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 | 察变用新:气候变化谈判战略的新思维

日期:

近几年,世界经济、政治和外交形势的变化,导致气候谈判的形势和格局均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不仅影响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政策,也对今后新的谈判产生了重要影响。有此,中国应适时调整策略,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新的挑战。

文|杨富强  创绿中心


1992年开始的气候谈判在这20年来出现了新形势。第一,減损目标和义务的有法律约束力向各国都应作出约束力的承诺的方向发展;第二,谈判从静态的方式向动态的方式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排放的剪刀差应该缩小,发展中国家的排放会继续增长,但是应该以一种有效率的受约束的方式增长,也就是说在提高效率和減少排放的技术和政策上下工夫, 把排放量的增长趋势大大降低;第三,气候谈判的轨迹是曲折的,时进时退;第四,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根据各个国家的减排程度、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其他判据也可以进行其他减排义务的分解。   新的谈判格局也已经形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阵对垒的格局已经打破;不同议题上的合纵连横、分化组合已经形成;地区的国家组织和不同利益的国家集团担当了更重要的角色;德班平台将三轨并一轨,形成新的谈判平台。   中国应发挥积极的领导者的角色,第一,应建立南南气候与发展基金;第二,继续加强国内减排的努力和实施力度的国际宣传;第三,气候变化谈判与和平发展总战略;第四,建立国内人均碳排放预警红线;第五,鼓励民间组织和企业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第六,加强与NGO和媒体的沟通;第七,在国际上倡导和推广公民超越行动(C+)。
版权声明: 本文全文刊登于《绿叶》杂志2012年08期,如需阅读原文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