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中国对外投资过程中减少并规避因环境因素导致的社会和金融风险,遵循负责任投资原则,促进 “一带一路”投资绿色化,将生态文明和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带路建设,推动联合国 2030 可持续发展目标及《巴黎协定》总目标的实现,落实由七部委协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对外投资环境管理倡议》,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绿金委)于2017年成立了中国对外投资环境风险管理课题组,研究并编制了《中国对外投资环境风险管理参考手册》(以下简称《手册》)。该手册已于2018年4月绿金委主办的国际绿色金融论坛上发布。本报告主要摘自《手册》中由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德国)北京代表处支持、创绿研究院整理并编写的内容,包括对外投资环境风险管理的目标、范围、通用准则,带路典型国家环境风险识别和评估案例,气候风险管理国家案例,可参考的国际公约、行业规范和国家法律法规等。
近年来,海洋保护已逐渐成为国际环境政治中的热点议题。海洋保护区,作为海洋划区管理工具的一种,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在此背景下,创绿研究院和昆山杜克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环境政策硕士项目于2018年8月27日举办了以“大型海洋保护区设计:理论与实践”为题的研讨会。研讨会基于南极和黄海生态系统的案例,结合气候变化的背景,讨论了大型海洋保护区建设的原则、方法与实践。我们将此次研讨会的内容要点汇集成册,希望能够促进国内关注海洋保护的同仁之间的学习与交流。
海洋保护区是明确界定的海洋地理空间,经由法律或其他有效方式得到认可、承诺和管理,以实现对自然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和文化价值的长期保护。本文介绍了大型海洋保护区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及现有国际海洋保护区的发展进程,提出保护建议。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2016年生效的《巴黎协定》(简称《协定》)是联合国气候治理机制框架的最新成果。为落实《协定》,各国分别制定并提交了自己的国家自主贡献(NDCs),即国家基于当前的责任和能力所提出的气候行动目标。本研究以《协定》下国家自主贡献方案(NDCs)为主要考量因素,聚焦亚洲地区重点国家的电力行业,为中国政策决策者与投资者制定与《协定》2℃温控目标相一致的“一带一路”电力投资规划提供参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