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欧洲总部日内瓦,开启2015年首轮气候谈判
2015年2月10日, 创绿中心 谈判观察员郭虹宇 发自瑞士日内瓦
当全球刚刚度过有史以来最热的年份之际,各国代表团在2月8日齐聚瑞士日内瓦,在联合国总部开启了为期一周的2015年首轮气候谈判。 此次会议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德班增强行动平台(ADP)工作组第二场第八轮谈判,各国谈判代表需对利马气候大会提出的长达37页的草案进行逐条讨论,简化为谈判案文,用于年底巴黎气候大会通过。根据进程,谈判案必须于今年5月前提交,因此,本次会议将是各国对14年利马草案进行最后修改的时刻。
2014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IPCC最新报告指出人类活动是气候变化的主导因素。去年9月,由40余万人在纽约参加全民气候大游行,急切呼吁全球各国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力度。这一紧迫感,延续传递到此次谈判会场。时间紧、任务重成为2015年中间会议的主基调。UNFCCC秘书长、基础四国代表等选择将各自的开场讲话发布在网站上,避免宣读占用过多时间,会议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了会议正式议程。在真正进入对长达37页的文本“瘦身”环节前,各国被要求先对草案“增重”,即对未能体现公约原则的部分提出补充。
会议首日,主要涉及2015年气候协议的目标与减缓两个主议题,截至首日下午,各国提出的新增段落达50多条,外加24份修改意见。为避免本来时间紧迫的会议陷入漫长的拖堂,联合主席果断提议,邀请各国代表团团长到主席台上进行紧急咨商,并最终宣布首日的会议提前结束。
在第二天涉及适应与损失损害、资金与能力建设等议题上,77国集团+中国在短时间内并没能协调出一份统一的新增段落,因此会在未来几天的谈判中在草案上进一步添加段落。虽然还没正式展开谈判,但从过去两天各国对草案抛出的新建议,仍可看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歧。各国对减缓这一议题是否需要单独设定总体目标持不同意见,但大部分国家表示可以保留一两段简洁且准确的目标。在适应问题上,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强调适应和损失与损害不可混为一谈,建议将损失损害单提出来,而一些发达国家则认为损失与损害应留在适应议题框架下。其中,乌干达提议应将人权议题纳入草案,因为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天气与灾害影响着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基本生存与发展权利。这一提案当即得到一些国家的响应,但也有国家表示此信息与草案不相关。
INDC虽然是2013年华沙气候大会上的新词,但从诞生至今一直是贯穿谈判的焦点。对于INDC核心要素,一些发达国家坚持INDC只应注重减缓,而发展中国家主张根据公约原则,将适应、减缓、资金、技术与能力建设等均纳入INDC。次日晚,UNFCCC秘书处邀请一些国家介绍其国家准备自定贡献预案(INDC)的进度。中国作为受邀发言的仅有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之一,指出受邀发言的发展中国家过少,大会应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机会,强调INDC应兼顾减缓与适应,并表示已经准备好在三月份提交预案。中国同时指出INDC门户网站上的文件并未充分体现各国对INDC的要求,因为这些文件并不是通过各国谈判一致通过后的文件,而且过于偏重减缓。
可预见,INDC将是各国代表未来几天的谈判重点。预计大会第三天将完成所有板块的新增案文建议,未来几天各国将逐段编辑这份草案以简化为谈判案文。过去两天凸显的诸多分歧包括发达国家后2020目标与前2020的气候行动力度;发展中国家关于人权、适应、气候资金、适应与损失损害的提议有多大程度被纳入案文等,都将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能否共同合作,达成谈判共识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