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本周,来自24个成员国和欧盟的能源部长及高级别代表以及民间组织代表齐聚北京“第八届能源部长级会议”,围绕清洁能源发展、创新理念传递及公私部门合作展开讨论,以推动全球采取具有雄心的清洁能源政策与行动。随着光伏发电和风电成本急剧下降,201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创新记录,新兴经济体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重要市场。IEA建议各国政府应制定可持续能源的长远规划,释放清晰政策信号,以加快能源部门转型,确保全球实现清洁且安全的能源未来。正如“清洁能源经济转型论坛”的专家所指出,推动能源革命,实现清洁能源转型,是全球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点
- 因成本不断下降,可再生能源成能源增量主体。报告表明,随着光伏发电和风电成本急剧下降,部分国家可再生能源电力成本比该国化石能源发电和核电的等效成本更低廉,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创新记录。2016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161GW,较2015年增长约9%。该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贡献了更多的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量,中国、印度和智利等新兴经济体成为重要市场。此外,工商界对100%可再生能源的承诺也激发了清洁电力项目的投资。专家预测,未来10年内,光伏发电和风电的发电成本将会继续下降。
- 确保《巴黎协定》落实要求各国增强去碳化雄心,释放清晰政策信号加速能源转型。IEA最新报告指出,目前可再生能源转型进程尚不足以落实《巴黎协定》,全球亟需对清洁技术领域加强政策支持,以扩大可再生能源部署规模。如果政策制定得当,全球能源部门有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将全球温升控制在较工业革命前水平高1.75℃范围内。制定可持续能源的长远规划,加强国际合作,制定支持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创新及市场机制的相应政策,有助于加快能源部门转型,确保全球实现清洁且安全的能源未来。
- 各国能源部长、民间组织共商清洁能源转型,以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周,来自24个成员国和欧盟的能源部长及高级别代表于北京出席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旨在推动全球采取具有雄心的清洁能源政策与行动,实现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目前,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创造的工作岗位数量远高于传统化石能源行业。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行业从业人数或将达到2400万,成为全球主要经济驱动力。此外,清洁能源的发展会推动电力结构、高耗能产业及机动车三方面转型,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包括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在内的传统能源大国也加大可再生能源发展力度,把握清洁能源转型的机遇。
媒体报道
- 2016年世界可再生能源创记录增长 (Independent)
- 全球可再生能源报告:清洁能源成能源增量主体 研发投入仍不足 (21世纪经济报道)
- IEA:全球能源体系距气候目标尚有一定差距 (路透社)
- 发展清洁能源将很大程度改善空气质量 (界面新闻)
-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官员:治理雾霾应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中新网)
- “清洁能源 创新使命”峰会开幕:推动全球向清洁能源经济转型 (央视网)
资源与工具
- 报告:全球可再生能源报告2017 (REN21)
- 报告:可再生能源与就业2017 (IRENA)
- 报告摘要:能源技术展望2017 (IEA)
- 数据:清洁能源进程追踪 (2017)
- 新闻稿:可再生能源再创记录的一年:更低的成本,更多的可再生能源 (REN21)
- 博客: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的六大看点 (世界资源研究所)
- 博客:清洁能源经济转型与绿色就业 (能源基金会)
- 博客:清洁能源经济转型经验总结 (能源基金会)
图片与视频
- 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投资(REN21),全球可再生能源就业(IRENA),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会议 (CEM8)
大家说
- “全球每年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新增装机超出了所有化石能源年新增装机的总和。2017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报告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是:整体的、系统的方法是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也应成为准则而非特殊情况。随着可再生能源份额的不断提升,我们将不仅需要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同时也需要一整套全面工具,包括互联互通的综合性输配电网、平衡供需的举措、部门耦合(例如电力和交通网络的整合),以及一系列支持技术的推广。”——REN21 董事,Arthouros Zervos
- “(‘一带一路’倡议)主要向我们显示了我们怎样能够促进跨境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我们估计,到2050年我们需要2000GW的互联互通的发电能力,这样才能够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Adnan Z. Amin
-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轮新的变革,全球经济需要寻找新的发展引擎。推动能源革命,实现清洁能源转型,是全球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能源基金会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Eric Heitz
- “清洁能源的发展肯定会改善空气质量,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电力结构,对火电的清洁化利用和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第二,对高耗能的工业进行能效提升;第三,机动车的清洁能源利用,比如扩大电动汽车的普及,或者对机动车使用生物燃油。这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城市或局部区域的空气污染状况。”——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秘书处主任,Christian Zinglersen
相关气候快讯
- “坚守来之不易的气候协定成果”需加快清洁能源转型
- 全球平均温度上升1.3℃,中国领跑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
- 工商界与投资者竞逐清洁能源领域,加速煤炭结构性衰退
- 德国G20 聚焦可持续发展,科技巨头承诺100%可再生能源供能
- 唯有加速清洁能源转型才能实现“美利坚合众国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