urban millennium)”,将迎来历史上最大的城市化浪潮。预计到2050年,世界三分之二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到2030年,城镇化进程所需的城市基础设施还有超过60%尚未建成,可持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数十万亿。由于城市的碳排放人口、收入水平、城镇化状态、城市形态息息相关,其减缓行动需要通过供应链管理,多部门协同实现。《报告》指出,对于已建成的城市,减排潜力包括能效提升、建筑物再利用和改造、支持非机动车和公共交通。对于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工作与住房相邻的集约紧凑型城市形态并应用低碳技术,有助于避免未来新增排放。越来越多的城市制定了净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C40提出的“零碳城市”目标即围绕交通、建筑、能源和家庭四个方面展开。以哥本哈根为例,哥本哈根计划在2025年实现净零排放,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零碳之都。哥本哈根的具体行动方案包括加大对风力涡轮机项目的投入,使风电成为电力供应的主要来源;推广电动车和氢动力车;利用可持续生物质能;鼓励市民对绿色能源开发投资等。《报告》指出,考虑到区域与全球城市消费模式与供应链,城市行政管理范围之外的减缓进展也将影响其能否真正实现净零排放。零碳城市战略的有效性取决于国家及地方政府、产业及民间社会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也取决于城市施政能力。通过建筑标准、建材选择等供应链管理措施,城市可以带动供应链上游行业的减排。

如报告提及,工业部门实现净零排放存在不小挑战,但可以通过管理价值链推进全面减缓。工业园区作为工业企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单元,对城市经济发展亦巨大贡献,通过推进零碳工业园区的发展,能够最小化工业流程中的碳排放,从而加速多部门的协同减缓行动。具体来说,工业园区的减缓措施可以从能源、建筑和交通等角度入手。在能源方面,工业园区可以配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提高对工业副氢的利用效率;使用更灵活的电力系统,进一步提高能效;发展多种方式的储能设施,以调和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波动性。在建筑方面,园区可以从设计和建造等环节控制新建建筑的排放量,并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增效改造,实现制冷和供热的能源替代。在交通方面,园区应大力推动运输、通勤用车全电动化,并推广电动公共汽车、自行车服务及电动汽车租赁服务。


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IPCC报告指出,需要平衡气候行动与其他SDGs目标之间的协同和权衡折中(trade-offs)关系,并尽可能扩大协同效益。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是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不可持续的能源消费、土地利用和土地利用变化,生活方式及生产消费模式的结果。对于发展中国家、脆弱人群和原住民来说,受限于组织制度、技术与融资能力、以及社会资本、人力资源与经济实力,找到最大化协同效益并避免权衡与折中的路径尤为困难。这需要充分调动能力建设、资金、治理、技术转移和投资资源,并强调发展及社会公平的理念。能效提升、可再生能源、城市绿地规划、大气污染防治、需求侧减排、健康膳食等减缓措施;以及造林与森林保育、避免毁林以及自然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森林管理、土壤碳管理以及农业甲烷和氧化亚氮减排等措施可带来增强粮食安全、遏制土壤退化等多重可持续发展效益。同时与土地利用相关的减缓措施(如生物质能源等)应选择兼顾就业、水资源利用、土地利用竞争以及能源、粮食和水资源获取及可负担性的折中方案。中国在国际发展合作中,一方面可以将国内双碳规划、大气污染防治、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低碳城市、绿色金融、工业节能减排等领域的政策与实践经验教训分享给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南南合作、“一带一路”倡议等平台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支持。


小结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治理进程的发展,基于各学科的前沿研究,本次IPCC报告采取了更综合、更系统的视角评估气候变化减缓措施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的效益与潜在影响,不断拓展气候行动带来的环境、经济、社会、文化和发展影响的评估,展现了非国家行为主体自下而上的贡献。面对多重环境危机及新冠肺炎疫情对脆弱人群的冲击,报告通过提供更为细节的地区、国家、行业、城市及家庭消费端的碳排放分析,呈现了不同层面的减排潜力及需求以及治理和机制的可选项。

今年9月,IPCC将发布“科学三部曲”的综合评估报告(synthesis report),这份报告将与前三份报告一起完成IPCC第六次评估周期的全部工作。这一系列报告将为今年下半年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COP15谈判及年底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OP27谈判提供科学基础。同时,这也为城市、地方、投资者、工商业等非国家行为主体立即采取气候减缓行动提供了参考。


相关阅读

《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报告(IPCC)
《气候变化2022:影响、适应和脆弱性》报告(IPCC)
《气候变化2022:气候变化减缓》报告完整版(IPCC)
《气候变化2022:气候变化减缓》决策者摘要(IPCC) 
IPCC WGIII 新闻通稿(中文版)
IPCC《气候变化2022:影响、适应和脆弱性》报告发布 | 创绿观察
IPCC《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报告发布 | 创绿观察

日内瓦会议总结 | 下一站,内罗毕

日期:

三轨并进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日内瓦间会按计划落下帷幕,各方讨论激烈,虽有决议通过,但一些重要议题的讨论尚不充分。6月内罗毕再续。创绿研究院和您一起回顾这精彩的16日。

Source:IISD Earth Negotiations Bulletin

背景:

为期两周半的日内瓦会议在各方的努力下于3月29日如期落下帷幕。本次会议的三个工作组包括《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不限成员名额工作组(WG2020-3)会议的续会、科学、技术和工艺咨询附属机构第二十四次会议(SBSTTA-24)、执行问题附属机构第三次会议(SBI-3)。三轨并进,多份卓有成效的正式文件得以形成,但仍有重要议题尚未充分讨论,以期6月在内罗毕续会,为2022年秋天能够形成一个切实有效的全球性目标和纲领打下基础

日内瓦会议的推迟和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框架”,GBF)的多舛命运一样,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而推迟。但是对于实现2030里程碑和2050目标来说依旧举足轻重,一个雄心勃勃和切实有效的GBF将推动整个社会朝着自然向好、碳中和的世界转变。自《生物多样性公约》生效以来,全球生物多样性以屡破纪录的速度不断退化,虽然全人类已经做出了些许努力,但远不足够。我们必须从“爱知目标”的无法达成中吸取教训,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已经是我们实现扭转恶化颓势的最后机会。

在日内瓦会议进行的同时,我们一起庆祝了国际森林日(3月21日)、世界水日(3月22日)、地球一小时(3月27日),也一起见证了海洋、污染防治、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国际公约谈判向前迈进。最终,通向昆明的一步之遥,但依然带着一串串的括号,且又多了一次努力的机会。既是更加紧迫的工作,也是又一次希望。

我们在包括《巴黎协定》在内的全球重大环境公约成果形成过程中见证过缔约方增加间会的经验,只为了不把所有难题都留给那个叫做“靠谱”的大会。2015年,各缔约方齐聚巴黎之前,除了每年一场的固定间会(6月波恩)外,临时加开了三场间会(2月日内瓦,8月底9月初波恩,10月波恩)。以及,在最后两周加班加点力挽狂澜最终成形的奇迹。GBF之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相当于《巴黎协定》之于气候变化国际进程,所以,我们依然满怀希望,也相信这样的奇迹会发生在内罗毕和昆明。

Geneva Biodiversity Conference | IISD Earth Negotiations Bulletin


成果总览:

WG2020工作组:针对GBF壹案文中的使命、长期目标和行动目标等进行了深度并富有成效的讨论,但是对于是否取消2030里程碑的部分仍存争议,各目标根据讨论结果需要做出新的修改以便COP15大会做出最终决定。

缔约方针对GBF2050长期目标D(可以得到的财务执行手段和其他执行手段与为实现 2050 年愿景所必需的执行手段之间的差距被消除)提出建设性意见,强调建立全球生物多样性基金的重要性。部分缔约方代表呼吁发达国家做出承诺,并推动解决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等相关问题。随后目标经讨论后修改,但是具体资金量仍待进一步协商。同时缔约方代表认为扩大资金来源、缩小资金缺口、能力建设和技术转让同样需要被体现在目标之中。

针对行动目标18(以公正和公平的方式改变对生物多样性有害的激励措施的方向,调整其用途,对其进行改革或予以取消,每年至少将其减少 5,000 亿美元,把那些最有害的补贴全部包括在内,并确保激励措施,包括公共和私营部门的经济和监管激励措施,对生物多样性具有正面影响或是无害。)。许多缔约方强调有害补贴取消的重要性,且要求目标金额不能低于爱知目标,同时建议各国确认应重新调整的国家政策

针对行动目标19(使所有来源的资金,包括新的、额外的和有效的资金,增加到每年至少 2,000 亿美元,使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金每年至少增加 100 亿美元,撬动私人资金,在考虑到国家生物多样性融资规划的同时增加对国内资源的调动,并加强能力建设、技术转让和科学合作,以满足执行工作的需要,与框架的长期目标和行动指标的远大设想相称。)。代表们推动目标分为资金和能力建设两个方面,呼吁一份所有不同保护资金来源的清单,以便各国将其作为国家计划的指导,并强调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的重要意义,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资金量和发达国家的义务澄清各缔约方依旧难以达成一致,并且对于是否建立全球生物多样性基金同样未获一致同意

WG2020工作组经过16天的讨论,最终在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四份正式文件,包括(1)会议报告;(2)编制 2020 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3)编制 2020 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工作组第四次会议;以及(4)关于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DSI)的前进方向的决定。

Geneva Biodiversity Conference | IISD Earth Negotiations Bulletin


SBI-3工作组:SBI工作组在最后一天同时举行了三场全会,最终工作组通过19项决议和建议递交COP15。会议的亮点之一出现在周一凌晨,在 SBI 开始审议之前,一个关于 2020 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联络小组就数字序列信息的下一步达成了共识。虽然时间不足,仍有一些草案未进行充分审议,但该工作组主席、公约秘书处以及执行秘书长穆雷马女士都对所有代表最后做出的努力和顺利闭会感到欣慰。

在SBI-3全体会议上,代表们强调全球环境基金(GEF)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基金的作用,呼吁支持所有国家实施保护性政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脆弱国家。缔约方针对资金机制交流意见,要求将“建立全球生物多样性基金”、“环境服务付费计划”、全球多边惠益分享机制纳入COP15大会审议,但各缔约方意见不一。代表们关切地注意到,在全球环境基金(GEF)四年期第八次注资(GEF-8)会议期间,缔约方对执行《公约》及其议定书所需资金的全面评估的答复率很低。各缔约方一致同意在充资期结束后,GEF将说明在第八次充资期间如何促进《公约》及其议定书以及GBF的实施。

19项通过的决议围绕在 (1)资源调动和资金机制;(2)针对落实的汇报、评估和审查机制;(3)性别行动计划和传播策略框架;(4)能力建设、技术与科学合作、技术转让和知识管理; (5)对履约进展的审核  (6)与其他公约、国际组织、项目的协调合作;(7)生物多样性主流化; (8)对于公约及相应条约形成过程的有效性评估,等。


SBSTTA-24 :在生物多样性与健康、生物多样性与农业、GBF监测等多个议题上展开讨论,呼吁《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对于GBF监测的拟议指标进行科学和技术审查,工作组最终将向COP15大会提交12份正式文件。

由于爱知目标无法达成,对于GBF实施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内瓦会议上SBSTTA工作组针对每一个拟议行动目标展开讨论。关于指标18.0.1重新定向、重新利用或取消的有害于生物多样性的补贴和其他激励措施的价值,代表建议增加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激励措施,并强调经合组织(OECD)正在开展的工作。针对指标19.0.1用于生物多样性的官方发展援助以及19.0.2用于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公共和私营部门支出,代表们表示欢迎,并指出需要开展更多工作衡量公共和私营部门支出,也有代表建议增加指标衡量是否有资助土著居民(IPLCs)的资金。

12份正式文件分别为(1)会议报告草案;(2)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及其决策者摘要;(3)2020 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支持审查更新后的长期目标和行动目标以及相关指标和基线的科技信息;(4)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工作方案;(5)合成生物学;(6)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7)对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土壤生物多样性国际倡议的审查与更新的行动计划;(8)外来入侵物种;(9)生物多样性和健康;(10)2020 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拟议监测框架;(11)具有重要生态或生物意义的海洋区域;(12)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

除了谈判内容,日内瓦也见证了一些新的非国家主体的平台的诞生,比如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ICLEI) 的”城市与自然 “行动平台:https://citieswithnature.org/actions/

该平台与 “沙姆沙伊赫-昆明人与自然行动议程”(行动议程)保持一致,促进城市对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承诺。行动平台旨在与行动议程合作,动员城市作出有雄心的自愿承诺,以实现全球、区域和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Elizabeth Maruma Mrema女士表示“城市和省政府是成功实施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关键。……只有多部门协同(whole-of-government)的方法才能推动我们采取紧急行动以确保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该平台致力于对城市承诺的分析,包括:制定目标、跟踪进展、行动比较等。该平台还支持收集城市对国家贡献的相关信息。国家和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出台政策、媒体宣传和实地干预等方式将自然相关问题纳入城市管理。NbS、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主流化、投融资和循环经济都是平台涵盖的主题。目前日内瓦会议已经讨论该平台框架,之后会在COP15大会第二阶段予以正式发布,并在ICLEI第七届全球城市和地方政府生物多样性峰会上面发起这个平台的中国部分

Geneva Biodiversity Conference | IISD Earth Negotiations Bulletin


重点议题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对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开展保护、修复和可持续管理,在应对多种社会和气候变化挑战的同时,提升人类福祉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栖息地推动碳汇可以帮助应对气候变化、成熟的森林生态系统也有助于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当我们试图改善并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时候,投资于NbS至关重要。本次会议上三个工作组都对NbS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在SBI-3和SBSTTA-24联络组会议上,各缔约方针对《与其他公约、国际组织和倡议的合作》、《生物多样性和健康全球行动计划》、《对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土壤生物多样性国际倡议的审查与更新的行动计划》、《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传播工作:支持执行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传播战略框架》的部分章节是否保留或提及NbS意见不一。在针对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的讨论中,包括巴西、阿根廷、非洲集团、哥斯达黎加和巴拉圭在内的一些缔约方要求删除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但是欧盟和其他国家支持保留。玻利维亚代表的观点发人深省:不要把气候危机的负担转嫁给最脆弱的人

在WG2020工作组会议上,缔约方针对行动目标8(最大限度地减少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针对行动目标11(通过基于生态系统的方法和/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维护和加强生态系统服务,如调节空气、水和土壤质量,保护人们免受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使用“NbS”或“基于生态系统的方法”意见不一,但是多个代表强调了联合国环境大会(UNEA)对于NbS的定义。在讨论过程中,代表们建议将“在退化或正在退化的关键自然生态系统中恢复生态系统服务”、“解决对提供相关服务和利益最重要的事项”以及“环境服务付费的国家立法”等内容纳入其中,以期推动各个相关方参与并实现行动目标11。

在昆明的第一阶段工作会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最终以“基于生态系统的方法” (ecosystem-based approach)得以在《昆明宣言》中得以体现。虽然不少缔约方和组织对于NbS的界定不清晰而带来的潜在执行风险表示了担忧,但值得肯定的是,该词没有成为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站队的分界碑。各方依然肯定了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互相影响和关联,并要在目标、框架、执行、过程和技术等方面加强协同


资金机制 financing

目前,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缺口约为7000亿美元[1],除了对于保护区等生态区域的直接投资,可持续耕地和牧场、可持续渔业、林业等领域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巨大的资金缺口需要多种方式拓展资金来源、增加部门预算、减少有害补贴。在2021年10月于昆明举行的《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COP15)上,各方就推动“根本性变革”的紧迫性已经达成共识,而变革的关键仍然在于资金——在2030年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情境之下,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所需的资金量最高可达9670亿美元[2]

国际组织作为观察员机构针对GBF资金相关目标提出了相关建议,Business for Nature提出GBF应该包括一个明确的目标,让金融机构和企业将资金流动与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目标和指标相结合,同时强调对于有害补贴和保护资金的要求[3]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强调依据GBF目标D采取行动、筹集资金、减少或重新利用多部门(尤其是农业)有害开支[4]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也希望GBF资金相关长期目标D包括减少对生物多样性有害的公共和私人资金流动,同时要考虑公平问题[5]。本次会议针对具体资金量问题没有进行针对性讨论,相信在6月内罗毕会议后,CBD起草的GBF最终草案会给予一个明确且令人信服的答案。


3030目标

关于行动目标3(确保全球至少有30%的陆地和海洋区域,特别是对生物多样性特别重要的区域,通过保护区和其他有效的保护措施得到保护),缔约方建议提及与IPLCs的全面伙伴关系、区分海洋与陆地并与海洋保护区相联系,但是对于2030年将全球30%的区域纳入保护区管理仍有争议部分缔约方特别是 “高雄心联盟”的成员,支持在2030年前将全球30%的区域纳入保护区管理。也有缔约方强调,该目标建立在全球范围内,不应该在国家范围内实施,并且针对提及“生态系统服务”或“自然对人的贡献(NCP)”同样未达成一致。观察员代表强调了IPLCs的权利和特殊性,并呼吁设立到2030年实现全球50%保护区域的目标

众多国际组织认为30%是保护的底线,缔约方不应试图去降低这个目标,同时有效的保护手段至关重要。此外,行动目标3中提及“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贡献”部分是否应该提及仍有待考究。大自然保护协会(TNC)认为淡水生态系统是最受威胁和保护不足的生态系统,管理面临挑战,应该受到重视并纳入目标之中,同时强调IPLCS的自由事先和知情同意(FPIC)[6]。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呼吁采用IUCN自然保护地绿色名录等全球标准,并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同时呼吁确保现有的自然保护地和其他基于区域的有效保护措施(OECMs)现实有效,且可以公平、充分地尊重原住民和当地社区[7]&[8]

经多次协商后,会议将缔约方建议反映在目标之中,旨在反应一个合理公正的保护区域,对于是否采取30%的保护面积仍待考究,但是同时也推动了对于更多生态系统类型的提及以及对于土著居民和当地社区的保障等多个方面。相信COP15第二阶段可以做出最后的决定[9]


展望COP15

《生物多样性公约》三个工作组会议陆续落下帷幕,CBD执行秘书Elizabeth Maruma Mrema女士认为本次会议在完善GBF的关键章节、提供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DSI)方面成就显著,并向世界发出令人鼓舞的信号她强调WG2020面临着多个艰巨挑战,要建立一个真正的全球框架,让社会各部门参与进来,调动充足的资源,并公平公正的惠益分享有很大难度。中国生态环境部周国梅作为COP主席代表强调会议以透明和包容为基础建立信任激发信心,同时认为通过各代表和与会者的不懈努力,本次会议向世界发出了一个强烈的政治信号,即第十五届缔约方会议将取得成功,为全球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努力重新注入活力,使其在2030年之前走上恢复之路。

本次会议的重点就是各方对于GBF的深入讨论,GBF将制定未来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蓝图,需要充分借鉴“爱知目标”执行中的经验教训,认清目标和行动的有效结合才是实现保护目标的坚实基础。在目前的草案中,各目标和指标的建立更多以满足人类需求为目的,框架本身应该优先考虑减少威胁、保护和恢复以及阻止损失并保证长期恢复[10]。本次会议针对各项目标、指标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对内容进行更明确地审议,对表述进行更清晰具体地定义。但是对于很多关键问题的讨论仍没有结果,保护资金增加量和有害补贴减少量仍待协商,对于2030年3030目标的实现仍有争议,发达国家的义务仍待澄清,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资助仍待协调,这些无疑会增加最终谈判的难度。目前WG工作组已经决定于6月在肯尼亚内罗毕开展第四次不限成员名额工作组会议,会议将针对GBF和DSI进行谈判,制定GBF的最终草案,供COP15第二阶段大会审议。

创绿认为,各方应以《昆明宣言》的相关承诺为信,持续推动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简称《公约》)三大目标,同时强调对于GBF需要关注目标的平衡和现实可行、强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以及符合《公约》、COP14的相关授权。中国作为大会的东道国于第一阶段积极贡献和斡旋,实现了包括政治互信、资金注入和创新制度的三大贡献。COP15大会第二阶段将于第三季度继续,相信今年秋天《生物多样性公约》会给世界一个强有力的答复。COP15大会第一阶段形成了以《昆明宣言》为代表的多项重要成果,多国政府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将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并做出资金承诺。

别了,日内瓦。挥一挥衣袖,带走厚厚的文本、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勇气、和通向昆明的希望。

下一站,内罗毕。


参考文献:

[1] GBF 壹案文

[2] Global Canopy, 2021. The Little Book of Investing in Nature.

[3] Finance for Biodiversity, 2022. Aligning financial flows with biodiversity goals and targets

[4] TNC, 2021. Views of The Nature Conservancy on the First Draft of the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

[5] WWF, 2021. Position paper: ITEM 3. POST-2020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 (Monitoring Framework)

[6] TNC, 2021. Views of The Nature Conservancy on the First Draft of the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

[7] WWF, 2021. Position paper: ITEM 3. POST-2020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 (Monitoring Framework)

[8] IUCN, 2021. IUCN’s position.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OEWG3, SBSTTA24, SBI3

[9] 行动目标3暂修改为:[确保]通过[有效][良好的]管理和公平治理具有生态代表性和连通性良好的保护区[的系统][网络]和其他[防止破坏环境的活动的]有效区域养护措施的措施,[视情况包括土著领土],[使生态系统、生境以及生态系统和生境中所含生物多样性通过养护得到维护和恢复]/[确保][全球][、国家层面]至少[30%]的[陆地、[和][淡水][内陆水域]以及海洋[和沿海]地区][[海域][海洋]区域][大洋]的[陆地区域[分别]]、[包括已得到保护和养护的区域,]特别是[国家层面]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服务]以及[对人类所做贡献]特别重要的区域[有效]得到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并将这些区域纳入更广泛的陆地[-]/[景观]和海洋景观[以及国家和地区生态网络],[同时确保可持续地利用这些区域(如果已设立),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承认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区对这些区域的管理的贡献,并确保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区根据《联合国土著人民权利公约》和国际人权法享有对权利[[注意到]/[承认]国家对这一全球目标的贡献将根据其优先事项和能力确定,根据《里约宣言》的原则,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区的发展权得到足够的保障,不会影响所有缔约方获得财政资源或有效全面执行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所需要的其他资源的权利或能力],[实施]/[尊重]/[确保]/[充分尊重人权,包括]/[充分尊重或维护]土著人民或地方社区的权利,[包括其土地和领土][,包括其事先和知情同意权、自由事先和知情同意和批准的权利][参照国情和尊重国家立法]。

[10] World Federation for Animals, 2021. Position paper on Draft 1.0 the post-2020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

[11] IISD Earth Negotiations Bulletin, 2022. Geneva Biodiversity Conference Highlights

[12] CBD, 2022. documents of Resumed sessions of SBSTTA-24, SBI-3 and WG2020-3


相关阅读:

日内瓦进行时 | 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谈判继续

 NbS近期资讯 | 指南、政策、交流、合作、会议信息等(第4期)

日内瓦进行时 | 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谈判继续

日期:

亟待齐聚心。创绿的生物多样性工作组正式迈入日内瓦时间。希望相聚昆明前的最后一步打下扎实基础,排除万难,全球继续向前。

来源:IISD Earth Negotiation Bulletin

由于新冠疫情,推迟了两个月的“三轨并进”会议于北京时间3月14日(周一)在瑞士日内瓦正式召开,包括《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不限成员名额工作组(WG2020-3)会议的续会、科学、技术和工艺咨询附属机构第二十四次会议(SBSTTA-24)、执行问题附属机构第三次会议(SBI-3),这是昆明第一阶段会议后《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的首次线下会议。距离一个成功的昆明第二阶段会议仅一步之遥。其重要性、紧迫性不言而喻。

重要开场

中国生态环境部周国梅作为COP主席代表在开幕式上表示了此次会议对于推动COP15第二阶段筹备工作的重要性,并强调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包括《昆明宣言》的达成、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的建立以及各国政府和利益相关方的承诺[1]

瑞士气候大使Franz Perrez强调多边主义的重要性,认为日内瓦会议将会是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框架(GBF,简称“框架”)形成的重要推力,同时积极倡导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向人类社会创造更多惠益。

《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Elizabeth Maruma Mrema表达了全球对于框架的期待,并且发达和发展中国家政府都承诺以各自的方式积极推动GBF的有效实施,Mrema女士敦促将GBF纳入整个社会经济部门,同时推动全政府、全社会、各部门的参与。

除此之外,来自塞内加尔、阿根廷、欧盟、科威特、乌克兰、俄罗斯的政府代表以及来自土著人民和当地社区、女性、青年、CBD联盟、社会组织、地方政府、企业、学术界、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ITPGRFA)以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代表都在开幕式全体会议上依次表达了立场和期待。

目标&日程安排

日内瓦会议预计持续到3月29日(周二),在两周多的时间里,会议将形成一个强有力的GBF草案,并预计将在COP15第二阶段定稿并由各缔约方一致通过。其中:

SBSTTA-24将为GBF草案的形成做出努力,包括研究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的结论,讨论全球生物多样性基金的监测框架,并提供必要的科学和技术信息,以支持对总目标、分目标、具体指标和基线的审查

SBI-3的第一部分针对GBF的讨论将聚焦于沟通战略、《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的实施计划和能力建设行动计划、2020年后性别行动计划纲要草案等

WG2020-3的审议工作将集中在《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壹案文)》[2]

主要全体会议(plenary)日程见下表

关于各区域及利益相关方的磋商、主题边会等更多会议信息可以参考《生物多样性公约》(CBD)官网: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int)

COP15第一阶段的会议已于2021年10月在中国昆明落下帷幕,大会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并为第二阶段形成一个雄心勃勃的GBF奠定了基础。创绿研究院以观察员的身份线上与线下参与COP15第一阶段会议,并在世界环境期刊上发表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观察”文章,深度分析相关会议内容,解读会议成果,发出社会组织的声音。至此日内瓦会议开幕之际,再次与各位分享。原文如下:

来源:《生物多样性公约》(CBD)

2021年10月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CP/MOP10)/《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和公正公平分享利用遗传资源所产生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第四次缔约方大会在春城昆明落下帷幕。本次昆明大会的背景与举办方式都比较特殊。首先,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困扰,原本定于2020年举办的大会被推迟了整整一年之久,并最终决定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另外,由于疫情尚未平息,本次大会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刚刚结束的是第一阶段会议,而2022年的第二阶段暂定以线下的形式进行,为深入的面对面谈判提供便利。作为全球期待的“后2020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Post-2020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 GBF)”将在第二阶段搬上谈判桌。

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COP15主席黄润秋总结了昆明大会第一阶段的三项重要成果,分别是“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提供高级别的政治推动力”,“发布了《昆明宣言》、注资15亿人民币并成立了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以及“宣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举措”。

高级别会议展现政治决心

COP15是《生物多样性公约》历史上首次在高级别会议上设置领导人峰会的缔约方大会,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俄罗斯总统普京、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内的九位国家政要以及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发表了讲话。古特雷斯指出:“世界必须改变其轨迹;它正在输掉与自然的自杀性战争。加上即将举行的气候谈判,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是奠定基础与自然达成永久和约的最后机会。”全球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不再一切照旧”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领导人峰会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根本性变革提供了强大的政治推动力。

除了各国政府高层的呼吁,本次大会也十分重视自下而上和各利益相关方的声音,与原住民、环保组织、青年群体等利益相关方展开了相关专题的讨论会议。在高级别会议期间,菲律宾伊瓦洛伊-坎坎奈族青年Josefa Cariño Tauli女士也作了发言,她阐述了土著人民在保护和捍卫土地方面的作用,鼓励决策者采取行动,创造一个清洁、安全和健康的环境,这既是一项人权,也是为了遏制过去不可持续的模式。

多方做出资金与执行承诺

资金问题一直是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短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指出,每年在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缺口高达7000亿美元。本次高级别会议圆桌讨论环节的一个主题便是缩小财务缺口与确保执行手段。讨论会共有约380名与会者参与。有许多国家与机构组织提出愿意增加资金层面的支持,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承诺支持制定国家目标并将其纳入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日本宣布将向日本生物多样性基金追加拨款;法国总统马克龙在领导人峰会上宣布,将确保30%的气候变化资金进入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另外,有9家慈善机构承诺在未来10年内,认捐50亿美元资金以支持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欧盟也宣布将生物多样性资金从55亿欧元增加到60亿欧元。这一系列的资金承诺,与早前在领导人峰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设立的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一样,将撬动更多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注与支持,亦为GBF的落实执行发挥有益的作用。

不少国家在圆桌会议讨论中表达了其近年来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的努力,如伯利兹、巴基斯坦、格鲁吉亚承诺扩大保护区面积,克罗地亚采用污染者付费原则作为自然保护的资金机制,以及塞舌尔于2018年发布的全球首个蓝色主权债券,这些实践能够为各国在国内层面的生态治理提供更多的思路。但同时也有一些国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经济衰退使得调动资金保护生物多样性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必须找到更好的方法,调动所有资金和资源,将生物多样性纳入相关经济部门的决策。

《昆明宣言》正式发布,为GBF指明方向

在2021年10月13日的高级别会议闭幕会上,大会主席正式宣布了《昆明宣言》(以下简称《宣言》)。该宣言是COP15第一阶段所通过的最重要的书面文件,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女士称宣言的发布“凸显出生物多样性正逐渐成为全球政策制定的核心”。

中国于2021年8月下旬向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宣言》的零草案,接受国际社会各利益相关方的建议,并在相应修订后将终版文本于10月9日进行了公示,回应各方对于《宣言》的期待与关切。根据黄润秋部长公布的信息,在两轮的意见征询过程中,共收到57个缔约方400多条意见,并有49个国家的各类机构参与到《宣言》的修改之中。在高级别会议过程中,不少国家对《宣言》的内容表示支持,也会根据《宣言》对本国的生物多样性战略进行调整,但在全会推进过程中,日本代表团对《宣言》的内容提出希望进一步探讨和关切。大会主席成立了这个议题的接触小组,与相应国家和代表进行了进一步讨论。

《宣言》针对前一阶段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做了反思,并提出17项承诺,包括确保制定、通过和执行一个有效的GBF,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有效的监测和审查机制,使生物多样性最迟在2030年走上恢复之路,并迈向全面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2050年愿景。《宣言》也概述了成功的关键要素,包括主流化、重新定向补贴、推进法治建设、以及采用“全社会”的方法使土著人民、地方社区、妇女、以及青年等各群体充分发挥作用。《宣言》体现了三点共识:首先可以看到各国对于“爱知目标”的落实不力的反思,《宣言》文本中多次出现“有效性”“实施”相关的词汇,体现出了国际社会对于在下一个十年加强行动落实上的共识。其次,《宣言》多次提到在国内政策、全球法律框架、资金方面加强行动保护生物多样性,包括与其他国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制度的协同,体现了对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主流化的共识。最后,《宣言》还专门提到保护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加强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复原力,也反映了自爱知会议以来的十年中迅速增长的对于加强海洋保护的共识。

中国引领生物多样性保护

作为大会的东道国,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治理尤其引人注目。在COP15正式开幕前的2021年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系统地向世界介绍了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历程与成效。在昆明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出资15亿元人民币建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以及出台碳达峰、碳中和与“1+N”政策体系等。中国的这些举措与筹备会议的努力均受到穆雷玛女士的高度赞扬。

与日本作为COP10主办国建立日本生物多样性基金类似,中国建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旨在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所不同的是中国自身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通过实际行动率先投入,既反映出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担当,也提振了国际社会实现生物多样性目标的信心。另外,中国也呼吁并欢迎各方为基金出资。

在国内层面,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将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为此,将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同时,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另外,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第一期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项目已于近期有序开工。这些措施将使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得以协同推进。

中国的生态保护实践,对于国际社会亦有重要的参考与推广价值。在COP15大会期间举行了为期两天的“生态文明论坛”该论坛是COP15第一阶段会议的一大重要场外活动,也是第一阶段会议期间唯一举办的线下平行活动。论坛旨在为各行业的代表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以分享各领域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形成生态文明的广泛共识,并促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来自国内外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国际组织等近2000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围绕碳中和、生态文明主流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金融部门与生物多样性融资等共七个主题开展讨论。2021年10月15日论坛顺利闭幕,全体代表发布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全球生态文明”倡议。论坛共形成了10多项成果,黄润秋部长对此表示:“这些成果,对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论坛的举办体现出我国所贯彻的“生态文明”理念也为国际社会所接受。

展望:COP15第二阶段任重道远

大会的第一阶段在积极而融洽的氛围中结束了,穆雷玛女士表示:“过去几天我们的对话为雄心勃勃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和进一步建设全人类的共同未来铺平了道路。”对于这样一场在中国“主场”举行的重要会议,我们固然乐于见到各方展现出良好的姿态,但目前的进展并不足以使各界高枕无忧。第一阶段会议主要的目的在于呼吁与动员,而第二阶段围绕GBF的谈判才是更加艰难的考验。

国家的发展程度与其所承担的生物多样性损失是不平衡的。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说的那样,生态系统崩溃每年可能造成近3万亿美元的损失,最贫穷和负债最重的国家首当其冲。尽管发达国家已经做出了承诺,但这些承诺是否与其所应承担的责任相匹配?除此之外,尽管不少国家与机构组织已做出了资金支持的承诺,但对于巨大的资金缺口而言,我们还需要更加广泛和全面的手段,推动更多的生物多样性资金,而这必然会涉及大量的利益相关方的承诺,谈判的困难可想而知。

COP15的第一阶段使我们看到,生物多样性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各国并不缺乏变革的雄心,《昆明宣言》的发布便是这种雄心的充分体现。第二阶段谈判的关键,就在于将《昆明宣言》的承诺反映到GBF中,并且尽快地投入实施。除此之外,应汲取“爱知目标”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在COP15第二阶段除了要制定雄心勃勃且务实可行的GBF,更要推动各缔约方进一步重视和执行目标。各国应抓住COP15的契机,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缓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到2030年保护30%的海洋和30%的陆地,以及实现2050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2022年的COP15第二阶段,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大会将主要围绕形成一个有效的GBF草案而努力,其中将包括新的目标、执行目标、执行方法、资金、能力建设、技术转移、监测和审查机制、遗传资源数字序列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要纳入各利益相关方的考虑,形成一个全社会共同实施的有效框架。创绿研究院将继续跟进本次日内瓦会议,及时分享重要会议成果,总结会议内容,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创绿研究院获取相关会议分析。


参考文献:

[1] IISD Earth Negotiations Bulletin, 2022. A Reporting Service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Negotiations. Vol. 9 No. 761

[2] IISD Earth Negotiations Bulletin, 2022. Geneva Biodiversity Conference. https://enb.iisd.org/cbd-sbstta24-sbi3-global-biodiversity-framework

[3] 创绿研究院, 2022.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观察. 世界环境2021/6(总第193期)

CBD COP15相关阅读:

第一日: 形势紧迫,目标高远
第二日: 增强政治意愿,促进积极落实
第三日:落实生态共同体的保护资金-东盟
第四日:以“宣言”为信,促进雄心与共识、达成与落实

第 45 期 | 蓝色脉搏·海洋生命共同体速递

日期:

本期蓝色脉搏继续紧跟气候变化问题,人类的活动与海洋息息相关,但目前人类对海洋利用的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我们急迫的需要改变。本期多篇文章都提到了极地冰川快速消亡的问题,2月27日是国际北极熊日,若冰川消亡势头不减,到本世纪末北极熊或将消失。

导语 Introduction

关键点

国家管辖外海域生物多样性协定第四次谈判会今天开启,本期“蓝色脉搏”继续跟踪公海治理的话语和研究。学术版块中有一篇讨论BBNJ和其他国际组织关系的论文值得关注。此外本期也收录了不少极地变化相关的内容。读完IPCC第二工作组最近发布的《气候变化2022:影响、适应和脆弱性》报告的决策者摘要,再来看极地正在发生的快速变化,就能体会古铁雷斯为什么会发出“拖延(行动)就是找死”这样紧迫的呼吁。这个呼吁针对的不是一个行业部门,气候变化不是一个行业,行动的紧迫性均摊到了每一个行业。海洋经济部门的气候行动的计划和力度,需要反映出紧迫性。这也是为什么“蓝色脉搏”长期关注海洋和气候变化关系的原因。

Highlight

The fourth negotiating session of the Agreement on the marine biodiversity in Areas Beyond National Jurisdiction (BBNJ) opens today and this edition of Blue Pulse continues to follow the discourse and research on high seas governance. The academic section includes a paper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BNJ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regimes that is of interest. Also included in this issue are a number of items related to polar climate change. Reading the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of the IPCC Working Group II’s recent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22: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and looking at the rapid changes taking place in the polar regions, one can appreciate the urgency of Gutierrez’s call to “delay is death”. This call is not directed at one sector, climate change is not a sector, and the urgency for action even to all sectors. The planning and intensity of climate action in the marine economy needs to reflect this urgency. This is why Blue Pulse has a longstanding interes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ceans and climate change.


时讯 News

2022年泛太平洋冬季公海调查的区域地图 | NPAFC 制

1)来自五个国家的60名科学家和四艘调查船组成的船队发起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北太平洋三文鱼生态系统调查。本次研究将进一步了解日益极端的气候变化及其对三文鱼生存的影响。

The largest-ever ecosystem survey of salmon across the North Pacific Ocean is bringing together 60 scientists from five nations and a flotilla of four research vessels to learn more about increasingly extreme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its effects on salmon survival.

查看/View


2)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领导了一项大胆的新任务,将用一个潜水机器人探索格陵兰岛的三个冰川。该项目将首次在水下近距离观察格陵兰岛的冰川(它们构成了世界第二大冰原)。

A bold new mission led by researchers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that will explore three of Greenland’s glaciers with a submersible robot. The voyage will be the first time Greenland’s glaciers – which make up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ice sheet – will be seen up close underwater.

查看/View


3) 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在路易斯安那州赞助的两个生境恢复项目,在2022年得到了由沿海湿地规划、保护和恢复法案(CWPPRA)计划提供的5350万美元的资金。这些项目将共同恢复约1100英亩的湿地生境。这项工作将有助于支持路易斯安那州沿海地区有弹性的沿海社区和可持续的渔业。

Two NOAA-sponsored habitat restoration projects in Louisiana have been approved for $53.5 million in funding in 2022 by the Coastal Wetlands Planning,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Act (CWPPRA) Program. Together, these projects will restore approximately 1,100 acres of wetland habitat. This work will help support resilient coastal communities and sustainable fisheries along the Louisiana coast.

查看/View


观点 Perspectives

漂浮在海洋上的垃圾 | AFP 制

1)Joachim Claudet, Diva J. Amon, and Robert Blasiak:随着人类在海洋中的扩张,我们应该以公平为指引,灵活大胆地制定新的BBNJ准则,以重塑我们与海洋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公平,我们还建议公共和私营部门共同来引领这一方向。

Joachim Claudet, Diva J. Amon, and Robert Blasiak: Along with the human expansion in the oceans, we should use equality as a guideline and be flexible and bold in developing new BBNJ guidelines to reshape our relationship with the oceans and promote equity between people and nature, and we also recommend that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 actors lead the way.

查看/View


2) Nicola Frost, Maria Potouroglou and Katherine Pedder:人类的活动和对海洋的需求是不可持续的,这对海洋健康造成了很大的损害。为了解决这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可持续海洋经济高级别小组(海洋小组)的15位世界领导人抱着共同的雄心,制定并实施多项可持续海洋计划。这些计划旨在确保对国家管辖范围内100%的水域进行综合、包容和可持续的管理,以造福人类、自然和经济。这一承诺的实现将使世界上35%的专属经济区的海洋管理和治理得到改善。

Nicola Frost, Maria Potouroglou, and Katherine Pedder: Human activities and demands on the ocean aren’t sustainable, much to the detriment of ocean health. To address this growing problem, the 15 world leaders of the High-Level Panel for a Sustainable Ocean Economy (Ocean Panel) hold a shared ambition to develop and implement Sustainable Ocean Plans. These plans are meant to ensure the integrated, inclusive,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100% of their national waters to benefit people, nature, and the economy. Delivery on this commitment would bring improved ocean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 to 35% of the world’s exclusive economic zones.

查看/View


3) Andrew Shawn: 当前航运、捕鱼和矿物开采方面的协议和监管机构错综复杂,而20世纪70年代谈判达成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则为一个国家在其海岸线外的 管辖权做出了规定。但是,尽管经过20年的协商和谈判,仍然没有任何条约那些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洋区域。

Andrew Shawn: Today, a patchwork of agreements and regulatory bodies govern shipping, fishing, and mineral extraction, while the UN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negotiated in the 1970s, lays out rules for how far a nation’s zone of influence extends beyond its shores. But despite two decades of consultations and negotiations, there is still no treaty protecting international waters—those marine areas beyond national jurisdiction, accounting for about two-thirds of the world’s oceans.

查看/View


解读 Interpretations

MOSAiC勘探计划中的德国破冰船在南极冰面 | Manual Ernst 制

1)休斯顿大学:新的雷达技术记录了南极冰川史无前例的高速融化

University of Houston: New radar technology records Antarctic glaciers losing ice faster than ever documented before

三个南极冰川前所未有的融化可能预示着未来的全球气候问题。一个多国合作项目正在使用一个先进的远程成像系统,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和完整性记录波普, 史密斯和科勒冰川的活动(相关论文详见学术版块)。

Unprecedented mass loss from three Antarctic glaciers could signal global climate trouble ahead, a researcher warns. A multinational collaboration is using an advanced remote imaging system to document the Pope, Smith, and Kohler glaciers with clarity and completeness never achieved before.

查看/View


2)英国南极调查局: 从MOSAiC考察中得到的对北极的深刻认识

British Antarctic Survy: Deep insight into the Arctic from MOSAiC expedition

数百名国际研究人员目前正在分析来自MOSAiC考察的观测数据,该项目在北冰洋中部的一个完整的年度周期内,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和频率记录了数百个环境参数。这些科学家现在已经在《Elementa》杂志上发表了三篇关于MOSAiC大气、雪和海冰以及海洋计划的综述文章,这些文章强调了对气候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进行共同研究的重要性。这些结果首次完整地展示了北极地区中部的气候过程,这些过程影响着全世界的天气和气候。这三篇综述文章为未来大量科学工作提供了参考。

Hundreds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ers are currently analyzing observations from the MOSAiC expedition, during which hundreds of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were recorded with unprecedented accuracy and frequency over a full annual cycle in the Central Arctic Ocean. The group has now published three overview articles on the MOSAiC atmosphere, snow and sea ice, and ocean programs in the journal Elementa, which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examining all components of the climate system together. These results present the first complete picture of the climate processes in the central Arctic, which affect weather and climate worldwide. The three overview articles serve as references for a vast array of future scientific work.

查看/View


3)ScienceDaily:  尘埃落定,新的研究解决了长时间存在的北极极端气候之谜

ScienceDaily: Ending the debate: new research solves longstanding Antarctic climate change mystery

新的研究明确地解决了地质记录中一个长期存在的矛盾,该矛盾曾使对海洋冰盖行为的研究与那些重建过去陆地条件的研究变得对立起来。这项研究为南极冰盖对二氧化碳水平微小变化非常敏感的证据提供了额外支持,而且在过去,在与今天类似的二氧化碳水平下,冰盖的大部分可能已经消失。

New research definitively resolves a long-standing discrepancy in the geologic record that pitted studies of marine ice-sheet behavior against those that reconstructed past conditions on land. The research lends additional weight to evidence that the Antarctic Ice Sheet is sensitive to small changes in carbon dioxide levels and that, in the past, large portions of the ice sheet could have disappeared under carbon dioxide levels similar to today.

查看/View


4)ScienceDaily: 在冰川附近的 “蓝色泡泡”可以减缓冰川融化

ScienceDaily: Blue Blob’ near Iceland could slow glacial melting

根据新的研究,冰岛附近的北大西洋的一个冷水区域,绰号为 “蓝斑”,自2011年以来可能减缓了该岛冰川的融化,而且有可能继续阻碍冰的融化一直到2050年左右。

A region of cooling water in the North Atlantic Ocean near Iceland, nicknamed the ‘Blue Blob,’ has likely slowed the melting of the island’s glaciers since 2011 and may continue to stymie ice loss until about 2050, according to new research.

查看/View


5)世界银行:关于海洋和气候变化你需要知道什么

World Bank: What You Need to Know About Oceans and Climate Change

海洋在调节气候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今天的海洋是否健康,气候变化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与世界银行蓝色经济全球负责人Charlotte De Fontaubert共同了解我们的海洋状况以及世界银行为帮助保持海洋的健康和生产力所做的工作。

Oceans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regulating the climate, but how healthy are our oceans today and what kind of impact is climate change having? We sat down with Charlotte De Fontaubert, Global Lead for the Blue Economy at the World Bank, to learn about the state of our oceans and what the World Bank is doing to help keep them healthy and productive.

查看/View


学术 Academics

1)【海洋治理】澳大利亚和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生物多样性谈判中追求 “不损害 “区域机构的做法

[Ocean Governance] Australia and the pursuit of “not undermining” regional bodies at the biodiversity beyond national jurisdiction negotiations

联合国大会第69/292号决议正式开启了关于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洋生物多样性(BBNJ)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新文书的谈判。该决议指出,该文书 “不应损害 “现有机构和法律文书。虽然各代表团对这一要求的准确法律解释没有达成共识,但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各国在谈判中是如何应用这一导则的。具体而言,本文将探讨澳大利亚在BBNJ谈判中对“不损害”导则的使用,以进一步澄清其潜在的功能。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各国如何通过依靠这一原始导则的权威来塑造谈判的方向,以满足其政策利益。本文以澳大利亚在区域渔业管理组织(RFMOs)中的利益为案例讨论这一实践,并根据澳大利亚的立场识别出了对有关“不损害”的迫切问题的临时答案。

阅读/Read


2)【气候海洋】在西南极洲观察到冰川快速消退

[Climate & Ocean] Rapid glacier retreat rates observed in West Antarctica

过去30年的气候变化导致位于南极洲西部阿蒙森海内湾的波普、史密斯和科勒冰川和冰架加速融化、冰层变薄和地线退缩加快。本文使用干涉雷达卫星群结合精确的表面高程数据,整理了自2014年以来对这些冰川的接地线退缩的观察。发现2017年,波普冰川在3.6个月内退缩了3.5公里,或11.7公里/年。在2016-2018年,史密斯西部以2公里/年的速度退缩,科勒以1.3公里/年的速度退缩。虽然在2018-2020年退缩速度放缓,但这些退缩速度比数值模型在年度时间尺度上的预期要快。

阅读/Read


3)【划区管理】东北部峡谷和海山海洋国家纪念地禁渔前、禁渔期间和重新开放后的捕捞活动

[Area-based Management] Fishing activity before closure, during closure, and after reopening of the Northeast Canyons and Seamounts Marine National Monument

本研究使用渔获量报告和船只轨迹来分析东北峡谷和海山海洋国家纪念地(位于美国东海岸)的三个商业上重要的渔业,研究禁渔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有人认为这些渔业有可能受到禁渔损害。而本文的结论是,海洋保护区的建立对任何一个渔业都几乎没有负面影响。

阅读/Read


4)【蓝色经济】对水产养殖态度的日益两极化。来自连续的政府调查的证据

[Blue Economy] Increasing polarization in attitudes to aquaculture: Evidence from sequential government inquiries

在过去的十年中,全球水产养殖生产迅速扩大,与此同时,社区对水产养殖的关注也在增加。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这一趋势引发了联邦和州政府对三文鱼养殖的持续调查。这些调查所提交的材料被用来分析利益相关者在沟通、治理、环境可持续性和污染以及科学的作用等关键问题上日益两极化的态度。调查结果表明,从2015年到2019年,社区对政府和行业的信任度一直在下降,公众的风险认知也在提高。减少各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冲突将需要一个协调的沟通方式。其中,科学、政府、行业和社区能够提供信息和接受信息,并且创造和传播相关的、可信的和合法的知识。

阅读/Read


5)【技术工具】通过深度学习在鱼类通过时自动挑选、分类以及计数

[Tech & Tools] Automated detection, classification and counting of fish in fish passages with deep learning

由Innovasea领导并受加拿大Ocean Supercluster资助的 “海洋感知 “项目,正在开发一个鱼类通道观察平台,在不使用传统标签的情况下监测鱼类。这将为传统追踪技术,如声学遥测鱼类跟踪提供一个替代方案,因为这些技术往往不适合跟踪受法律保护的濒危鱼类。该观察平台使用了包括声学装置、视觉和主动声纳以及光学摄像机在内的传感器组合。这将实现更深入的科学研究,并更好地支持对鱼道或海洋能源地点的濒危鱼种的监管监测。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将需要一个强大而准确的方法,以自动检测鱼类,计数鱼类,并使用声纳和光学相机实时对它们进行物种分类。

阅读/Read


其他资料 Other resources

1)【海洋生态】世界第一个揭露了鲸鱼“高速路”正在增长的威胁的地图

[Ocean Ecology] World-First Map Exposes Growing Dangers Along Whale Superhighways

报告/Report


2)【海洋治理】应对南极洲的外交挑战:澳大利亚和美国的联合手段

[Ocean Governance] Meeting Antarctica’s Diplomatic Challenges: Joint Approaches Australia and United States

报告/Report


3) 【海洋生态】关于南极洲的科普小手册

[Ocean Ecology] FAQ Handbook on Antarctica

报告/Report


4) 【海洋生态】了解太平洋岛屿上的受威胁以及濒危物种

[Ocean Ecology] Get to Know Your Pacific Islands Threatened and Endangered Species

视频/Videos


5)【渔业管理】Noaa渔业:2019-2020年向国会提交的恢复受威胁和濒危物种报告

 [Fisheries management] Noaa Fisheries: Recovering Threatened and Endangered Species Report to Congress 2019–2020

报告/Report


6)【海洋生态】“国际北极熊日”:已是易危物种,80年后或再也看不到

[Ocean Ecology] International Polar Bear Day: A vulnerable species that may not be seen for 80 years

报告/Report


活动 Events

>>预告 Upcoming Events

2022年3月21-26日 活动 摩纳哥海洋周

2022.3.21-26 Event Monaco Ocean week

详情/Detail


>>回顾 Recordings

2022年1月14日 会议 在Brest召开的“一个海洋”峰会提出多个海洋承诺

2022.1.14 Summit Brest commitments for the Ocean

详情/Detail


2022年1月25日 网络研讨会 别浪费失败的教训:从失败的海洋保护实践中吸取经验

2022.1.25 Webinar Never let a good failure go to waste: Learning from conservation failure

详情/Detail


>>其他 Others

本快讯两周更新一期,往期内容可以查看这里。如果您在快讯内容或形式上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发邮件至ocean@ghub.org告诉我们,也欢迎您将《蓝色脉搏》推荐给同事和朋友

感谢实习同事徐家贤对本期快讯的贡献


题图:MOSAiC勘探计划中的德国破冰船在南极冰面 | Manual Ernst 制

世界环境 |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观察

日期:

推迟一年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于去年10月在春城昆明落下帷幕。大会首次在高级别会议上设置领导人峰会环节,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根本性变革提供了强大的政治推动力。大会通过的《昆明宣言》针对前一阶段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做出反思,并为第二阶段形成现实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GBF)打下基础。各国提出追加拨款、设立基金等各项以缩小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缺口为目标的提意,其中,中国正式宣布设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撬动更多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注与支持。第一阶段会议主要的目的在于呼吁与动员,第二阶段围绕GBF的谈判才是更加艰难的考验。大会呼吁各国抓住COP15的契机,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2020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 | 新华网

2021年10月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CP/MOP10)/《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和公正公平分享利用遗传资源所产生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第四次缔约方大会在春城昆明落下帷幕。本次昆明大会的背景与举办方式都比较特殊。首先,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困扰,原本定于2020年举办的大会被推迟了整整一年之久,并最终决定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另外,由于疫情尚未平息,本次大会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刚刚结束的是第一阶段会议,而2022年的第二阶段暂定以线下的形式进行,为深入的面对面谈判提供便利。作为全球期待的“后2020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Post-2020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 GBF)”将在第二阶段搬上谈判桌。

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COP15主席黄润秋总结了昆明大会第一阶段的三项重要成果,分别是“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提供高级别的政治推动力”,“发布了《昆明宣言》、注资15亿人民币并成立了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以及“宣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举措”。

高级别会议展现政治决心

COP15是《生物多样性公约》历史上首次在高级别会议上设置领导人峰会的缔约方大会,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俄罗斯总统普京、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内的九位国家政要以及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发表了讲话。古特雷斯指出:“世界必须改变其轨迹;它正在输掉与自然的自杀性战争。加上即将举行的气候谈判,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是奠定基础与自然达成永久和约的最后机会。”全球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不再一切照旧”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领导人峰会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根本性变革提供了强大的政治推动力。

除了各国政府高层的呼吁,本次大会也十分重视自下而上和各利益相关方的声音,与原住民、环保组织、青年群体等利益相关方展开了相关专题的讨论会议。在高级别会议期间,菲律宾伊瓦洛伊-坎坎奈族青年Josefa Cariño Tauli女士也作了发言,她阐述了土著人民在保护和捍卫土地方面的作用,鼓励决策者采取行动,创造一个清洁、安全和健康的环境,这既是一项人权,也是为了遏制过去不可持续的模式。

多方做出资金与执行承诺

资金问题一直是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短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指出,每年在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缺口高达7000亿美元。本次高级别会议圆桌讨论环节的一个主题便是缩小财务缺口与确保执行手段。讨论会共有约380名与会者参与。有许多国家与机构组织提出愿意增加资金层面的支持,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承诺支持制定国家目标并将其纳入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日本宣布将向日本生物多样性基金追加拨款;法国总统马克龙在领导人峰会上宣布,将确保30%的气候变化资金进入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另外,有9家慈善机构承诺在未来10年内,认捐50亿美元资金以支持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欧盟也宣布将生物多样性资金从55亿欧元增加到60亿欧元。这一系列的资金承诺,与早前在领导人峰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设立的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一样,将撬动更多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注与支持,亦为GBF的落实执行发挥有益的作用。

不少国家在圆桌会议讨论中表达了其近年来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的努力,如伯利兹、巴基斯坦、格鲁吉亚承诺扩大保护区面积,克罗地亚采用污染者付费原则作为自然保护的资金机制,以及塞舌尔于2018年发布的全球首个蓝色主权债券,这些实践能够为各国在国内层面的生态治理提供更多的思路。但同时也有一些国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经济衰退使得调动资金保护生物多样性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必须找到更好的方法,调动所有资金和资源,将生物多样性纳入相关经济部门的决策。

《昆明宣言》正式发布,为GBF指明方向

在2021年10月13日的高级别会议闭幕会上,大会主席正式宣布了《昆明宣言》(以下简称《宣言》)。该宣言是COP15第一阶段所通过的最重要的书面文件,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女士称宣言的发布“凸显出生物多样性正逐渐成为全球政策制定的核心”。

中国于2021年8月下旬向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宣言》的零草案,接受国际社会各利益相关方的建议,并在相应修订后将终版文本于10月9日进行了公示,回应各方对于《宣言》的期待与关切。根据黄润秋部长公布的信息,在两轮的意见征询过程中,共收到57个缔约方400多条意见,并有49个国家的各类机构参与到《宣言》的修改之中。在高级别会议过程中,不少国家对《宣言》的内容表示支持,也会根据《宣言》对本国的生物多样性战略进行调整,但在全会推进过程中,日本代表团对《宣言》的内容提出希望进一步探讨和关切。大会主席成立了这个议题的接触小组,与相应国家和代表进行了进一步讨论。

《宣言》针对前一阶段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做了反思,并提出17项承诺,包括确保制定、通过和执行一个有效的GBF,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有效的监测和审查机制,使生物多样性最迟在2030年走上恢复之路,并迈向全面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2050年愿景。《宣言》也概述了成功的关键要素,包括主流化、重新定向补贴、推进法治建设、以及采用“全社会”的方法使土著人民、地方社区、妇女、以及青年等各群体充分发挥作用。《宣言》体现了三点共识:首先可以看到各国对于“爱知目标”的落实不力的反思,《宣言》文本中多次出现“有效性”“实施”相关的词汇,体现出了国际社会对于在下一个十年加强行动落实上的共识。其次,《宣言》多次提到在国内政策、全球法律框架、资金方面加强行动保护生物多样性,包括与其他国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制度的协同,体现了对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主流化的共识。最后,《宣言》还专门提到保护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加强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复原力,也反映了自爱知会议以来的十年中迅速增长的对于加强海洋保护的共识。

中国引领生物多样性保护

作为大会的东道国,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治理尤其引人注目。在COP15正式开幕前的2021年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系统地向世界介绍了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历程与成效。在昆明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出资15亿元人民币建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以及出台碳达峰、碳中和与“1+N”政策体系等。中国的这些举措与筹备会议的努力均受到穆雷玛女士的高度赞扬。

与日本作为COP10主办国建立日本生物多样性基金类似,中国建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旨在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所不同的是中国自身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通过实际行动率先投入,既反映出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担当,也提振了国际社会实现生物多样性目标的信心。另外,中国也呼吁并欢迎各方为基金出资。

在国内层面,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将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为此,将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同时,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另外,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第一期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项目已于近期有序开工。这些措施将使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得以协同推进。

中国的生态保护实践,对于国际社会亦有重要的参考与推广价值。在COP15大会期间举行了为期两天的“生态文明论坛”该论坛是COP15第一阶段会议的一大重要场外活动,也是第一阶段会议期间唯一举办的线下平行活动。论坛旨在为各行业的代表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以分享各领域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形成生态文明的广泛共识,并促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来自国内外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国际组织等近2000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围绕碳中和、生态文明主流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金融部门与生物多样性融资等共七个主题开展讨论。2021年10月15日论坛顺利闭幕,全体代表发布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全球生态文明”倡议。论坛共形成了10多项成果,黄润秋部长对此表示:“这些成果,对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论坛的举办体现出我国所贯彻的“生态文明”理念也为国际社会所接受。

展望:COP15第二阶段任重道远

大会的第一阶段在积极而融洽的氛围中结束了,穆雷玛女士表示:“过去几天我们的对话为雄心勃勃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和进一步建设全人类的共同未来铺平了道路。”对于这样一场在中国“主场”举行的重要会议,我们固然乐于见到各方展现出良好的姿态,但目前的进展并不足以使各界高枕无忧。第一阶段会议主要的目的在于呼吁与动员,而第二阶段围绕GBF的谈判才是更加艰难的考验。

国家的发展程度与其所承担的生物多样性损失是不平衡的。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说的那样,生态系统崩溃每年可能造成近3万亿美元的损失,最贫穷和负债最重的国家首当其冲。尽管发达国家已经做出了承诺,但这些承诺是否与其所应承担的责任相匹配?除此之外,尽管不少国家与机构组织已做出了资金支持的承诺,但对于巨大的资金缺口而言,我们还需要更加广泛和全面的手段,推动更多的生物多样性资金,而这必然会涉及大量的利益相关方的承诺,谈判的困难可想而知。

COP15的第一阶段使我们看到,生物多样性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各国并不缺乏变革的雄心,《昆明宣言》的发布便是这种雄心的充分体现。第二阶段谈判的关键,就在于将《昆明宣言》的承诺反映到GBF中,并且尽快地投入实施。除此之外,应汲取“爱知目标”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在COP15第二阶段除了要制定雄心勃勃且务实可行的GBF,更要推动各缔约方进一步重视和执行目标。各国应抓住COP15的契机,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缓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到2030年保护30%的海洋和30%的陆地,以及实现2050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2022年的COP15第二阶段,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本文由创绿研究院生物多样性项目乐祎、徐嘉忆、栾欣茹撰写


来源:世界环境-2021/6(本文经编辑后上传)

IPCC《气候变化2022:影响、适应和脆弱性》报告发布 | 创绿观察

日期:

全球气候适应行动还不够快,也不够平等

导语

经过三轮评审和为期两周的线上逐行审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周期(AR6)第二工作组(WG2)报告《气候变化2022:影响、适应和脆弱性(Climate Change 2022: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以下简称《报告》)及其决策者摘要(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SPM)获得通过,于2月28日正式发布。报告显示,毋庸置疑,气候变化对人类福祉和星球健康都是重大威胁,进一步拖延全球协同行动将错失稍纵即逝的机会,无法保障宜居未来的实现。

IPCC去年发布的第一工作组报告已经向人类示警:人类活动毋庸置疑正在引发气候变化,与之伴随的极端天气事件正在不断加剧,亟待人类采取快速、大规模的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第二工作组报告再次证明,全球变暖已经给自然造成危险且范围广泛的干扰,即使已经开始采取适应行动,气候变化还是正在影响数十亿人。作为全球超过一半人口的聚居地,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显著,但也是解决方案的关键部分。IPCC主席李会晟表示,“这份报告对不作为的后果发出了严重警告。报告表明,气候变化是对人类福祉和地球健康严重且日益增长的威胁。我们今天的行动将决定人类如何适应以及自然如何应对不断增加的气候风险。”

全球共有来自67个国家的270位科学家作为主要作者和评审编辑参与《报告》的编写,其中43%的科学家来自发展中国家,包括10名中国作者,主要参与报告中陆地和淡水生态系统,水资源,生态系统产品,城市、居住地和基础设施,人类健康和福祉以及亚洲地区等章节的编写与评审。此外,共有110名女性科学家参与《报告》的编写工作,占作者总数的41%。

《报告》认识到气候、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社会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目前所有科学证据显示,毋庸置疑,气候变化成为人类福祉和星球健康的威胁。我们实现一个人人享有宜居且可持续的未来的机会窗口非常短暂且正在快速关闭,任何在全球减缓与适应的共同努力中的拖延行为都可能让我们错失行动时机。与此前IPCC的报告相比,这份报告更强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的结合,强调综合解决方案,强调自然以及本地知识在气候适应领域的重要作用。《报告》对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的评估建立在其他正在发生的非气候全球趋势的基础上,包括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自然资源不可持续的消耗、土地和生态系统的退化、快速城市化进程、人类人口的变化、社会经济的不平等以及新冠疫情的大流行。

图1. 从气候风险到具有气候韧性的发展:气候、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社会是相互依存的系统 | IPCC


报告主要结论

观察到的和预计的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

1. 观测到的气候影响: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包括强度和频次增加的极端事件,已经对自然和人类社会造成了广泛的不利影响和损失,且超出了自然的变化阈值。一些发展和适应的尝试降低了脆弱性。但是,在各个行业和区域,都观察到最脆弱的人群和系统会受到更严重的冲击。由于超出了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的适应能力上限,不断增强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已经造成了一些不可逆转的影响。(高置信度)

2. 生态系统和人的脆弱性和暴露度: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的海洋与土地利用方式,不平等、边缘化、历史上或正在发生的不平等(如殖民主义)及其治理模式的影响(高置信度),不同区域之间和之内的生态系统和人群的气候脆弱性存在显著差异(非常高的置信度)。约有33-36亿人正生活在气候脆弱性很高的热点地区(高置信度)。大部分物种都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高置信度)。目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使人类和生态系统越来越容易受到气候灾害的冲击(高置信度)。

3. 近期风险(2021-2040年):如果全球温升在近期内达到1.5℃,将导致多种气候灾害的风险不可避免地增加,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带来多重风险(非常高的置信度)。风险程度取决于气候脆弱性、暴露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适应水平的近期趋势(高置信度)。与更高温升水平情景相比,在近期采取行动将全球温升控制在1.5℃之内可以大幅降低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预计遭受的气候变化相关损失和损害,但无法完全消除(非常高的置信度)。

4. 中长期风险(2041-2100年):2040年后,取决于全球变暖的水平,气候变化将给自然和人类系统带来诸多风险(高置信度)。对于已经识别的127项关键风险而言,气候变化带来的中长期影响预计比目前观测到的高出数倍(高置信度)。气候变化的规模、速度及其风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近期的减缓和适应行动力度,随着全球变暖,其预测的负面影响和相关损失与损害均随之加剧(非常高的置信度)。

5. 复杂、复合和连带的风险(Complex, Compound and Cascading Risks):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风险正变得愈发复杂且难以管理。多种气候灾害将同时发生,多种气候与非气候风险将相互影响,形成复合风险,并造成不同行业和区域之间风险的叠加。部分气候变化应对措施会导致新的影响和风险。(高置信度)

6. 暂时性突破1.5℃温控阈值的影响:与温升幅度一直保持在1.5℃之内的情景相比,如果全球温升水平在未来几十年或之后暂时超过1.5℃(Overshoot),许多人类社会和自然系统将面临更多、更严重的风险(高置信度)。根据突破温控目标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一些影响可能导致额外的温室气体排放(中置信度),其中,部分影响即使在温度降低后仍然不可逆转(高置信度)。


适应措施和有利条件

1. 目前的适应进展及其效益:全球所有行业和地区都在制定适应规划和实施方面有所进展,并带来了多种效益(非常高的置信度)。然而,全球适应的进展并不平衡,且存在适应差距(高置信度)。许多适应措施优先减缓当前和近期的气候风险,挤压了转型适应(transformational adaptation)的机会(高置信度)。

2. 未来的适应选项及其可行性:我们有可行且有效的适应方案,来减少气候变化对人类和自然的风险。在近期开展适应方案的可行性因行业和地区而异(非常高的置信度)。对于特定情况、行业和区域来说,有效减少气候风险的适应措施有据可查(高置信度),但其效力会随着全球变暖程度加深而减小(高置信度)。采取综合的、跨领域的解决方案,包括改善社会不平等和制定基于不同气候风险的差异化应对措施,可增强多个行业气候适应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高置信度)。

3. 气候适应的上限:即便是有效的适应行动也无法预防气候变化带来的所有损失和损害。部分人类气候适应已经面临了软性上限,不过目前可以通过解决其资金、治理、机制和政策方面的一系列限制因素来克服(高置信度)。部分生态系统已经达到了适应的硬性上限(高置信度)。随着全球变暖加剧,损失和损害将随之增加,届时更多人类和自然系统的气候适应将难以实现(高置信度)。

4. 避免不当适应(Maladaptation):自第五次评估以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许多行业和区域存在不当适应的情况。对气候变化的不当适应可能会使当地面临脆弱性、暴露度和风险的锁定效应,使之难以改变且代价高昂,并加剧现有的不平等现象。通过制定并实施灵活的、多行业、包容的和长期的适应行动规划,有助于避免发生不当适应,以便为许多行业和系统带来正面效益。(高置信度)

5. 有利条件(Enabling Conditions):在人类系统和生态系统中实施、加快和维持适应行动的关键在于创造有利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政治承诺及其贯彻执行、制度框架、目标和优先事项明确的政策和工具、气候影响及其解决方案知识的增长、充足的资金动员效果与可得性、监测和评估、以及包容的治理进程。(高置信度)


具有气候韧性的发展

1. 具有气候韧性的发展所需的条件:基于已观察到的气候影响,预测的气候风险,脆弱性的水平和发展趋势,以及适应上限等证据,本报告指出采取全球范围的气候韧性发展行动远比上一次评估时更为紧迫。采取全面、有效和创新的应对措施可以产生协同作用,减少在适应和减缓行动之间的取舍,促进可持续发展。(非常高的置信度)

2. 为实现具有气候韧性的发展创造条件:具有气候韧性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民间社会和私营部门选择以减少风险、保障公平和正义为优先事项的包容性发展,需要不同治理层级、行业和时间框架的决策过程、资金和行动(非常高的置信度)。实现有气候韧性的发展需要国际合作、需要各级政府与社区、公民社会、教育机构、科学机构、媒体、投资者和企业的合作,需要与传统中被边缘化的群体,包括妇女、青年、原住民、当地社区和少数民族发展伙伴关系(高置信度)。这些伙伴关系在得到有利的政治领导、机构、资源(包括资金)以及气候服务、信息和决策支持工具时最为有效(高置信度)。

自然和人类系统的气候韧性发展
3. 不断变化的城市形态、暴露度和脆弱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为城市和聚居区带来气候变化引发的风险和损失。然而,全球城市化的趋势也为短期内推进气候适应创造了一个关键契机(高置信度)。对包括社会、生态和灰色/物理基础设施进行综合的、具有包容性的规划和投资,有助于大大增加城市和农村地区的适应能力。公平的成果有助于给人类健康和福祉,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带来多重效益,包括为原住民、边缘化的和弱势的社区带来利益(高置信度)。具有气候韧性的城市发展,也可以通过维持城市周边的商品的供应链和服务及资金流动,来更好地支持强化农村地区的气候适应能力(中置信度)。沿海城市及其聚居地在推进有气候韧性的发展方面发挥着特别关键的作用(高置信度)。

4. 考虑到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威胁,及其在气候适应和减缓方面的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是实现具有气候韧性发展的基础(非常高的置信度)。最新分析表明,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韧性,需要有效且公平地保护地球上约30%-50%的陆地、淡水和海洋,包括目前仍接近自然的生态系统(高置信度)。

5. 实现具有气候韧性的发展毋庸置疑,气候变化已经扰乱了人类和自然系统。过去和当前的发展趋势(历史排放、发展和气候变化)还未能推动全球实现有气候韧性的发展(非常高的置信度)。未来十年的社会选择和行动将决定中长期内多大程度上能实现更高或更低的有气候韧性的发展路径。尤为重要的是,如果现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不能迅速下降,特别是如果全球温升在近期超过了1.5℃,实现气候韧性发展的前景将愈发受到影响(高置信度)。这种前景受到历史发展模式、排放和气候变化的制约,而具有包容性的治理,充分且恰当的人力和技术资源、信息、能力以及资金可以助力实现有气候韧性的未来(高置信度)。


创绿观察

《报告》再次揭示,人类、气候和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关键的生态系统服务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气候风险也会传导至人类社会。随着气候变暖的加剧,人类暴露在热浪中的风险会持续增加,水资源匮乏会影响农业用水供应,从而威胁粮食安全。到本世纪中叶,约有10亿生活在海边低洼城市和小岛屿国家的居民会面临海平面上升和洪涝的风险。人类社会和自然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具备更强的气候韧性予以支撑。

全球不同区域的气候脆弱性不一。科学已经证明(见图2),气候变化对全球各区域的冲击遍及不同的生态系统、物种和时间阶段,并影响粮食安全、人类健康和福祉以及城市和聚落,仅有部分区域的部分行业或可受到气候变化的正面影响。因此,识别跨行业、跨区域的风险,制定风险管理、综合适应与减缓的行动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图2. 已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对全球不同生态系统和人类系统的影响 | IPCC


一方面,距离走向有气候韧性的未来,全球适应行动还存在不小差距

面临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制定气候适应方案,但进程不一,相关标准和绩效评估的框架并不完善。根据《适应差距报告2020》,大多数国家(72%)已经通过了至少一项国家级的适应规划。大多数气候脆弱性较强的发展中国家也正在制定国家适应计划(NAP),作为其加强适应行动的关键机制之一。但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制定还停留在识别需求的层面,对加强适应能力需要引进的技术和能力建设方面的需求缺乏认知,其方案中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和绩效评估准则。此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并未确定明确的、可量化的气候适应目标,许多适应行动的开展需要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图3. 现有的适应行动和适应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对低收入人群来说 | IPCC报告发布会

在资金方面,全球适应资金的缺口很大,且流向减缓和适应的资金仍然极不平衡。从公共资金来看,根据OECD的最新统计,尽管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气候资金在2019年增加了20%(34亿美元),达到201亿美元,但是,减缓资金的规模仍是适应资金的两倍有余。如果把私人资金计算在内,流向减缓和适应领域的资金比例将更加悬殊。根据气候政策倡议(Climate Policy Initiative,CPI)的统计,2019到2020年,流向气候减缓领域的资金达到5710亿美元,占比90.3%,而适应资金仅有460亿美元,占比7.3%。最为关键的是,目前适应资金的规模远不足以满足发展中国家的适应需求。UNEP发布的《适应差距报告2020》曾预计,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每年适应资金需求约为1400到3000亿美元。随着发展中国家在更新的NDCs 及 NAP中增加其适应资金的预算,实际适应资金的缺口还会扩大。《适应差距报告2021》指出,全球每年的适应成本普遍处于以往预估需求范围的上限。如何在动员更多公共资金用于气候适应的同时,拓宽私人资本涌入的渠道、并使用金融工具为其投资气候适应领域创造动力,将是未来弥合资金缺口的工作重点之一。


另一方面,气候适应在国际气候治理中的角色不断强化,各方开始寻求在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强化气候适应行动

在气候治理层面,各方已将目光投向全球适应目标的设定,以及进一步扩大适应资金规模。在去年11月落幕的COP26大会上,格拉斯哥-沙姆沙伊赫(Glasgow-Sharm el-Sheikh)工作方案启动,这一为期两年的工作方案将专门关注全球气候目标的设定。大会决议还敦促发达国家在2025年前,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适应资金规模至少比2019年的水平增加一倍。各方还充分认识到确保包括森林、海洋和冰冻圈在内的所有生态系统完整性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认识到气候变化危机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关联性,以及保护、养护和恢复自然和生态系统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惠益。森林覆盖总面积超过全球90%的141个缔约方还在大会期间共同签署了《格拉斯哥领导人关于森林和土地利用宣言(The Glasgow Leaders’ Declaration on Forest and Land Use)》,以确保全球范围内实现土地利用、气候、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部分气候脆弱性较强的区域正在加紧针对气候适应领域的研究,作为加强区域气候适应能力的重要参考。地中海地区是全球气候敏感性最高的两个区域之一。2017年,为了提高地中海沿岸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水平,UNEP制定了《地中海海洋和沿海地区气候变化适应框架》,协助地中海地区各级决策者和利益相关放制定并实施连贯有效的适应措施。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囿于地理位置、气候特征,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其气候脆弱性往往很强,同时,这些国家的气候治理能力和技术也相对有限,因此,气候适应通常是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时的重点关注和诉求。近年来,发展中国家正着力推动气候适应议题在其政策框架中的主流化。以东盟为例,东盟于2021年出台了《东盟国家气候变化情况报告》,全面梳理东盟各国的适应需求、短期和中长期的适应目标,及其适应进程和政策框架。对于气候适应的重点区域来说,类似研究有助于加速其政策体系的搭建和区域合作,从而增强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目前,各国气候适应方案的重点领域主要集中在农业、气候脆弱性较强的生态系统和卫生健康等方面,强调基于气候科学的研究,以及中央与地方、国内与国际的协作。日本的国家适应计划主要关注农业、灾害、沿海地区适应、健康四个方面,强调将气候适应主流化,加强气候科学研究,共享气候风险信息,促进地方以及国际行动。美国气候适应的工作重点是气候适应主流化、加强与地方的协作、降低气候变化风险、加强评估与监督、解决气候适应的科学需求。欧盟最新的欧盟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提出,要促使欧盟向更智慧(包括建立数据库等)、更迅速、更系统的气候适应迈进,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建更具气候韧性的地球。发展中国家在上述重点领域之外,还强调引进先进技术和能力建设方面的需求,并在适应气候变化的同时兼顾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今年2月中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已经过审议并获得原则上通过,提出将加强“气候敏感脆弱领域和关键区域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能力建设,探索建立国家适应气候变化信息平台;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并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积极拓展适应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城市是气候变化影响的热点地区,也是解决方案的关键部分。乡村需要更因地制宜的适应措施

到2050年,全球将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城市也因此成为提高全球气候韧性的关键区域。城市面临的主要气候风险包括气象灾害(如暴雨、台风等)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如洪水、城市内涝和用水安全问题)。不同区域的城市面临的气候挑战有所不同,沿海城市更需抵御日益加剧的台风和风暴潮的影响,内陆城市在保护用水安全和防范内涝方面的需求则更加突出,其对应的适应手段也各有侧重。总体来说,提高基础设施的气候韧性、建立有效的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是城市强化气候适应能力的关键。根据OECD的研究,为提高基础设施的气候韧性,政策制定者需要增强获取高质量信息和数据的能力,以此为依据安排基础设施从高风险地区转移,建立基础设施的环境影响评估体系,并完善相应建筑标准。

图4. 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路径及其潜在效益 | IPCC报告发布会

为提高城市气候适应能力,中国已经开展28个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通过制定城市适应规划、能力建设和完善保险制度等方式加强社会的综合应对能力,通过海绵城市、海堤改造等手段提高基础设施的气候韧性,取得了不斐成果。但是,河南特大暴雨事件说明,基础设施的适应能力有上限,其设计也必须兼顾防灾要求和投入成本。因此,在硬件提升的基础上,城市应考虑提升日常应急管理能力并完善灾害预警响应机制,培养城市居民对气候环境风险和灾害的意识,并在政策层面上强化气象部门和应急响应部门的职权,尽量规避或降低损失。

乡村面临的气候风险包括直接的气象灾害(如洪水、干旱等)以及间接的生态环境变化(如生态系统破坏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会对农林牧副渔业以及水资源造成综合影响。相对于城市,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治理水平相对低下,对气候变化及其风险的了解也比较有限,其抵御气候风险的难度更大,更需要有针对性的采取适应措施,并广泛结合民间智慧。因此,提高农村气候适应能力首先需要推动气候适应在乡村政策中的主流化,开展对当地气候变化影响和脆弱性的调查,并在政策文件中确定气候适应的重点领域。其次,加强能力建设和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建立更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框架以及损失补偿机制,增强当地社区和人民对气候风险的认识。此外,提高农村地区的气候韧性需要广泛汲取各方经验,包括科学研究、民间智慧和当地人的优良实践。


气候适应举措可以实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世界遗产保护的协同

气候变化会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极大挑战,而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退化又会进一步压缩人类生存空间,加剧气候风险和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难度。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与IPCC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稳定的气候环境和健康的生态系统。 然而,目前77%的陆地(不包括南极洲)和87%的海洋面积已经被人类活动改变,并进一步导致83%野生哺乳动物和接近一半植物生物量的损失。

图5. 不同温升情景下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情况 | IPCC报告发布会

同时,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等负面影响也会严重威胁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COP26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亲善大使,约旦公主达娜·菲拉斯指出:“气候变化不仅会影响文化和自然遗产本身,还会影响人们与这些地方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我们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对这些议题至关重要。”

正如《报告》结论显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气候行动息息相关,自然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在气候治理中的重要性也愈发突出。其中,气候适应的重点领域包括农业、林业、自然生态系统、水资源和海岸区域等,相关气候行动会对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和恢复自然栖息地产生正向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改善则可以提供更加稳定的涵养、调蓄、防护和净化等功能和服务,助力气候适应和减缓。因此,推动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协同治理十分重要,同时,可以考虑增强气候适应措施的灵活性,因地制宜,以满足不同生态系统的需要。

在气候适应的重点领域中,提升气候监测能力、加强对未来可能气候风险的研究等可以和世界遗产保护互相促进,形成协同效应。无论是自然遗产还是文化遗产,都有可能遭到气候变化瞬时或长期的影响。根据UNESCO报告,目前在保护世界遗产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主要面临资金不足、人力资源短缺、政策执行力度较低、能力技术缺失等挑战。因此,为实现气候变化和世界遗产的协同治理,全球需要加大相应人力物力投入和政策执行力度,并加强全方位的能力建设,包括专业人才培养和强化对气候科学研究的投入,确保气候变化对文物的影响变得可认知、可预测、可防控,切实保护灿若星辰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宝库。

图6. 气候变化与世界遗产保护协同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 UNESCO


创绿回应

创绿研究院气候组指出:“气候科学再次揭示了人、气候、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毋庸置疑,气候变化已经扰乱了人类和自然系统,而我们采取适应与减缓行动的窗口期并不长。增强全球气候韧性亟待各方立即行动、团结所有人、拥抱包容性决策与治理,避免因拖延和不一致的行动可能导致的不可逆转的灾难性后果,把握构建人人享有的可持续未来。在国际治理层面,发达国家需要尽快动员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资金,并注意资金分配时减缓和适应的平衡。COP27将于2022年11月在埃及召开,届时,各缔约方需要重新审视其气候适应目标,进一步讨论如何解决气候适应在政策、机制、资金和评估等方面的问题,并进一步明确对发展中国家损失与损害的治理机制。”


相关资料

《气候变化2022:影响、适应和脆弱性》报告完整版(IPCC)
《气候变化2022:影响、适应和脆弱性》决策者摘要(IPCC)
IPCC《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报告发布 | 创绿观察(创绿研究院)
IPCC:气候科学与政策的互动简史——直到那一年,人类才知道这件事与我们有关(创绿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