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 | 南极海洋保护简报

日期:

本期简报把目光投向海洋保护与海洋科研之间的关系。从本期的自然科学进展可以了解到,一方面海洋保护的制度安排需要科研成果作为依据;另一方面保护起来的海域也为科研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查看往期

 

intro 导语

今年的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于5月23日至6月1日在智利圣地亚哥举行。为了纪念《南极条约的环境保护议定书》签订25周年,会议通过了《圣地亚哥宣言》,再次确认南极条约缔约国对于保护南极环境及其生态系统的承诺,并同意“进一步强化其对于存续和保护南 极陆地和海洋环境的努力”,进而表示“对未来南极的环境挑战保持警觉并采取有效和及时的行动”(全文在此)。在此背景下,本期简报把目光投向海洋保护与海洋科研之间的关系。从本期的自然科学进展可以了解到,一方面海洋保护的制度安排需要科研成果作为依据;另一方面保护起来的海域也为科研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我们认为各地海洋保护区的经验对于南极海洋保护区的设立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期中还放入了一些南极以外的海洋保护区效果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本期所收录的绝大部分文献都指向了生态系统监测的重要性,然而数据的获得成本高昂,因 此这对于技术上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resources自然科学进展

  • 南大洋生态学研究的未来挑战
  • José C. Xavier, Angelika Brandt, Yan Ropert-Coudert等
  • 《海洋科学前沿》(Frontier of Marine Science)2016年6月14日
  •  
  • 南大洋正在经历持续的改变。由22个国家75名科学家和决策者所代表的南极和南大洋工作社群最近开会撰写了一份对于未来二十年及以后南极研究重点的愿景文件(南极科学委员会第一次南极与南大洋地平线扫描)。本文评估了目前引起高度兴趣的与南大洋生 命和生态学研究领域,虽然并不是所有这些领域都被列入了那份80个重大科学问题的大名单,这些领域都是与南大洋的生物学和生态学密切相关的。由于南大洋的部分区域在最近十年被观察到生物和非生物的变化(例如暖化、气候变化、海冰变化和海洋生物 的丰度变化),开展这样的评估是紧迫而且很有必要的。本文结论认为在一些区域,多种生物的分类学方面的基本生物学信息依然是缺乏的,这些区域包括深海海底或者是冰下环境。不止如此,对于南极海洋生态系统在(环境)变化面前的响应和恢复能力的 知识也是很需要的。因此对于有效地监测南大洋生态系统需要长期的承诺和发展并且采用创新的技术。本文认为提出最重要的南大洋研究主题不仅能帮助识别出未来的挑战和对于技术发展的需要,也能帮助不同利益相关方制定自己的研究和资助战略。
  •  
  • 本文识别出的与南大洋生命和生态学研究相关的领域包括
  • 识别南大洋主要的生态系统进程
  • 调查南大洋食物网的结构和功能
  •  
  • 本文识别出的对于未来方法学以及技术发展上的需求与挑战包括
  • 长期的保护和监测计划
  • 发展南大洋食物网预报体系
  • 建立两极海洋的比较性研究计划
  • 支持南极科学的伦理视角
  • 进一步推进相关的教育和外部沟通
  •  
  • 阅读原文

     

     


  • 冰川融化:被忽视的对南极磷虾的威胁
  • Fuentes V; Alurralde G; Meyer B
  • 《科学报告》(Science Report201662
  •  
  • 海洋动物的搁浅虽然常见,但是人类对其原因依然所知甚少。本研究的对象是南极Potter湾的一次大规模的磷虾搁浅事件。该研究对照实验,发现只需要24小时的一定浓度和大小的致结石颗粒暴露,就可以对磷虾的进食、吸收能力等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在南极这 样的颗粒很可能是从冰川(而不是海冰)的融水中来的。而全球变暖背景下南极冰盖进一步的融化可能因此会对依赖磷虾的南极沿岸的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  
  • 阅读原文

     

     


  • 深海冷水珊瑚海洋保护区的效果:渔业关闭八年后的研究
  • V.A.I. Huvenne, B.J. Bett, D.G. Masson
  • 《生物养护》(Biological Conservation)第20020168月,第60-69
  •  
  • 随着人类活动向越来越深的海水中扩张,深海生态系统所受的压力也在逐渐上升。海洋保护区(MPA)是减缓对脆弱栖息地的影响的养护措施之一。然而,到目前为止,海洋保护区的效果的证据依然不多。本研究就是通过对东北大西洋的一个深度达1000米左右海 洋保护区关闭渔业8年以后的效果的跟踪研究,并以此来提供这样一种证据。达尔文海隆(Darwin Mounds)的珊瑚生态系统是1998年被发现的,2003年关闭了所有的与海底接触的渔业,特别是拖网。本研究在2011年通过自动水下探测仪的高解析度的声纳数据和遥控潜水器的视频来评估该处恢复的情况。研究发现1)渔业的影响确实被避免了2)但是在渔业关闭前造成的损 害恢复得很缓慢。这显示出深海生态系统较低的恢复力,并进一步强调了预警原则(precautionary principle)对于深海养护的重要性。
  •  
  • 阅读原文

  • 海洋保护区对于周边渔场的溢出效应中的生态和渔业成分
  • Manfredi Di Lorenzo, Joachim Claudet, Paolo Guidettid
  • 《自然养护期刊》(Journal for Nature Conservation)第32卷,2016年7月第62-66页
  •  
  • 设置和管理得当的海洋保护区(MPA)不仅可以在禁捕区内可以产生积极的生态养护效益,同时对禁捕区外的区域能产生渔业上的积极效益,即“溢出效应”。对于保护区内的效益已经有很多证据,但是对于保护区外本地渔业的效益,特别是所谓的“溢出效应 ”,还不是很清楚。因为设立保护区意味着对于渔场的关闭,所以保护区往往受到渔民的反对。所以对于这种溢出效应还需要更进一步的了解。本文通过相关的文献研究尝试进一步提炼这个概念,具体解释其机制,并且识别出现有的和需要开发的评估溢出效 应的方法学。本文认为,从操作出发,需要考虑两种不同类型的溢出,一种是生态溢出(例如幼鱼、未成年鱼和成鱼因为密度过高而溢出),另一种是渔业溢出(生态溢出中在规制和自然环境的限制下可捕捞的生物量)。水下视觉的调查和标签跟踪可以得到 更多关于生态溢出,而经验性的捕捞数据则对于评估和监测渔业溢出至关重要。
  •  
  • 阅读原文

 

resources社会科学进展

  • 预警性管理的必要元素:对于南极犬牙鱼的意义
  • Peter A Abrams, David G Ainley, Louise K Blight等
  • 《鱼与渔业》(Fish and Fisheries)2016年
  •  
  • 预警性方法是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的原则之一。而具体的养护措施在采纳这种原则的时候所体现的预警程度则不尽相同。本文回顾了渔场管理的预警性方法,并以南极的渔业为例,提出一种系统性评估预警(不足)程度的方法。文中提出的框架包括1 )能识别出我们对该物种认知差距的有限参照点;2)对种群规模的准确测量;3)能尽快检测出种群数量的变化以避免不希望看到的减量;4)对生态系统充足的了解,足以避免间接的负面效应;5)由足够中立的科学家工作组来评估以上四项。文章认为大多数 的渔业管理或多或少在这些方面都有所欠缺。所有的渔业模型的结构性的不确定性要求的都是比现有的限制点更加严格的限制。文章用这些标准检验了被视为“高度预警性”的罗斯海南极犬牙鱼捕捞,发现尽管罗斯海的条件非常适合应用这五项要求,但是由 于我们对于犬牙鱼及其生态系统的认识不足,以及对这种差距并没有适当的认可,导致文章认为目前的罗斯海犬牙鱼管理并不是充分预警性的。
  •  
  • 阅读原文

  • 中国的渔业补贴:政策一致性和有效性的定量和定性评估
  • Tabitha Grace Mallory
  • 《海洋政策》(Marine Policy)第68卷,2016年6月,第74-82页
  •  
  • 这篇文章不是直接讨论南极,但中国在南极的渔业捕捞也获得了渔业的补贴。渔业补贴的量与南极磷虾捕捞的经济性目前关系也比较密切。中国作为一个远洋渔业大国,其渔业补贴对于全球海洋生态系统的作用收到广泛关注。这篇文章尝试分析中国的渔业 补贴政策与中国所主张的渔业可持续管理目标之间的一致性,结果认为中国95%的渔业补贴都是有害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的。这篇文章是国外学者的研究,我们也期待国内学界的回应。
  •  
  • 阅读原文

 

resources技术创新

  • 极地舱(The Polar Pod)
  •  
  • 这是法国在本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上所发布的一项技术成果。该考察船是一项民间的创新,船体的设计受到美国可垂直工作的调查船FLIP的启发,完全以竖直的形态在“暴怒的(南纬)50度”平稳航行。该船完全依赖可再生能源,已经完成初步测试,计划开展环 绕南极的航行,并且完全公享其采集的数据。
  •  
  • 以之为平台开展的研究可以包括:
  • 海洋与大气的二氧化碳交换
  • 采集浮游生物并研究海洋酸化的影响
  • 记录海洋哺乳类和磷虾的声音传播,以及海洋的背景噪音
  • 测量气溶胶并识别其来源
  •  
  • 项目网站

 

intro 最新报告

  • 欧盟海洋保护区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作者:欧洲环境政策研究所
    获得地址

 

  下载本期简报