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公约与海洋保护线上分享会

日期:

12月10日,创绿研究院在线上举办了关于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的分享会,同时也发布了创立绿研究院的知识产品,海洋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速读材料的正式版。

2020年12月10日,在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德国)北京办事处的支持下,创绿研究院在线上举办了关于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的分享会,同时也发布了创立绿研究院的知识产品,海洋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速读材料的正式版。

世界经济论坛海洋行动之友的中国项目负责人谢茜主持了这次活动。

首先由创绿研究院的陈冀俍研究员简单介绍《海洋保护与生物多样性公约》速读材料。制作这份材料的出发点是为了支持民间组织参与CBD进程的讨论,从而为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的成功举办作出贡献。他也特别提到速读材料是一份便于快速阅读的简报合辑,创绿研究院的海洋与CBD资源网页上还有更多深度的内容,可以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随后陈冀俍介绍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在全球海洋保护中的作用。在报告中,他强调了海洋的法律制度造成国家管辖范围内外的保护进度的差异,然后通过南极罗斯海海洋保护区谈判的案例,梳理了在区域层面设立海洋保护措施的挑战。最后他认为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讨论,特别是后2020生物多样性框架可以为海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建立更多原则上的共识以及推动科学上的工作,从而支持到政治决策。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的朱争光研究员介绍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下关于海洋的讨论,他梳理了 历届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会议中对于海洋的讨论,也解读了中国对于海洋议题的公开倡议和立场。他认为在后10年的海洋保护中,要兼顾保护的质量和数量、强化对海洋保护区的监督和管理,特别是要积极应用一些新技术,建立立体的监测系统,他也认为有必要成立跨部委的海洋议题协调机制,从而在政策制定中更有效地平衡各方面的诉求。最后他认为,我们国家应该在公海关键生物多样性区域选划、公海生物多样性制度建立这些方面迎头赶上,参与引导国际规则制定,而这方面也还需要更多来自科学界的支持。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的张朝晖研究员介绍了中国海洋保护区体系的发展和现状。在对未来的展望中,他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以及在《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的引导下,可以对我国海洋保护地的发展前景保持积极乐观。目前的优先工作首先是稳定工作队伍,然后要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发展道路,这需要理清现状和现实、系统地规划未来。张老师最后还提到了联合国中方代表最近在第75届联大全会海洋和海洋法议题下的发言。他认为要保护全球的海洋,首先要建立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广泛共识,对海洋保护这个问题的本质和行动的紧迫性,全球要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和努力方向。

来自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李楠主任分享了世界自然基金会针对生物多样性公约进程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新共识”的倡导工作的思路。基于“全球生态足迹”的概念,她介绍了人类在生态保护上的“历史欠账”,也通过公平的视角,回顾了生态问题与发展问题的关系。WWF提出人与自然和谐新共识,主要目标是希望能在利用2021年这样一个关键的时间点去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就是大家一起在2030年之前保护并且修复自然,让自然退化的曲线可以扭转过来。通过引用一些研究和《地球生命力报告》,WWF认为即使是在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依然是可能的,而且向这个方向努力可以找到新的发展机会。关于CDB大会,李楠认为高层领导人的行动共识已经有了,但是与目前落在纸上的谈判还有差距。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去弥合这种差距。非国家主体的行动和声音,为对谈判的进程创造良好的氛围,也能为以后的目标实现作出贡献。

约有60名伙伴全程参与了本次线上活动,在会议的聊天室中的互动也非常活跃。“问答与讨论”环节探讨的问题包括,对中国现有保护区制度的提问,关于中国在全球海洋治理中与其他国家的立场的异同点,也有,草根组织如何参与CBD公约进程讨论等。演讲嘉宾通过口头回应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回答,也通过在聊天框中提供信息链接的方式对部分问题进行了简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