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谈判的议题,不仅是各国政府需要面对的议题,也是青年群体的关切。李莉娜和陈冀俍是长期观察和跟进气候谈判的中国青年人中的一员。他们对于2009年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现场目睹的各方期望落空的场面还记忆犹新。他们希望,今年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会是另一个开始。
巴黎气候大会前最后一次正式谈判究竟取得哪些成果?这些成果对未来的巴黎谈判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对此,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了身在一线的谈判人士。
巴黎峰会在即,全球各国都在致力于达成一项将生效于2020年的全球性协议,将全球温度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同时寻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包括10月召开的德国波恩谈判在内的一系列会议和外交活动都将释放一定的气候政治影响,而业内普遍认为最大的气候政治力量来自于中美的气候合作。
美国时间周五中午,习近平和奥巴马联合发布气候变化声明。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声明基于去年11月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将对两个月后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达成公平、进取的全球气候协议注入新动力。
中国承诺拨出200亿人民币(折合31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中美两国于美国时间周五在华盛顿发表了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方承诺成为最大亮点,包括2017年启动全国碳市场和为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注资200亿元,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分析人士称,声明将有力推动巴黎气候峰会取得实质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