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危机下看非洲形象与中非可持续合作 网络研讨会 —— 系列专家讲座第二期


主办机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平台

承办机构:创绿研究院

支持机构:乐施会(香港)北京办事处

时间:7月30日, 10:00am-11:30am

形式:腾讯网络会议


会议背景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新冠肺炎疫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人类经历的最大灾难;非洲的表现被一些媒体描述为全球抗疫中的“黑洞”,将会拖累这个世界走出新冠疫情的路途。实际的情况是,人均完成检测量全球排名第16位的毛里求斯早已经实现病患者清零,成为完成抗疫任务的榜样国家;国力较好的塞舌尔和并不富裕的乌干达、纳米比亚、厄立特里亚和莱索托等五个国家都抗疫有方,没有出现任何死亡病例。目前大陆范围内病例最多的南非和其他几个国家虽然还在苦苦鏖战,其完成的绝对检测量在全球排名中也是很靠前的。简单说,不分国界、种族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病毒面前,非洲并非一团混乱、毫无秩序和无所作为。为什么媒体会出现“非洲黑洞”这样的表述呢?这样的负面的非洲叙事对中非团结抗疫、以至于常态的中非正在拓展的全方位的合作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中非合作是应对当前人类共同经历的公共卫生危机、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维系全球化、多边主义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同时,面对变化中的非洲及其新的发展需求,中非合作也需要回应新的变化,在对非的援助与投资活动中,通过加强人文交流,深化对彼此的认知,回应可持续发展的真实需求与需要,构建包容的、具有韧性的、可持续的未来。

面对这一现实,作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平台专家系列讲座第二期,本次网络研讨会从中非援助与投资本身后退一步,试图探讨中非合作大潮下的短板。邀请长期研究中非合作的学者、参与中非合作的外交官、从事对非投资活动的企业代表,分析中非合作叙事中的非洲形象、中国对非洲的认知存在哪些偏差,以及这多大程度影响着中非可持续发展合作的逻辑以及模式。

  • 非洲形象及其历史溯源
  • 中国人对非洲的认知:误解与偏见如何形成?
  • 中国的中非关系叙事对目前中非合作的影响
  • 面对非洲新的发展需求,中非合作如何补齐短板、共同构建更具包容性、更有韧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议程

9:30-10:00 会前测试(全体嘉宾)

10:00-10:10 开场及介绍嘉宾

主持人:郭虹宇,创绿研究院项目主管

10:10-10:30 主旨发言

刘海方,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

  • 从非洲形象到中非可持续合作展望

10:30-10:45 对话嘉宾

苟皓东,前中国驻非盟使团副代表

  • 中非合作渊源
  • 中非合作中对非洲认知的演变
  • 对非援助与投资中国的优势与挑战
  • 对中非合作助力非洲可持续发展的构想

10:45-11:00 对话嘉宾

管善远,中非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 对非农业投资的大环境、成果与挑战
  • 与当地社区的沟通以及纠纷解决机制
  • 疫情之后,中非可持续农业投资展望及企业的作用

11:00-11:30 讨论与问答


关于平台系列专家讲座:

新冠疫情影响下,全球的公共卫生、经济、贸易、社会、环境治理面临严峻挑战,发展中国家因脆弱性和应对能力的双重挑战,面临的挑战尤为严峻。在此背景下,中国对外援助和投资如何有效帮助发展中国家更有效地应对疫情、构建当地社会、经济与环境韧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平台在本年度将主办系列专家讲座,与各位交流与探讨。


往期回顾:

系列专家讲座 第一期:新冠疫情下中非可持续农业合作:挑战与机遇 

承办单位:创绿研究院

主讲人:张传红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国际发展援助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国际发展研究网络秘书

关于“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平台:

2016年9月,多家国内及国际智库、环保组织和公益基金会等单位启动该平台,旨在搭建合作伙伴关系, 以共商共建为准则,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具有前瞻性、高质量、多视角、能切实落地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为“一带一路”绿色规划和建设建言献策,促进中国与带路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平台以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和《巴黎协定》为目标,着眼“一带一路”所涉及的生态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应对、能源转型、绿色金融和产业合作等领域,与国际社会携手,共同推动“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助力中国发挥并提升其在全球绿色治理中的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