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carbon trading system needs improvement, set an absolute cap, to begin with.

日期:

中国正在为建立全国碳市场进行创新尝试。发改委近日透露今年将基于现有的七个试点的工作成果重点探索区域性碳交易,为建立全国碳市场做铺垫。未满周岁的中国碳交易试点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流动性小,企业参与度低等。

 

intro 导语

         

         中国正在为建立全国碳市场进行创新尝试。发改委近日透露今年将基于现有的七个试点的工作成果重点探索区域性碳交易,为建立全国碳市场做铺垫。未满周岁的中国碳交易试点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流动性小,企业参与度低等。 碳市场观察报告分析指出,中国碳交易试点若能严格总量设定,配额分配采取基准法和拍卖法而非免费发放和祖父法(即排放量大的企业得到的免费配额多),并增强信息透明度,将大大降低市场总配额稀缺程度的不确定性,进而增加企业的减排动力和市场流动性。同时,碳交易中的CCER碳抵消项目存在环境有效性低,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灰色”项目。此前,第一代碳市场步履蹒跚,引发人们对碳市场的“存在的意义”即减排能力产生了怀疑,但健全碳定价机制对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性仍不容忽视。当然前提是政府高层作出承诺,并制定宏伟的减排目标。碳交易与碳税作为碳定价的两种机制能否并行的讨论也在进行。应对气候变化不只是挑战,也是机遇,对企业来说尤其如此。在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确在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但需要完善顶层设计,加快落实速度,正如联合国IPCC科学家们反复警告的那样,在遏止气候变化的努力上,我们没有时间耽搁,也输不起。

 

sina热门微博

  • RT@世界银行 #世行微访谈#碳交易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诸多工具手段之一,碳交易所面临的一个挑战就是碳定价问题,我们需要建立起更加稳定的定价机制。另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干预措施。比如说有的国家采取了征收碳税的方法,各个国家应该对各种不同的工具持开放的态度。

 

key-points关键点

  • 碳排放权交易是用市场手段实现更低成本节能减排的政策工具之一,是中国寻求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平衡的重要尝试。截至目前,全国七个碳交易试点中的六个已经相继启动,重庆也将在5月正式启动。发改委近日也透露中国今年将着重探索区域性碳交易,而非继续增加其他试点,以期为形成全国碳市场积累有益经验,进而推动成本有效的减排行动,实现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平衡。
  • 针对碳交易试点出现的流动性小,企业参与度不高的问题,《中国碳市场民间观察2013》报告指出,中国碳交易试点在机制设计、执行和信息透明度及碳抵消项目管理等方面还需要完善。比如,总量设定存在过松的风险,试点的配额分配多为免费发放和基于历史排放的祖父法(仅个别试点对更有效的拍卖法和基准法进行了尝试),信息透明度和数据准确度不高,碳抵消项目存在环境有效性不高的”灰色”项目。这都增加了市场总配额稀缺程度的不确定性,降低了企业的减排动力。中央财经大学陈波博士指出,各试点应该建立强大、稳健的长期预期来告诉企业:采取减排行动要比购买排放权成本更低,以调动企业参与度,提高市场流动性。另一份报告指出,在全球向低碳转型的大趋势下,投资者对企业碳足迹的关注日益提高,碳交易和碳披露对企业来说虽然是挑战,但也是机遇。
  • 联合国IPCC最新报告呼吁各国迅速削减碳排放,否则人类社会将处于危险之中。气候变化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正在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系统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海平面正在上升,降水模式发生了变化,海冰在消退,海洋在酸化。而全球贫困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受到的冲击最大。中国有一亿贫困人口,40%的人口居住在海边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时间并不是人类的朋友。任何对减缓气候变化的拖延都将极大增加适应气候变化的成本和代价(不论是生命还是财产)。

 

background-icon背景

                  

       随着对能源安全环境问题的关注不断提升,以及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日益增加,中国在节能减排领域的努力也不断增强和深化。作为基于市场的减排手段,碳交易市场的建立成为中国在节能减排领域的重要尝试。2011年,国家发改委在北京召开了国家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启动会议,北京、广东、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和深圳7省市被确定为首批碳排放交易试点省市。2013年中国全面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并提出2015年起建立全国范围的统一交易市场。国家发改委近日透露,今年将重点探索区域内碳排放交易规则和机制,为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做铺垫。未来,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碳排放权交易的第二大市场。

 

       中国碳交易试点启动一年以来,普遍面临市场流动性差,企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创绿研究院《中国碳市场民间观察2013》报告指出碳交易发放配额的确定和监督机制是碳交易市场良性发展的保障。然而,目前中国碳市场在机制设计、执行和信息透明度以及利益相关方参与方面仍存在潜在的风险和挑战。比如,排放数据质量先天不足,总量设定存在过松等风险,试点采用的配额分配方法以免费发放和参照历史排放的祖父法为主(部分试点采用有偿拍卖的方式发放),可能导致交易价格偏低,难以形成健康的市场。同时,法律基础和惩罚力度也不充分,检测报告核证机制、第三方资质管理和市场风险控制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市场发展还存在信息公开和透明度不足的问题。如何设定全国碳排放总量,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确定全国碳交易总量是完善目前的碳交易试点,建设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当务之急。

       

         碳交易是《京都议定书》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排减,以国际公法作为依据的温室气体排减量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IPCC报告指出,气候变化会对经济增长、粮食安全、社会、文化等带来巨大的挑战,而贫困社区和发展中国家将遭受最严重的冲击。减缓是应对气候变化的 最有效措施,现在立即开始采取减缓行动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接近1亿,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巨大。同时中国也是全球第一大排放国,技术限制使能源的生产价值只能达到10%。中国高耗能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已经遇到资源瓶颈,也付出了环境代价,公众健康也因频发的空气污染而遭到严重损害。随着“页岩气革命”使美国碳排放大幅度下降,中国在气候谈判上的处境也越来越被动,直接威胁到中国的能源安全。建立健康成熟的碳市场能够促使清洁高效能能源的发展,促进中国进行产业转型,实现低碳发展模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并使中国在国际谈判中更加主动,以敦促其他国家采取实际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媒体报道

actions相关活动

 

resources资源与工具

 

大家说

  • “主要经济体如发出强烈的价格信号,将对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以及引导资金流从碳密集型增长转向低碳投资项目将起到重要作用。”——世行可持续发展事务主管副行长,蕾切尔•凯特

  • “我们已经采取了行动,而且正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但前进的步伐还不够快。这也是人们认为我们不作为的原因……不断变化的气候是对我们最为紧迫的挑战,但它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因为今天任何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都将把我们带入无比令人兴奋的未来。减少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实际上可以在环境、社会和经济领域取得多重效益;加快将可再生能源纳入整体能源结构,不仅能够对气候变化产生积极影响,更能引领我们步入低碳经济的未来前沿时代。这就是气候的美妙之处。它简直就是一座通向神奇未来的桥梁,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应抗拒它的巨大吸引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

  • “现在国内正在论证应对气候变化2020年之后,中国会如何做出更大的贡献,现在我们在做准备,我们会有一个比较有力度的新目标,争取按照公约的要求,在明年上半年,争取尽早的由国家领导人来公布中国的新的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或者行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

  • “全球必须更严正地对抗气候变化,我们知道气候变化将威胁经济成长,任何地方都不能幸免,特别是最穷困国家……尽管这样的作法有争议,我们仍必须处理碳排放价格的问题。”——世界银行总裁,金墉

  • “低碳经济的商机巨大,但其社会和环境效益目前尚未在全球各地的国家充分得以实现。具有远见卓识的人现在应挺身而出、采取行动,因为愿意做“领头羊”的人必将获得可观的回报。呼吁相关各方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壮志,构建新的全球联盟,说服决策者采取大胆的行动,开发适应各自国情的气候变化战略方案,不要坐等错失机会。”——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 “稳定气候的代价很可观但是可以控制;而耽搁会非常危险并且代价高得多。” ——斯特恩回顾 2006

  • “延迟行动意味着短期内气候变化速度更快,并可能在短期产生更多气候影响,并导致继续使用碳密集型和能源密集型基础设施。这种‘锁定’将减缓气候友好型技术的引进,减少能帮助国际社会踏上可持续的、绿色的未来道路的发展选择。”——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署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纳

  • “碳市场建立的初衷是为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应对气候变化。这一过程,全面考量和实践,多方参与、有效市场监管和社会监督的形成,都是确保碳市场公平性和减排有效性实现所不可或缺的。”——创绿研究院研究员,白韫雯

  • ”在Apple,我们坚信创新就是让一切更美好。正是这一简单的理念,促使我们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这一非常现实的问题。我们认为自己有责任尽己所能,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于是,我们采用更环保的材料,不断研发新的方法,节约宝贵的资源。’更美好’ 代表我们永不停步。我们每天都在激励自己开发创新,减少我们的碳排放量,使用更清洁、更安全的材料,以此证明,保护地球和商业收益是可以两者兼得的。”——苹果公司环境事务副总裁,丽莎·杰克逊

 

推荐视频

 

关于碳排放权交易的故事(Leonard, Annie)

 

图片共享
 

上海雾霾(Wikimedia)

 

 

碳预算(Flickr)

 

 

黑龙江洪水(Flickr)
 

更多微博

 

  • MT@绿色郑州【巴西拟用宣传换取碳信用 抵消世界杯碳排放】巴西政府表示,希望通过为联合国碳信用额度持有人做宣传,换取他们的排放额度,以抵消与赛事相关的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http://weibo.com/2025228001/B0Vpx6x1g

 

 

  • MT@中国低碳网 Chris P.Nielsen认为,推行碳税似乎是最简单也最直接的碳定价方式。新的税收收入可用于弥补国家税收中比例不协调的部分或者减少那些扭曲经济模式的现有税项。碳税能被很快接受,即使有些国家由于政治因素而导致政策不可实施,也会对此心生羡慕。http://t.cn/8FNz0T4http://weibo.com/1735406800/Aweo85t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