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rick N. Halpin教授:全球视角下大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的需求

日期:

杜克大学Patrick N. Halpin教授在创绿-昆山杜克大型海洋保护区研讨会上的发言。

2018年8月27日,由创绿研究院与昆山杜克大学环境政策硕士项目联合主办的“大型海洋保护区设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顺利召开。来自于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的多位专家针对大型海洋保护区设计的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我们将陆续分享此次研讨会精华,供大家学习讨论。本期是来自杜克大学Patrick N. Halpin教授的发言精华。

这次研讨会上,Halpin教授与现场进行了远程连线,分享了主题为《全球大型海洋生态保护的需求/大型海洋保护》的演讲,主要从海洋保护现状、实验室研究课题等方面介绍了海洋保护区的重要性及保护措施。

视频会议现场 | 昆山杜克大学环境政策硕士项目

海洋保护面临的现状

由于海洋生物多样性、人类的影响及海洋的管辖区域的不平衡,科学家们在保护海洋时需个体化地考虑生物多样性,并且寻求国际机构组织来解决问题。许多海洋生物的种类在公海与各国自由的海洋之间进行长途迁徙,成为海洋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过去几年针对全球海洋保护区的讨论如火如荼。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保护区被建立,但是在2020年之前,海洋保护区面积达到全球海洋面积的10%的目标依旧难以完成。如今只有3%的海洋被保护,且仅2%的全球海洋区域受到严格保护。很多人都对建立并且维护大型海洋保护区这一举措持有疑问,比如:如何治理、管理海洋保护区,设立大型海洋保护区的目的及意义,海洋保护区在社会生态方面代价和价值的平衡等。

Halpin教授的研究

1. 生态或生物重要领域(EBSA) 的识别

《生物多样性公约》从2010年开始依据指标来识别符合要求的区域。如今已有279个EBSA得到了识别并通过了审议。在推进这个过程当中,Halpin教授把不同的生态和生物领域进行细分和描述,包括静态特点、集群特点、浮游特点和动态特点。

Halpin教授提供的资料

2. 海洋连通性海廊区的识别

海洋当中相互连接的海廊区域有很多超过数万公里的连接带,海鸥、海龟等常在此区域迁徙。对于这些迁徙互联海洋生物(MiCO),Halpin教授有针对迁徙鸟类区域(IBAs)、迁徙哺乳动物区域(IMMAs)的项目,可以识别迁徙的生物从一个海域到另一个海域时中间连接的区域。保护这些区域可以实现迁徙生物的互联互通。 

注:海廊区(ocean corridors)是指不同海洋间相互连接的区域。

3. 大型海洋保护区的监检测工作

Halpin教授还有与NGO全球渔业协会进行观察合作的项目,通过卫星导航的自动识别系统(AIS)对渔船的行动进行追踪,识别非法捕鱼和转运等活动,从而提高透明度并增加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6年远洋延绳钓捕捞情况 | Ortuno Crespo et al. 2018

4. 研究面临的挑战

研究大型海洋保护区时有大量的数据需求。海洋生物地理信息系统委员会(BIS)是全球最大的海洋数据库,但现在许多关于海洋的数据是偏移或缺失的,急需跨国机构提供资金,如类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海洋可持续发展方案。总结 由于大型海洋保护区是帮助人类了解并管理海洋及其资源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实现生态区域间互联互通,完整地呈现出海洋这种大型生态系统的整体特征,帮助人类了解如何在不断变化的气候情况下去保护海洋环境,并获得可测量的保护结果。

国际性的支持工具也十分重要,如利用国际法律约束力文书(ILBI)来管理好国家管辖海域外生物多样性(BBNJ)项目和大型海洋保护区。Halpin教授称,国际数据的采集的合作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促进,希望大家能分享这些数据,共同开发出新的工具去更好地观察、监测大型海洋区域。                                      

人物介绍

Patrick N. Halpin,杜克大学尼古拉斯环境学院海洋科学与保护部门教授、海洋地理空间生态学实验室主任。研究专长包括海洋地理空间分析、海洋保护和管理等。

资料来源:http://mgel.env.duke.edu/ 相关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