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快讯
中国气候快讯每两周一期,旨在为关注气候与能源领域的各界意见领袖及决策者们提供及时、有效、免费的热点新闻、分析与评论。快讯关注对全球及中国气候治理具有影响力的重大事件,以及海内外探索低碳经济转型的实践,以具有国际视野的及时分析成为气候与能源界利益相关者每周不可或缺的资讯平台,并吸引更广泛的读者参与到气候行动与能源转型的讨论,推动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自2013年启动以来,创绿研究院已发布近300期中文气候快讯。
美国学者米歇尔·渥克表示,全球气候变化是目前最大的“灰犀牛”,以此警示各界,尤其是美国政府,对于这一明显的、高概率的而且最终有可能酿成大危机的事件的重视依然不足。
《2017 年中国碳价调查》报告的问卷调查显示,有47%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的全国碳交易体系将于2020年或稍早的时间进入成熟运行阶段,还有44%的受访者则认为全国碳市场的成熟要到2021-2025年后才能实现。
面对频发的极端天气事件,纽约公司近日提出设置“气候带薪假”,为受极端天气事件影响的员工提供便利;一些国家政府斥巨资支持气候灾害保险,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脆弱人群的气候韧性。
最新报告指出,2017年全球化石燃料和工业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增长2%,这一增长主要是因为欧盟和美国放缓减排步伐,以及中国煤炭消费有所回升。
11月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23届缔约国大会(COP23)在德国波恩开幕,本次大会的重点是确保如期拿出《巴黎协定》的实施细则,并使得落实《巴黎协定》所需的工具和手段得到强化,为2018促进性对话奠定基础。
随着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到80万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联合国环境署发布报告警示,当前各国的减排承诺只达到了实现2030年温控目标所需减排水平的三分之一,而私营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行动力度也远不足以弥补这一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