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了从开幕前各国推动《巴黎协定》迅速生效的积极势头,到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在美国以及全球气候治理问题上的不确定性,直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二届缔约方大会(COP22)第一周谈判在上周六暂告一段落,本周一开启第二周高级别磋商。
摩洛哥马拉喀什COP22主席Patricia Espinosa对本次马拉喀什气候大会有如下期待: 其一,将各国实际行动势头体现在谈判进程中 其二,确保各国增强2020年前的气候雄心,并加强国家自主贡献 其三,提高资金特别是公共资金对于绿色领域的支持。 此外,本次气候大会还需完善气候资金衡量的标准,并动员私营部门来增加气候资金、帮助南方国家和其他气候脆弱地区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以及为全球各地,尤其是非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以下是第一周谈判会场内外的重点回顾: 谈判会场内: 1. 《巴黎协定》特设工作组,落实《巴黎协定》的模式、程序和指南 COP22大会第一周开启了《巴黎协定》特设工作组(APA)、《京都议定书》第十二次缔约方大会(CMP12)、附属科技委员会(SBSTA)、附属执行委员会(SBI)的磋商。其中,APA主要探讨落实《巴黎协定》的具体细节。 《巴黎协定》特设工作组第一届第二次会议(APA 1-2)于大会第一天下午开幕。开幕式上,各谈判集团代表阐述了各自集团对于会议讨论的立场和期望。 《巴黎协定》特设工作组(APA)的任务是为《巴黎协定》的执行制定模式、程序和指南,以促进《巴黎协定》的落实。同时,特设工作组还要为《巴黎协定》缔约方第一届会议(CMA1)进行准备。《巴黎协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跨过生效门槛,于11月4日正式生效,使本次马拉喀什气候大会成为《巴黎协定》生效后的第一次缔约方会议,也使得特设工作组的工作会议和CMA1于同一次气候大会中进行。 本次特设工作组会议,各方对会议日程中的条款三至条款八,分别为减缓、适应信息通报、透明度框架、全球盘点、促进履约和其他与落实《巴黎协定》的相关事项展开磋商。尽管特设工作组重申他们将以包容、透明和高效的方式开展工作,但第一周内特设工作组会议进展十分缓慢,各方并未就会议日程中的各条款达成一致。 根据大会日程,包括特设工作组会议在内的所有附属机构原计划在11月14日陆续闭幕,并将在15日开启高级别会谈。不过此前各国就是否在第二周继续针对APA进行磋商产生了两极分化。其中,瑞士提议在第二周继续针对落实《巴黎协定》的具体问题进行磋商,这得到了小岛屿国家、澳大利亚、欧盟、与拉丁美洲国家的支持,认为可以利用部长级会议在《巴黎协定》落实议题取得进展。而立场相似的发展国家(LMDC)、中国、印度与尼加拉瓜等发展中国家则认为在议程设定上不应顾此失彼,目前的讨论主要围绕2017到2018年落实《巴黎协定》的工作,而兑现2020年前的气候承诺对于全球气候行动进程同样重要。 各工作小组在APA会议闭幕前将各条款的非正式磋商内容通报至特设工作组,特设工作组将以此为参考,向缔约方大会通报成果。 2. 长期气候资金:1000亿美元资金承诺 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承诺迟迟未能兑现,阻碍了谈判进程的顺利进程,并影响发展中国家采取气候行动的信心与决心。 第一周,各国就长期气候资金、第六次资金机制评审等进行了磋商。磋商仍是落在气候资金承诺兑现情况,以及气候适应资金在占全部气候资金的占比问题。COP22前,OECD国家公布了一份落实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的路线图。在谈判会场中,这一路线图被一些发达国家谈判代表提及,以此作为其落实气候资金承诺的具体行动。 不过,这一路线图的方法学仍然受到发展中国家的质疑,尤其是在资金的来源、去向以及如何核算等方面上仍存有分歧。同时,现阶段用于适应的气候资金仍远远低于用于减缓的资金。发达国家承诺到2020年时,将气候资金规模提高两倍,即200亿美元的公共资金,但这一数字仍只占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目标的五分之一。由于各国减排不力,到2050年,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适应成本将增加至2800~5000亿美元,这一数字超出之前估算成本的4~5倍。随着气候变化对于世界各国的影响不断加重,尤其对于气候脆弱国家来说,发达国家需要加快调动气候资金的步伐,以落实2020年前1000亿美元的气候资金承诺,并逐步扩大资金支持规模,同时将适应资金占比提升至整个气候资金规模的一半。 3. 损失与损害 损失与损害主要探讨的是对于气候变化已经造成的危害,如何进行弥补。《巴黎协定》中,将“损失与损害”议题与“适应与减缓”议题做了区分,被单独列为一段;但并未对损失与损害的资金问题进行充分讨论。第一周内,各国在损失与损害议题上几乎没有任何进展。观察员们期待各国能够将用于补偿损失与损害的资金与用于减缓和适应的气候资金也区分出来,明确在损失损害议题上所需的资金,并制定适当的筹资战略。 谈判会场外: 美国大选&中国回应 摩洛哥气候大会进行第三天清晨,美国第58届总统大选结果揭晓。总统当选人唐纳德·特朗普此前公开对气候变化表示质疑,表示当选后将退出《巴黎协定》,减轻对价值50万亿美元的美国能源生产所采取的限制,并不再向联合国提供气候资金。 选举结果出炉后,气候大会现场增加了一丝凝重的氛围。美国的观察员们情绪沮丧,各方也对这一选举结果对谈判走向和全球气候治理的影响表示关注。 特朗普虽然宣称当选后将退出《巴黎协定》,但根据《协定》规定,任何批准《协定》的缔约方在三年内不得退出,如果退出,则须提前一年进行通报。这一点有效规避了因部分国家国内政治局势动荡可能对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是,特朗普亦可采取另外一种方式来间接退出《巴黎协定》,即退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根据《巴黎协定》第28条第三项规定,如果缔约方退出《公约》,则将自动退出《巴黎协定》。 目前,美国确实可以通报退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在一年后正式退出《公约》。进而,因其《公约》缔约方身份的失效使得美国间接推出《巴黎协定》。如真采用此举,这将引发强烈的国际治理局势动荡,也对美国自身的外交战略不利。现在看来,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事实上,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贸易、公众健康和国家安全等诸多关键议题的议程,对于任何一位希望保护其民众的国家领导人来说,气候变化都是执政过程不能忽略的议题。 美国大选为全球气候治理带来不确定性,但在此期间,中国、欧盟与小岛屿国家等纷纷表示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为国际气候谈判与全球气候治理注入了些许镇痛剂。对此,5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认为,明智的领导人应该顺应世界的潮流和趋势。无论美国之后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会采取何种举措,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维护气候治理国际机制,并推进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德国成为首个发布长期低温室气体排放发展战略的国家 上周,德国发布其2050年的低温室气体发展战略,承诺到2050年时减少80%到95%的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全球首个发布长期低温室气体发展战略的国家。根据这一减排计划,德国需要在2030年时将工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削减五分之一,并大规模减少能源部门的排放。德国在今年上半年创下纪录,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高达550亿瓦,满足了95%的全国用电量的需求。但是德国气候目标距离《巴黎协定》温控目标仍有距离。目前,德国政府在淘汰煤炭产业方面的决心仍然不足,若要落实低碳发展战略及《巴黎协定》,必须继续加速淘汰煤炭产业的进程,实现经济发展的全面去碳化。 《巴黎协定》中规定,各缔约方应在2020年前向秘书处通报本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德国率先发布长期低碳发展战略,有助于推动全球其他国家跟上这一进程。本月初,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表示,中国已经初步完成了到2050年低碳发展战略的相关工作,并会尽快公布。我们期待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尽早制定并公布2050年的长期低碳发展计划,实现《巴黎协定》中的2°C以及1.5°C温控目标。德国作为明年G20峰会的主席国,可以继续发挥气候领导力,推动G20国家尽快落实此前的承诺,给出淘汰低效化石燃料补贴的的时间表,并加速经济去碳化进程。 2017年COP主席国花落斐济 2017年COP大会的主办方结果尘埃落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3次缔约方大会主席国将由斐济担任。不过,会议举办地点不会设在斐济,而可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总部德国波恩。斐济是全球首个批准《巴黎协定》的国家,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有观察员猜测,下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主席国由斐济担任,却不在当地举办,或是为了强调太平洋岛国因海平面上升而将被淹没,彰显全球面临气候挑战的紧迫性。 第二周展望: CMA1,COP22高级别会议,与更广泛的观察员参与 《巴黎协定》在各国的积极推动下迅速生效,当地时间11月15日将开启《巴黎协定》第一次缔约方会议(CMA1)。各缔约方将通过大会议程,并审议与《巴黎协定》执行有关的事项。国家首脑和部长等高级别代表将出席11月15日至17日的高级别会议。届时各国家首脑或政府代表将分别发表各国声明。这是《巴黎协定》生效后的第一次高级别会议。 截至目前,批准《巴黎协定》的缔约方数量已经从马拉喀什气候大会召开前时的100个增加到109个。我们期待更多的缔约方能够加速国内立法程序,在今年加入到《巴黎协定》当中,进一步展现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与决心。 当地时间11月16日,大会将举行增强雄心与支持力度的促进性对话,以评估各国在资金技术转移与转让、通报并落实减缓行动等方面的具体执行情况。从目前情况来看,部分国家可能尚未就此做好准备。接下来,各国还要在2018年进行一次促进性对话。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促进性对话要求各方做好准备,并讨论更多细节问题。 此前,在今年五月第一次APA会议上,各缔约方表示加强观察员组织有效的参与对落实《巴黎协定》至关重要。但自上周二起,所有APA的相关讨论均只对每个类别的观察员组织开放两个名额,完全与此相悖。经过沟通,大会主席表示将尽可能确保观察员组织的广泛参与,我们期待在第二周的谈判进程中,能够保持会议的透明度,并强化观察员组织的持续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