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期-暴雨来得更猛烈了,城市们准备好了吗?

日期:

气候变化背景下,暴雨洪涝灾害可能愈演愈烈,未来城市如何提高适应能力?

从沿海到内陆,从长江流域到淮河流域,从五月到七月,暴雨洪涝灾害不断冲击我国南方地区。与往年相比,本次南方洪灾与疫情、蝗灾等公共突发事件叠加,实际上可能酿成更加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将会如何发展,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否会逐年增加,怎样行动才能尽量规避潜在的气候风险、提高城市气候弹性,这些命题可能会后疫情时代的必修课。


入汛以来,南方多地连日暴雨,洪涝灾害频发,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

6月2日以来,连日强降雨致中国南方多省份发生洪涝灾害,全国共有433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109条河流发生超保洪水,33条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根据国家应急管理部的消息,截至7月10日,洪涝灾害造成广西、贵州、广东、湖南、江西、重庆等27省(区、市)3385万人次受灾,141人失踪或死亡;2.3万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298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95.9亿元。从6月2日到7月2日,中央气象台已连续31天发布暴雨预警,连续发布预警日数为2010年有预警记录以来同期最多。今年入汛以来长江流域平均降水量达到346.9毫米,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二位,超过1998年同期数据,其中浙江梅雨量超常年51%。虽然目前南方暴雨已有所缓和,但未来一段时间雨带将逐步抬升至黄淮、华北、东北南部等地区。中央气象台预计7月东北大部、华北大部、黄淮、江淮北部、江汉大部等地降水会较常年同期偏多。

上涨的江水即将淹没武昌黄花矶凉亭 | 新华社


尽管暴雨洪涝年年都有,但根据气象记录显示,中国出现极端降水的频次与强度呈上升趋势。中国气象局在2019年发布的《气候变化蓝皮书》中指出,从1961至2018年,中国各气象观测站点观测到的年累计暴雨日数(暴雨站日数)呈增加趋势,平均每十年增加3.8%。根据中国社科院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9:防范气候风险》报告,在高排放场景(即RCP8.5浓度路径)下,中国在21世纪末面临的高温热浪数量会是现在的3倍,冰川质量也将缩减70%,各地降雨量差异扩大,未来我国可能同时面对大范围干旱、风暴潮、以及暴雨等极端事件,气候风险进一步攀升。

1961-2018年中国年累积暴雨站日数 |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19)


极端暴雨袭击,城市可能面临更大气候风险,需采取综合措施提高韧性

在极端天气频发的情况下,作为人类聚居地和社会经济活动发生的主要场所,城市在未来可能面临更高的气候风险。一方面,城市热岛效应和雨岛效应会增强对流活动,增加城市中心和下风口区域发生高强度暴雨的可能性,更容易在城区内形成大面积积水甚至区域性内涝;另一方面,面对暴雨,许多城市尤其是老城区的排涝系统采用的排水标准过低、地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使得城市内涝频发。同时,城市扩张容易造成城市周边水土流失加剧、局部水系紊乱、河道与排水管网淤塞,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城市排涝能力下降。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研究员表示,我国2/3的城市都发生过城市内涝。在今年持续强降雨的冲击下,我国南方多地再现“城市看海”现象,沿江低洼路段遭受更为严重的渍涝灾害。这样的风险可能会随着气候变化的步伐不断提升,比如,根据《自然》刊登的一项研究,到2050年,广州面临城市洪涝风险的损失可能达到GDP的1.32%,天津、深圳等沿海城市也可能蒙受较大损失。

为应对现在及未来的气候挑战,城市应尽快采取措施提高其气候韧性,特别对于沿海城市来说,可以考虑将硬件与软件基础设施技术方案结合起来,实现城市维度的综合调整。目前中国通过海绵城市和智慧城市试点,采取增加透水地面、提高地下管线标准、提高地下排水系统抗灾能力;运用智能管网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等措施,有效减少局部内涝问题。若要彻底根除城市“看海”现象,还需要在整个城市尺度完善硬件与软件基础设施技术方案。在城市规划方面,城市可通过调整建筑布局,合理规划河网水系,升级泵送、管道系统,进一步增强城市整体的蓄水及排水能力;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城市可在内部进一步增加绿-蓝基础设施,如开辟城市绿地公园,建造水广场,运用植被和土壤等生态系统过程调节水资源;在软件管理方面,城市还可考虑成立负责解决气候变化和长期规划的中心协调机构,并且建立健全预警体系,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另外,城市管理也需要在更大范围与国土生态治理结合起来、用基于自然的理念,系统解决城市洪涝问题。我国计划在2020年普遍实现将适应气候变化相关指标纳入城乡规划体系、建设标准和产业发展规划,建设30个适应气候变化试点城市,显著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水平。到2030年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知识普及,全面提升城市应对多重气候灾害的能力。


科学证实气候变化会增加极端天气的频率和强度,但目前气候适应的需求与实际投入间差距仍然较大

极端天气与气候变化以及引起气候变化的人为因素的关系,已经得到气候归因学说的证实。根据IPCC在2018年出具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气候变暖导致全球多地出现强降雨的频率和强度提升,这样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高纬度地区、热带地区,以及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全球变暖带来的平均地表气温的升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热带季风活动和水循环过程,带来更多强降水。同时,液体的物理属性也决定了其热膨胀作用,当水量巨大时,热膨胀效应也会被相应放大,所以海平面升高会进一步增大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根据Carbon Brief对超过300个极端天气归因研究的概述,有超过一半的研究认为未来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会带来更多极端降水和洪涝灾害。

极端降水在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5℃(左)和2℃(右)时的变化情况 | IPCC

面对气候变化已经带来的影响,采取适应(Climate Adaptation)行动有助于增强韧性,但世界范围内已出台的气候适应方案尚不能满足气候风险的需要。目前,132个发展中国家的自主贡献方案中囊括了气候适应部分,另有11个发展中国家出台了专门的气候适应方案,但其中仅有40个自主贡献方案包括了量化的气候适应目标。这些政策法规致力于保障基本的卫生设施、清洁的水与电力、提高疫苗接种率、解决食物短缺问题以及改善发育不良的普遍现象。根据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适应差距报告》,2030年全球每年所需的气候适应费用或将达到1400-3000亿美元,到2050年则可能要增至2800-5000亿美元,但该预测低估了人类需要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系统服务投入的费用。根据联合国环境署对NDC中气候适应投资的计算,发展中国家计划在2020至2030年间每年投入约500亿美元用于气候适应行动,已经与需求有较大缺口,而实际可用的气候适应资金可能更少。

为弥补气候适应需求与投入间的差距,一方面,各国需要在更新的NDC文件中继续增强气候适应行动的决心,另一方面,各高风险国家和地区应尽快出台适当的应对措施。外交部条法司气候变化办公室主任周倩认为,中国在气候灾害和风险防控方面属于脆弱型国家,在风险防控方面,还存在较多领导力、资金、适应力、减排量的缺口。为提高气候韧性,首先要确定未来可能面临怎样的气候风险,并运用风险测量工具估测损失,以确定气候适应投资体量。第二,基于气候风险调查,各国家应规划并制定合理的适应方案、政策,并及时采取行动。


研究报告:《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19)》(中国气象局)

研究报告:《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国家发展改革委)

研究报告:《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

研究报告:《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IPCC)

研究报告:《适应差距报告》(联合国环境署)

研究报告:《三角洲城市的气候变化适应》(C40城市集团)

研究报告:《气候变化适应与韧性行动方案》(世界银行小组)

研究报告:《城市如何共同处理气候变化与不平等现象》(世界资源研究所)

研究报告:未来主要海滨城市面临洪涝损失(《自然》)

研究报告:可观察的中国南方海滨城市每小时极端降水量变化与城市化的关联(《应用气象与气候学期刊》)

政府通报: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专题研判防汛救灾工作(国家应急管理部)

政府通报:浙江:梅雨量超常年51% 防汛工作全面展开(国家应急管理部)

新闻报道:水利部:6月以来全国433条河流超警,141人死亡失踪(澎湃新闻)

新闻报道:中国气象局:连发暴雨预警天数为有记录来同期最多(央视网)

新闻报道:特别报道|2020南方洪灾(财新)

新闻报道:气候变化威胁下的洪水围城(绿色和平)

新闻报道:多地再现“城市看海”,强暴雨天气下如何防治内涝?(新华网)

新闻报道:《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9)》发布会暨“防范气候风险”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澎湃新闻)

新闻报道: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全球极端天气事件概述(Carbon brief)


浙江大学水利工程学系主任许月萍教授:

“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水利工程设施日趋完善,但中小河流防洪标准较低,再加上流域汇流时间较短,洪水预报、预测难度较大,造成中小河流防汛形势严峻,这在今年南方洪涝中体现较为明显。”


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俞孔坚:

“过去的‘海绵城市’试点范围是城市局部而非整个城市,建设效果显著,但要彻底解决城市的内涝问题,还需从源头开始,在更大范围内与国土生态治理、水利工程生态化、田园海绵化等系统治理结合在一起,用基于自然的理念,系统解决城市洪涝问题。”


7月30日 – 新冠疫情危机下看非洲形象与中非可持续合作(线上会议)

面对新冠疫情危机,中非合作却受到负面对非叙事的影响。面对这一现实,“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平台专家系列讲座第二期从中非援助与投资本身后退一步,试图探讨中非合作大潮下的短板。邀请长期研究中非合作的学者、参与中非合作的外交官、从事对非投资活动的企业代表,分析中非合作叙事中的非洲形象、中国对非洲的认知存在哪些偏差,以及这多大程度影响着中非可持续发展合作的逻辑以及模式。更多信息


7月-8月 “建筑在行动”之“打造有生命的建筑” (线上讲座)

多年以来,法国驻华使馆文化处每年举办“建筑在行动”系列讲座,邀请中法建筑师进行对话。今年,在全球特殊的背景下,法国驻华使馆联合《城市•环境•设计》杂志,带来线上版“建筑在行动”。该会议将拟定不同主题,介绍著名的中法建筑师。首期主题是“打造有生命的建筑”,邀请到的嘉宾是法国建筑师保罗-埃马纽埃尔•卢瓦雷和中国建筑师董功。
更多信息


8月17日-18日 – 我们的海洋大会(帕劳)

第七届“我们的海洋大会”的六个重点关注领域为:气候变化、海洋污染、海洋保护区、可持续渔业、可持续蓝色经济和海洋安全。更多信息


9月14日 – 中欧峰会(德国莱比锡)

2020年9月14日,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中欧峰会将在德国莱比锡举办。本次中欧峰会将讨论中国与欧洲计划推进的一系列投资协议。但考虑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届时中欧峰会可能以远程形式举行,许多计划中的议题,如旨在保护气候的“绿色协议”以及推动数字化等进程,都可能推延到2021年。更多信息


极端天气频发加剧对弱势群体的冲击,政府、财政与金融机构如何应对?

人类再次迎来有记录以来最热6月,亟需公共及私营部门展现构建零碳经济的决心与行动力

下一个台风会叫特朗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