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权”一词一般被认为发源于福柯所提出的“话语的权力”(power of discourse)。全球公域的特殊性导致只有少数国家才有能力实质性地参与决策,而决策的时候又是以“代表全人类”的名义,因此道义的因素在公域问题的主流话语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而公域(common )所以在参与中如何平衡好国家利益与全人类的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特别重要。本文试图从环境保护的角度,通过对一个公域问题谈判具体进程的观察,初步提出一个分析公域治理的制度性话语权的框架以供探讨,并尝试提出一些实践层面的建议。
2016年生效的《巴黎协定》制定了全球经济去碳化的长期目标,以保护脆弱人群避免受到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等影响。“一带一路”倡议定位是构建“绿色、智力、和平的”丝绸之路,并提出强化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建设和运营管理,在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影响。本文从电力绿色投资的国际背景出发,围绕亚洲重点国家的国家自主贡献方案及其电力发展规划,识别中国在亚洲重点国家的电力投资面临的潜在风险与新机遇,为中国政策制定者与投资者制定与《协定》2℃温控目标相一致的“一带一路”绿色电力投资规划提供参考和建议。
南极海洋保护区的建设被视为公海保护区建设的领先者,对其他公海保护区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示范效益。2018年即将开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国家管辖外海域生物多样性养护和可持续利用(BBNJ)国际协定的政府间谈判,包括海洋保护区在内的海洋划区工具将是谈判的主要议题之一。本文通过梳理几个南极海洋保护区提案本身的特点及其讨论进程,识别出一些可供研究BBNJ框架下海洋保护区制度参考的一些经验,并对BBNJ海洋保护区制度提出初步的展望。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最艰巨的全球挑战之一。鉴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变化趋势,特别是美国新当选总统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和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中国必将成为全球气候变化实施中的焦点,备受关注。2014年,中国正式提出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的构想。这一基金是中国自主创立的且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资金机制,是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针对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机制,从援助国多重效益的角度来探讨实现双方共赢的可能性,并基于国际经验为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机制提供参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