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民: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概况

日期: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海洋学院的王亚民教授在创绿-昆山杜克大型海洋保护区研讨会上的发言。

编者按:2018年8月27日,创绿研究院与昆山杜克大学环境政策硕士项目联合主办的“大型海洋保护区设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昆山顺利举行。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海洋学院的王亚民教授在会上作了有关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报告,我们将这一发言在这里整理分享出来,供感兴趣的朋友分享讨论。

 

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情况

我国动物种数约16000多种,含无脊椎动物约12900多种,脊椎动物约3000多种,占比分别为80%和20%。脊椎动物中包括洄游性和河口脊椎动物,其中鱼类占主要部分,海鸟约有180多种,哺乳动物为39种左右。

我国许多海洋生物处于濒危状态,甚至带鱼都有可能变成濒危物种。按照1988年的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名录,2006年评估结果中有400多种濒危动物,如今数量已有明显增加。除了一些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以外,大多数生物都临近灭绝,如大黄鱼、小黄鱼等,情况不容乐观。国家一级保护的海洋动物大概有五种,包括儒艮、中华白海豚、中华鲟、红珊瑚和黄岛长吻虫,其中儒艮和黄岛长吻虫几乎绝迹了,故真正有保护价值的国家一级保护物种仅为剩下的三种。我国珊瑚礁被破坏率高达80%,中国南海海域内程度最为严重。

 

图:濒临灭绝的儒艮

https://www.vcg.com/creative/803828413  

海洋生物多样性重点区域及其保护

在中国,和海洋生物多样性有重要关系的区域与海流温度有一定的关系,以河口为主,共有十个:1)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口,此处候鸟较多;2)辽河口,此处斑海豹和鸟类较多;3)山东半岛,如烟台和威海,鲸类大多从此处洄游;4)黄河口,此处有大型保护区域;5)长江口,此处有许多特有物种;6)舟山渔场,包括钱塘江口;7)闽江口,此处与福建特有的地形和水温情况有关;8)珠江口,此处濒危物种较多;9)广西北部湾区域;10)南海诸岛区域。

捕捞是影响海洋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因素,气候变化等其他因素争议较大。中国是世界上的捕捞大国,渔船最多,捕捞量比其它所有国家明显超出一个数量级。由于捕捞强度太大,大黄鱼、小黄鱼等曾经非常常见的重要经济鱼类,即海洋中具有重要开发利用价值的鱼纲动物,如今均已成为濒危鱼类。目前资料表明,我国渔业资源正在衰退,许多鱼类的体长、体重都在减少,处于高危险的境地。  

 

图:前往南海捕鱼的渔船

http://www.china.com.cn/newphoto/news/2015-08/02/content_36204114.htm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与国际合作,采取了许多措施,包括制定国家保护动物名录、制定休渔与减船制度、建立各种保护区和保护站、制止非法贸易、救助和人工孵化等等。近年中国发起了中华鲟保护行动、长江江豚保护行动、斑海豹保护行动计划等,同时成立了许多联盟以保护海洋哺乳动物、鲸豚类等。中国建立了108个保护区,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管辖,涉及海洋、林业、环保、农业、国土部门等。 

 

总结

王教授称,面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问题,中国仍需开展进一步的工作:国家需加强执行行动,减少非法黑市贸易;同时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加国际活动;除此之外,国内需开展宣传教育,提升百姓意识以及渔政人员和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中国需加强科学研究与保护资金投入,建立保护与研究机构,多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科学考察,从而推动海洋生态文明的建设。  

人物介绍
   

王亚民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海洋学院副教授,从事海洋保护工作20余年,身兼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渔业分会副秘书长,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分会理事,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鲨鱼专家组成员,国际保护海龟学会委员员,国际捕鲸委员会鲸类搁浅工作组成员。主要科研方向为水生生物与渔业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及管理,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及管理。 图片来源: https://mc.wh.sdu.edu.cn/info/1012/2208.htm  

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