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峰会落幕,特朗普即将就《巴黎协定》表态

日期:

2017年5月26-27日,七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于意大利陶尔米纳召开。气候与能源是本次会议的焦点议题之一。

2017年5月26-27日,七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于意大利陶尔米纳召开。会议中,七大工业国元首围绕外交政策、全球经济与贸易、粮食安全和气候与能源等议题展开讨论,并发布《G7陶尔米纳领导人公报》(以下简称《公报》)。

 

气候与能源是本次会议的焦点议题之一。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将在本次G7峰会后决定美国是否继续留在《巴黎协定》框架内。会议召开前,法国与意大利指出国际社会应继续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并将气候变化视为本次峰会亟需解决的议题之一。德国则表示,希望本次峰会公报纳入气候变化议题。

 

本次峰会上,G7成员国元首一致承诺,将致力于加强能源安全,并利用能源转型和清洁技术发展来创造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在气候变化方面,尽管欧盟希望说服特朗普改变气候政策立场,但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会后表示,在26日的辩论中,其他成员国领导人并未能够说服特朗普在气候变化议题上表态,会议出现“6比1”的情况。除美国之外,其他六国在《公报》中重申去年伊势志摩峰会时的气候承诺,并表示将迅速落实《巴黎协定》。《公报》指出,由于美国尚在审视其气候政策与对《巴黎协定》的立场,因此无法就相关议题表态。

 

《公报》对经济去碳化和淘汰化石燃料补贴只字未提。2015年德国巴伐利亚峰会中,G7成员国声明全球应于本世纪逐步消除化石燃料的碳排放,承诺到2050年实现能源部门去碳化。去年伊势志摩峰会上,G7承诺将在2025年前淘汰所有低效化石燃料补贴,并支持逐步淘汰氢氟碳化物(HFCs)和全球航空温室气体减排。这一系列承诺为全球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巴黎协定》、通过淘汰超强温室气体HFCs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修正案以及达成全球首个国际航空碳减排的国际协议提供了强有力的雄心支持。去年中美首次完成了两国化石燃料补贴的同行审议报告,G7国家若要兑现能源去碳化以及淘汰化石燃料补贴的承诺,可以从尽早完成化石燃料补贴的同行审议报告开始。

 

特朗普通过社交网络宣布将于美国当地时间周四下午三点公布其对《巴黎协定》的立场,并表示其决定将让美国再次伟大。此前,美国白宫有关是否要退出《巴黎协定》的讨论会一再被推迟,各方曾多次呼吁特朗普正视全球能源转型这一现实的趋势。《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前执行秘书长Christiana Figueres表示,美国无视清洁能源蓬勃发展的现实、一味企图支持化石燃料竞争力的政策违背经济发展的规律。环保团体敦促美国政府尊重科学,认识到气候变化对全球造成的严重威胁。

 

在G7峰会后,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我相信《巴黎协定》这一议题非常重要,人们无疑不能够对此做出退让。”并呼吁,“欧洲人必须真正掌握自身的命运……要为我们自己的未来而奋斗了”。其实,不仅是欧洲人自己的未来,所有人都在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了。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向绿色低碳转型的进程不会因为特朗普政府对于美国气候政策的决策而停止。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认为绿色低碳发展是全球大势所趋,在呼吁各国加速落实已经作出的气候承诺的同时表示,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气候变化是全球挑战,没有任何国家能置身事外。”中国与欧盟将于本周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期间发布气候协议的联合声明,加强气候行动合作,共同推动能源转型,并在追求绿色创新的科研上展开合作。本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主席国斐济指出,没有人可以免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不应因为一个国家的退出就放弃气候行动。

 

在全球经济去碳化的趋势下,美国国内其的清洁能源转型进程也愈演愈烈。谷歌、苹果、微软及亚马逊等多家顶尖科技公司承诺将加速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能目标,加州、纽约等地方政府提出了具有雄心的气候目标。尽管特朗普声称让煤矿工人重新获得工作,但在其任期内的4年内,是无法让一个深陷结构性衰退的煤炭行业起死回生的。

 

七月,G20国家元首将齐聚德国汉堡,在G20峰会中围绕经济稳定、改善可持续性以及负责任地发展进行磋商。前不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报告指出,G20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如将增长与应对气候变化相结合,将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G20国家可以继续推动各国制定与其气候承诺相符的政策,加速清洁能源转型,鼓励低碳投资,以尽快落实《巴黎协定》,推动全球迈向可持续未来。

 

背景信息

 

G7峰会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世界经济和货币危机,重振经济,西方主要工业国一致同意召开高级别首脑会议,共同讨论涉及世界经济危机的问题。G7成员国均为先进工业化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挑战,需要G7国家采取积极气候行动,为其历史碳排放买单,并支持发展中国家采取气候减缓与适应行动,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