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期 | 2015年首轮气候谈判达成正式谈判文本

日期:

导语 2015年首轮联合国气候会议于日内瓦当地时间2月13日闭幕,各缔约方经过六天的讨论达成一份正式的全球气候 […]

intro 导语 2015年首轮联合国气候会议于日内瓦当地时间2月13日闭幕,各缔约方经过六天的讨论达成一份正式的全球气候协议谈判案文,为年底巴黎气候大会达成新的全球气候协议奠定基础。评论认为在去年利马大会的艰苦谈判之后,日内瓦会议期间各缔约方展现出的建设性态度“令人鼓舞”。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支持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长期目标,此次新案文中包括了减少化石燃料补贴的建议。同时谈判案文也纳入了气候行动的健康效益,保障人权与代际公平,以及大力增强发展中国家应对极端天气能力的重要提议。未来的挑战是将这86页的文本进行精简,虽然此次会议上各缔约方就精简流程达成一致,但重头戏仍留待下一轮谈判。在6月的波恩气候会议上,如何弥合气候资金的巨大差距以及在全球向100%可再生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如何确保公平正义仍将是各方讨论的关键议题。鉴于巴黎气候协议将在2020年起生效,民间组织在此次会议期间呼吁各国大力增强2020年前的气候行动力度,以达到逐步淘汰化石能源的长期目标。
sina热门微博 MT@联合国:《联合国气话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发表新闻公报指出,经过7天的谈判,《联合国气话变化框架公约》194个缔约国2月13日在日内瓦成功完成全球气候变化协议正式谈判文本,为在今年年底将在法国巴黎举行的气候变化会议上达成最后成果文件打下基础。http://t.cn/RwIjlhF http://weibo.com/1709157165/C4BVY2jCI?type=comment#_rnd1425610560541

key-points关键点

  • 各国政府正为达成新的全球气候协定凝聚共识,其中包括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排放的计划。为期六天的日内瓦气候会议见证了缔约方间的积极互动,并达成了用于巴黎气候大会的谈判文本。在愈来愈多的国家支持下,全球气候行动的长期目标在文本中的比重逐渐凸显。这一目标可能会加速全球向100%可再生能源转型的速度,让大部分以探明的化石燃料留在地下。为了加速这一转型进程,NGOs呼吁各国政府不要拖延到2020年巴黎气候协议生效时才行动,而应立刻加大2020年前的行动力度
  • 未来几个月,各缔约方需要提交国家自定贡献预案(INDC)。这是所有缔约方首次采取共同行动,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这场对抗气候危机的全球行动需要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帮助,通过资金与技术转让帮助发展中国家做出能源转型的选择,增强其应对气候灾害的能力。评论认为日内瓦文本为达成巴黎气候大会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各国提出的气候行动目标将促进全球在巴黎气候大会达成有雄心的气候协议。欧盟瑞士已经率先发布其贡献目标,中国代表在日内瓦会议期间表示中国会在3月份公布国家气候目标。
  • 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各国政府增强社区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适应力,并大力推动向100%可再生能源的转型。当地社区,工商界领袖,宗教团体,主要投资人与顶尖科学家均发出能源转型的呼吁,以改善公共卫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并促进繁荣。全球撤资日在日内瓦气候会议结束当天启动,目前全球有几百亿投资从化石燃料撤资并转投清洁解决方案。中国国内一部耗时一年拍摄的雾霾调查《穹顶之下》播出当天,便引发公众对雾霾的健康危害以及能源转型方案前所未有的讨论与辩论
媒体报道 resources资源与工具

UNFCCC与通向巴黎大会之路 观察文章 排放差距 相关研究 视频与图片

大家说

  • “我们希望通过巴黎气候大会告诉世界,推动低碳经济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不是一个大家互相推搡的包袱,而是世界各国为了保证地球文明的可持续性而做出的有责任感的决定。我们这代人所做的决定,必须为下代人负责,因为将来我们可能不在了,但我们的孩子们还需要在这个地球生存。”——法国地球环境大使尼古拉·于洛 
  • “正式谈判文本反映了所有国家的关切,涵盖最后协议的实质内容,其中包括减排、适应、融资、技术和能力建设等。所达成的谈判文本具有充分的透明度,各国对各方立场有了充分了解。”——《公约》执行秘书费格雷斯

相关气候快讯

更多微博

  • MT@绿行者:2月13日,在围绕今年年底巴黎气候大会展开的先期谈判中,来自190多个国家的谈判代表讨论了一项为航空业和航运业设定碳排放目标的提议。这一措施得到了欧盟(EU)国家的支持。三年前,欧盟曾与其他国家展开激烈交锋,欲对飞入和飞出欧洲的国际航空公司征收碳排放税。 http://t.cn/RwVLMGo  http://weibo.com/2745838123/C4ojpmFWQ?type=comment#_rnd1425607968819
  • RT@文茜小妹大:柴靜的「穹頂之下」是個了不起的紀錄片。引起前所未有對霧霾的重視,引用大量資料深入淺出。至於什麼是好的辦法,或許超過了任何一名單獨記者或專家的能力,需集思廣義。然而關於霧霾這件事,可不是靠捧誰罵誰就可以解決。柴靜已經完成了她傑出的工作使命,接下來是:如何就事論事,找方法「抓霾」。http://weibo.com/2240194360/C6Tiv7f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