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海洋:多少才够?全球海洋保护目标的历史讨论》报告发布会

日期:

本次会议上,创绿研究院发布了保护海洋:多少才够?全球海洋保护目标的历史讨论》报告,多位行业资深专家对报告内容进行了点评,并围绕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话题与参会者进行了交流。 

2021年6月15日下午,创绿研究院发布了独立撰写的的报告《保护海洋:多少才够?全球海洋保护目标的历史讨论》(下称《海洋保护目标报告》)。发布会在线上举行,同时也有嘉宾来到创绿研究院的办公室参加了线下的讨论。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海洋政策经理朱争光主持了此次会议。

简短的开场后,报告的主笔,创绿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冀俍先介绍了报告的主要内容与核心观点。他解释制作这份报告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支撑国内机构对于“2030年保护全球30%海洋”(30X30目标)倡议的讨论。报告的主要方法还是从科学和政策的角度对过往的相关会议、论文、报告进行梳理,对30X30目标背后的科学依据和有效性的讨论进行了总结。在讨论部分,他特别提出了从时间维度来理解2030年的目标,认为2030年必须规划出2050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蓝图,并选择优先领域落实保护。报告还比较了海洋百分比保护目标和气候变化控制升温的目标,强调了“去政治化”的重要性。在建议部分,报告强调了一个有雄心的海洋保护目标的重要性,需要扬长避短,一方面发挥目标动员社会资源开展行动的作用,同时要使用其他工具来保障设立保护政策的效果。最后他补充道,这份报告是一个纲要性的信息地图,其中梳理的过去的重要讨论都在参考文献中,如果希望进一步了解可以按图索骥去阅读其中的参考文献。

在点评环节,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的张朝晖研究员对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30X30目标是基于科学依据和风险预防原则,提出来的一个保底的愿景,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愿望的。特别是在气候变化挑战下,更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来激励和引导我们未来十年的海洋保护行动。他提出未来十年,在海洋保护当中要质量并重,多目标协调联动,并希望各国提升海洋保护的意愿和重视程度,通过广泛的合作和伙伴关系建设,在未来能够真正实现我们的愿望,构建我们所希望的美好的海洋。

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发展研究所郑苗壮研究员在点评中分析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海洋法公约》在保护全球海洋中的不同角色。回顾目前的保护倡议和实际的进展,他指出了海洋保护目标所遇到的挑战。特别是在追求保护定量目标的时候对保护质量的重视不足。纸面政策上的保护和实际保护之间存在差距,关键区域和偏远区域获得的保护之间的优先取舍也存在挑战。他认为,在未来十年需要更多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来支持保护工作的落实。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中国代表处主任张琰在点评中肯定了报告的专业性,也简单回顾了IUCN对海洋保护目标的讨论。他指出中国的声音对于全球的保护事业至关重要,但是在一些议题上在早期参与不足,现在正迎头赶上。政府和民间组织都需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自然保护热点议题的讨论中。

中国北极事务特别代表,前气候变化特别代表高风在点评中从北极中央公海渔业协定展开,提出十七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是一个整体。在全球人口继续增加的前提下,在2030年实现SDG挑战巨大。他指出海洋保护的目标是为了人类的福祉。在全球目标的引导下,每一片海域的保护措施应该与其具体的管理目标相对应。

问答中收到了来自线上和线下多位参会人的提问,问题涉及原住民权益的保护,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制度性话语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海洋保护的政策组合等。专家们做了精彩的解答。

最后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海滨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张教授高度评价了此份报告,并就今后值得开展的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需要深入总结《爱知目标》的经验和教训,《昆明目标》作为中国主场外交的重要产出,是中国留给世界的重要贡献,需要建立在对过去十年的总结上;其次,昆明的目标也需要科学的支撑,IPCC的科学建议有力推动了气候变化的进程,生多领域的科学建议工作可以借鉴IPCC的经验;第三,制度建设对于落实保护至关重要。最后,张教授还强调了海洋保护与陆地保护相比在地缘政治上的特殊性。

一共有七十多位参会者在线上或者现场参与了此次会议。创绿将继续针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开展相关研究,用知识产品支持中国的民间讨论,使之贡献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