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绿中心对中国磷虾探捕项目进展的观察

日期:

各国开发南极磷虾是在全球渔业缓慢衰退的背景下展开的。这种衰退意味着具有更高经济价值的、处于食物链上游的海洋生物资源受到了过度捕捞。这也意味着传统渔业管理的失败,失败的原因归结起来就是把过于乐观的假设建立在不完整的生态系统和捕捞种群的信息基础上,并基于这样的假设来竭力追求最大可持续捕捞量。这个问题在中国的近海渔业上显得格外严重,而且目前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我们认为这种失败不能被复制到南大洋这一地球上仅存的较为完整的野生海洋生态系统。

4511586_orig

来自新华网的报道指出:“经过4年多的快速发展,中国南极磷虾产业从无到有,一条从捕捞到加工的产业链已初具规模,南极磷虾端上中国百姓的餐桌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中国日报援引中国农业发展集团公司总裁刘身利的话:“南极每年可以提供接近一亿吨左右的磷虾产量,与全球目前的渔获量相当,中国应把捕捞目标定在一至两百万吨。”

创绿中心对我国磷虾资源开发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我国自2007年正式加入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以后开始磷虾探捕,每年的捕捞量上下有浮动,2014年达到5.4万吨,是有史以来最高的产量。在南大洋捕磷虾技术要求高、风险大,其中2010年韩国的渔船仁成一号在南极海域失事,我国的磷虾渔船开欣号在2013年4月在南极半岛附近失火沉没,所幸没有人员伤亡。参与磷虾探捕科研和工作人员不仅付出辛劳,也冒着很大的风险。我们也向参与该项工作的全体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致敬。

作为本土的环保组织和国际南极海洋联盟的成员,创绿中心一直关注包括南极海洋保护在内的全球气候和环境治理问题,推动南极海洋保护区的跨界讨论和公众参与。对于近年来中国磷虾资源的开发,我们提出以下观察和思考:

首先,各国开发南极磷虾是在全球渔业缓慢衰退的背景下展开的。这种衰退意味着具有更高经济价值的、处于食物链上游的海洋生物资源很多受到了过度捕捞。这也意味着传统渔业管理的失败,失败的原因归结起来就是把过于乐观的假设建立在不完整的生态系统和捕捞种群的信息基础上,并基于这样的假设来竭力追求最大可持续捕捞量。这个问题在中国的近海渔业上显得格外严重,而且目前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我们认为这种失败不能被复制到南大洋这一地球上仅存的较为完整的野生海洋生态系统。作为管理南极海域渔业,确保其不影响南极海洋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国际组织,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对磷虾设立的捕捞限额为560万吨每年,但是一旦捕捞达到62万吨的“触发水平”,就立即停止捕捞活动,直至生物量通过再次估计判定依然健康才可以重开捕捞。而62万吨已经成为这些年来实质上的捕捞限额。这种机制遵循了预警原则的“必须证明无害,而非必须证明有害”的核心理念。中国在制定南极磷虾开发目标的时候需要像解决其他国内的环境问题一样,遵循这一原则,尊重现有的制度,在合适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理念引入到国内的渔业管理中。

其次,南极的公海不属于任何国家,从道义上讲,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不是南大洋的主人,而是代表人类管理南极海域的受托机构。所以,在南大洋的捕捞不是委员会成员国的“应有权益”,而是一项伴随着守护生态系统的承诺的特权。这也就是为什么上个世纪70年代,当全球多国表示出对磷虾捕捞的兴趣,南极条约协商国便立即着手建立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和委员会,以确保在南大洋的捕捞活动不会对此地的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作为南极条约体系的一部分,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是一个生态养护组织而不是渔业组织,中国作为重要的成员,在开展捕捞活动的同时也需要更积极地推动保护工作。

第三,磷虾产业的发展需要把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性放在提高产量之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是需要在资源约束下进行利润的最大化,也就是要不断提升单位资源利用的附加值。磷虾与其他渔业一样,是有限的再生资源,要实现磷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产量的同时,必须同时提升产品档次(例如开发磷虾油类营养品)从而提高整个产业链的利润率,不能复制国内以往多行业盲目扩大低端产能的错误。这一点也需要国家产业支持政策的正确引导,除了鼓励造船,也需要鼓励全产业链的升级。

南极及其海洋是国家主权管辖外的公地,参与公地治理的国家都需要问自己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如果我是世界唯一的政府,应该对此地采取怎样的政策,才是对当代的公民以及后代是公正的、负责任的。这个答案将会直接影响这个国家在参与全球公共产品治理中能否占领道德高地。在国内,传统的粗放式发展导致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正在倒逼国家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向更精细的、更高质量的、可持续的且尊重生态红线的方式转型。我国对于这个假设性问题的答案,应紧密结合这个国内转型的大背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和“负责任全球治理”的认识,不仅是来自于中国国内的新闻和口号,更是来自于各国在国际治理进程中与中国的直接互动。

关于我们

南极海洋联盟(AOA)是由全球三十多个主要环境保护组织、慈善家和知名人士组成的国际联盟,致力于在南大洋范围内的特定区域建立全世界最大的海洋保护区网络(MPAs)和禁捕保护区(no-take marine reserve)。

创绿中心作为南极海洋联盟(AOA)在中国的主要合作伙伴,致力于推动中国政府以可持续、负责任的方式参与南极海洋开发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