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瑞典时间上午10点,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决策者摘要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发布。报告显示,科学家几乎确定目前观测到的气候变化主要归因于人类活动,其至少95%的确定性是科学家对世界发出的最严峻警告。警示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应对措施,气候变化引发的灾害性事件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影响。
IPCC报告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国际间气候谈判的主要依据,也是大多数国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重要依据。自1988年成立以来,IPCC已发布了四次评估报告,其中对于气候变化成因的确定性从50%至90%逐次递增。最新报告除了全面深入地阐述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以外,对气候变化主要由人类活动造成的这一结论也更加确定。不断增加的确定性在警示我们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造成前所未有的影响,其影响作用已超过自然因素。
最新报告指出近年来全球海平面上升,气温升高、极地冰盖减少,海水酸化、冰川融化,强降雨、干旱、热带风暴等极端天气频发。同时报告首次提出了全球碳排放预算,指出若要将工业革命以来的全球平均气温增量控制在2℃以内,人类碳排放总量不能超过1万亿吨。截至2011年,人类碳排放已超过5000亿吨。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不仅在发生,而且日益加剧,如果各国继续按照现在的路径发展,人类将遭受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后果。
此前民间环保组织创绿中心与搜狐合作,网络调查了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度。一千多个调查样本中,87%以上的网友认为气候变化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82%的网友认为低碳生活可以减缓气候变化,超过2/3的网友清楚如何才能低碳生活。45.6%的网友认为气候变化最有可能是未来10年全球面临的共同威胁。可以看出,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的发生是有基本感知与认知的。
即使没有IPCC科学家的预警,我们也已经感受并亲历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近几年,世界各国频繁遭遇飓风、热浪、洪水和干旱等极端天气。2011年欧洲长时间受热浪炙烤;美国去年东海岸被飓风桑迪侵袭,西海岸加州森林大火肆虐;澳大利亚东部洪水成灾。中国去年夏天遭遇台风的数量、强度史无前例,今年夏季全国40℃以上的高温连续多日,多地刷新高温日数的历史极值。报告指出,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更大、更具破坏力,给社会、环境、经济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困地区,面对气候变化的威胁会更加脆弱。以中国为例,作为养活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国家,农业的承载力在气候变化下正面临更大的考验,粮食安全若受到威胁,将事关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IPCC第五次报告再次强调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排放温室气体引起。近20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在GDP越居全球第二的同时也成为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第一的大国(2011年,占全球碳排放的28%)。中国在能源、交通、建筑、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都在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排放着数以亿计吨的二氧化碳。建设与开发的毁林也降低了森林自然吸纳二氧化碳的能力,进一步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尽管中国的人均碳排放仍低于发达国家,但随着经济增速,中国的碳排放总量的增速不容小视的,与高收入国家人均碳排放的差距也在逐渐缩短。历史上看,发达国家完成工业化进程时高能耗、高排放,须对全球碳排放负主要责任。但是,当IPCC科学家们再次警示我们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已逼近临界值,当气候变化正威胁每个国家、每个人切身利益时,当中国的公众健康已无法承受“先污染,后治理”换取经济获益的代价时,国家在拥有强大的低碳发展政治与民众意愿,掌握先进的低碳创新及节能减排技术的优势条件下,有能力在面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挑战时,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低碳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并在推进节能降耗、产业转型、低碳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然而,IPCC第五次报告再次提高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这也要求各个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方面应做出更积极的调整,以达成减排目标“上限”的实现。创绿中心研究员白韫雯认为,“按目前的技术水平与减排实践来看,2020年单位GDP碳减排40%-45%的目标的上限45%是可以实现的。‘十二五’期间,单位GDP二氧化碳减排17%的指标相对保守,建议国家做出更积极的调整。其次,国家已经展开对温室气体排放峰值的研究,应当尽快确定城市及地区碳排放峰值的时间点,特别是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除了二氧化碳之外,国家还应采取积极举措减少其他温室气体如氰氟碳化物(HFCs)的生产和应用,其实,今年G20峰会上中国及其他各国就已对此达成共识。在增加国内减排力度的同时,中国应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推动在2015年形成新的公平、进取且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气候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