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 | 华沙气候大会:政治博弈依然暗潮汹涌

日期:

从哥本哈根、坎昆、德班到多哈,本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1日将在波兰首都华沙再次开启。这次大会的焦点议题有哪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博弈会往何处发展?

从哥本哈根、坎昆、德班到多哈,本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1日将在波兰首都华沙再次开启。这次大会的焦点议题有哪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博弈会往何处发展?在华沙气候大会开幕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将参加华沙会议的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高级顾问杨富强博士和中国创绿中心气候与金融政研部研究员李莉娜。

 

落实承诺推进谈判

 

李莉娜研究员表示,华沙大会被期望在气候变化谈判链条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链接作用,主要任务一是“落实”,即发达国家落实之前向国际社会做出的有关减排、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承诺。二是“共识”,尽力推动关于“德班平台”的谈判,为2015年召开的巴黎气候大会架桥铺路。

 

华沙大会的主线是“德班平台”的谈判。“德班平台”明确了两大任务,一是如何提高2020年前的减排雄心,二是在2015年达成一个适用于公约所有缔约方的法律文件或法律成果,作为2020年后各缔约方加强公约实施、减控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依据。目前,这一系列问题都悬而未决。

 

“归根结底就是两句话,发达国家应该首先提高他们允诺的绝对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要调整允诺的 国家适当减缓行动目标 。”杨富强博士表示,关于2020年后的新的条约,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的国家集团有不同的诉求,则必须要在这些集团和国家的诉求中,寻找一个平衡、折中、妥协和各方能接受的新公约。

 

将为新全球减排协议“打基础”

 

多哈大会授权华沙大会讨论的长期气候资金问题仍是谈判的焦点之一。在资金问题上,各国政府代表团此前已达成共识:资金量多于快速启动资金,每年100亿美元以上。然而,现状是2013年就要过去了,这个承诺却没有得到丝毫的兑现。李莉娜估计2014年的资金问题也很难落实,“资金的问题充分反映了发达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并没有履行自己所做的承诺。”

 

虽然各方对华沙大会的预期都不高,但都不否认本次会议对2015年将达成的新全球减排协议有着“打基础”的意义。事实上,2020年后的全球减排是一个新的利益场。发达国家企图把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排放大国拉入强制减排的阵营,发展中国家则尽可能为自己的经济增长争取排放空间。在两位专家看来,本次气候谈判的政治博弈依然暗潮汹涌。

 

华沙大会是在世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召开的。发达国家的经济仍然没有看到有复苏的明显迹象,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减缓。这是本次气候谈判所面临的最重要背景之一。杨富强认为,“各国政府将刺激经济增长作为主要目标,气候变化的问题被放在次要的地位。在只有两周时间的华沙大会上,可以想象,各国缺乏充裕的时间就许多重要议题达成共识、形成决议文本。”此外,他认为,多数发达国家由于经济衰退,能源消费量下降,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明显下降。因此在谈判上,发达国家会利用其减排的优势向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施压。

 

另外,李莉娜称,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处于低谷期。今年9月最新公布的政府间气候变化工作组(IPCC)报告明确指出,气候变化极可能是(可能性大于95%以上)由人类的社会和经济活动造成的,呼吁全世界更加积极地保护环境,“但我们看到,这份重要的报告并没有在全世界引起很大反响。”再者,本次会议的主办国波兰被认为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立场保守,显然本次华沙大会的动力不足。

 

中国应更积极扮演主导者角色

 

针对目前气候谈判的严峻形势,中国应当如何应对?

 

两位专家均认为,在华沙大会中,中国应更加积极地扮演主导者的角色:应提出自己新的气候变化谈判方案,把中国对气候变化的认识、设想、方案和目标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来,主动地引导气候变化谈判和行动,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平衡协调发达国家的诉求,制定一个新的《气候变化条约》。 本报记者 吴宇桢

(原标题:华沙气候大会:政治博弈依然暗潮汹涌)


转载 网易财经

来源 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